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干旱少雨似乎成了常态,虽然已经立秋,但全国大面积的高温干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全国一半的国土一个多月来忍受着高温热浪的炙烤,十余省份存在着中度以上的气象干旱,重庆嘉陵江见底,长江流域大规模出现旱情。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在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受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西班牙遭遇了长期的高温、干旱和大风天气。
据相关资料报道,因为高温天气持续肆虐,西班牙的山火频发,仅今年大半年,过火面积就已经超过26万公顷。
连5000年前的多尔曼巨石阵都从水底重见天日,其干旱程度可想而知的!
为了改变这种愈演愈烈的极端气候状况,西班牙很多城市采取了这项措施:拆除城市铺设的沥青和混泥土,利用绿色植物绿化道路,让城市回归自然。
那么这样做真的有用吗?西班牙当局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呢?
1
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显著
城市的兴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沥青、水泥等工业用材的发明,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很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方便,但也造成了很多危害。
道路硬化、城市植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空气质量变差,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危害。
如今,西班牙的很多城市将沥青和混泥土拆除,但是能够拆除的地方有限,总不可能将建筑物都给推倒,而普通马路上的拆除,也会影响人们的运行,导致交通瘫痪。
所以就可拆除的那一丁点面积来说,对于整个城市环境的影响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显著。
它可以减弱雨岛效应和热岛效应,改善一定的空气质量,但若想以此来消灭高温干旱,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2
利用新材料,做好提前规划
西班牙的城市发展到今天,短则几十年历史,长则几百年历史,城市的各个功能和布局已经十分完善,如今盲目去拆除,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好的方法是在新建的城市上,让新型材料和自然植被相结合(如之前中国研究的可呼吸路面),做好提前的全局规划,打造出真真切切的森林城市。这样人们既能够在森林城市中安居乐业,城市的环境问题、水循环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极端天气对城市的影响会大大削弱。
当局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呢?
3
地球是个整体,需要全局把握
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循环等都是互通的。
近两三百年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将人类的技术推向了顶峰,人类创造出了很多科学上的奇迹,实现了古人无法做到的梦想。
但是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对地球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陆地森林、江河湖海的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洪水干旱,极端天气频发。
这些人类曾经作用在地球母亲身上的,地球也会以另一种方式惩罚到人类头上。
如今的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
一国之力有限,众国合力才是王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的。
所以这最佳的方法是:各国合力,携手同心,全局把握,制定纲领和计划,实事求是地按照国情和地区有效开展。
西班牙一国努力解决不了问题,就算它的城市全部拆除沥青和混凝土,也阻挡不了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这种做法虽然不能说是头脑发热,但也无异于隔靴搔痒,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欧洲的多项基金都开始助推这一波城市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为18个项目提供了5800万欧元,这亦是劳民伤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