曹永浩——打造思政教育、产教融合东莞新样本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2-05-04 17:18:49

  曹永浩——打造思政教育、产教融合东莞新样本
 
  近日,东莞市商业学校校长曹永浩作为“东莞市首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被市领导接见,他将在东莞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此次获评“东莞市首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曹永浩申报了题为“莞‘议’思政:新时代中职学校‘三环六步’议题式思政课堂的改革与创新”(以下简称“莞‘议’思政”)、“未来莞商学院:打造湾区产教融合新高地”(以下简称“未来莞商学院”)的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攻坚项目。未来,他将在创新现代职业学校管理、打造“铸魂育人”思政课方面不断努力,在深化产教融合、锻造“双师型”莞邑良师队伍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打造思政教育、产教融合的东莞新样本。
 
  思政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工程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东莞日报:您此次申报的教育攻坚项目有两项——“莞‘议’思政”和“未来莞商学院”,您为什么会把这两个项目作为接下来的教育攻坚项目?
 
  曹永浩:“莞‘议’思政”实际上属于思政教育的范畴,之所以将其与“未来莞商学院”作为我接下来的教育攻坚项目,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基于这两个项目对于育人育才以及发展当下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而言。思政教育可以说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和动力的作用。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治理和社会效劳于一体,不仅能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职业院校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
 
  其二,我在东莞从事了30多年的职业教育,我的教育主张是“教会孩子做人求真、做事务实,为孩子未来世界的真实生活做准备”。具体而言就是希望孩子们在德育、技能两个维度上都能得到成长,真正成为一个“德技双高”的人,这也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
 
  重德育、融产教两手抓
 
  探索培育“德技双高”人才东莞经验
 
  东莞日报:在创新思政教育和深化产教融合两个方面,您做过哪些探索?
 
  曹永浩:首先在思政教育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是灌输型的,这样的思政课并不为学生所喜爱,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上好一堂思政课有很大的难度,这是思政老师共同的感受。因此,如何创新思政课堂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从2010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实践和探索以“爱心教育”和“情感教育”为核心的“牵手德育”模式,后续创新成立了“靓妈妈班主任工作室”等,为学生成长、成才不断赋能。2020年,在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评选中,德育案例《探索实践“牵手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功入选,并面向全国推广。这是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也是为德育工作探索出的东莞范式。
 
  2020年,我们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了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我们推出了8讲“色、香、味”俱全的《战“疫”思政500秒》系列微课程,“学习强国”设立了专题并推送了全系列课程,通过网络传播,这一系列思政课走向了全国,这也被外界称为“思政课东莞经验”。
 
  2021年,我用“演唱+演讲+故事”的形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策划、撰稿、主讲的《浩歌党课》,成为党史学习进校园的“东莞样本”,并入选广东省“百部精品党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资源,该课程在福建、贵州、江西等省学校广泛传播,扩大了东莞教育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在产教融合方面,我们曾在全国首创了多个校企合作模式和品牌。2007年,在全国首创“车间进校”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首创“企业课堂”;2012年,开启了“岗位学制”;2014年,建设了“企业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打造产、学、研高度融合的精密模具生产高端平台——“企业项目训练中心”。
 
  以上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曾获得2014年和2018年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和2019年两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东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增添了探索的范本。
 
  同时,为了让这些成果辐射更广,2012年我们在全市率先牵头成立了东莞市模具(国际)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这个职教集团入围了“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广东省仅两个中职学校入围),东莞产教融合经验也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辐射。
 
  东莞日报:思政教育和产教融合并非各自为政,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其实是融为一体的。
 
  曹永浩:是的。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不仅限于技术技能,而是强调技能与素养并重,既要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也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工匠精神。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丰富教育内涵,从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校园文化以及多元发展等多方面,探索德技双高的技能人才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不断赋能。不管是“牵手德育”,还是包括“浩歌党课”在内的思政课,都是东莞职业教育在思政工作上的探索创新,是东莞职教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工作机制,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缩影。
 
  “莞‘议’思政”和“未来莞商学院”
 
  将接力创新
 
  东莞日报:如何理解“莞‘议’思政”?这一攻坚项目中的“三环六步”是指什么?在思政教育方面,您将如何突破您已取得的成绩为思政教育继续创造东莞经验?
 
  曹永浩:“莞‘议’思政”,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议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探索。全系列课程将有10讲,它将以议题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在全省中职学校中率先实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特色、经验和品牌,重点构建一批精品课、示范课资源库,在全省甚至全国打造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东莞高地。
 
  “三环六步”是指课前的集“师”广“议”、课中的边“议”边学(包括议题引入、议题探究、议题分享、议题升华)、课后的“议”行合一。这“三环六步”,会帮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达到知行合一,深刻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思政课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
 
  虽然在课程形式、课程内容两个方面,“莞‘议’思政”与此前推出的《战“疫”思政500秒》《浩歌党课》有所突破与创新,但具体该如何更好地呈现出这一系列课程,我们还在反复打磨中。
 
  东莞日报:“未来莞商学院”是一个什么样的产教融合项目,将会有哪些创新点?要实现存在哪些困难?未来将如何借助商学院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曹永浩:为更好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更好服务东莞市“双聚焦”战略目标,我申报了《未来莞商学院:打造湾区产教融合新高地》改革攻坚项目。“未来莞商学院”项目致力于研究探索“一铸魂、二聚焦、三精准、四主体、五协同”的育人模式,建设政、行、校、企多方参与,跨业界、跨专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它的创新点在于将整合更多的行会和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并将在“未来莞商学院”旗下牵头成立两个职教集团——东莞市跨境电商职教集团和东莞市婴幼儿托育职教集团。行会将会带着一些龙头企业进来,以此为基础,我们想在这个资源共享平台上更多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师资共聘、人才共育、产业共推。所以,“未来莞商学院”是在产业学院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将企业这一主体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性带动起来。
 
  未来,学校相关的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就业创业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此外,“未来莞商学院”还将实行项目经理制,可以带动学校90%以上的专业教师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锻造更多“双师型”莞邑良师。(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广东成人高考在线报名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