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紧抓创新“牛鼻子”, R&D投入强度超全国平均水平6倍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2-04-19 10:13:41

  散裂中子源关键探测器实现批量制造,优普莱科研团队突破金刚石生产制备核心技术,东莞理工学院雪车头盔研发团队产品登上北京冬奥舞台……过去一年,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重要承载地,松山湖科学城依托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松山湖科学城立足国家科技战略赋予的职责使命,鼓励科技攻关,专啃创新“硬骨头”,加速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北京冬奥会上,雪车作为速度最快且观赏性极高的项目之一,“圈粉”了不少观众。鲜为人知的是,国家队在冬奥项目训练中所使用的头盔,正是“松山湖造”。
 
  这款头盔由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参与研发,广东科恒科技有限公司协助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采用碳纤维外壳及3D打印技术制作的雪车头盔,重量仅约1.1千克,比国家队以往使用的头盔减少了500克,且防撞性能优异,可更好地保护运动员。
 
  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发力同时,松山湖高新企业也加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去年,位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以独家固废利用专利技术,实现诸如冶金固废、煤系固废、尾矿固废的环保利用,研制成低碳水泥、合成砂等产品。截至目前,该公司申请专利超过120项,授权33项。
 
  清大同科董事、总经理李伟雄表示,松山湖科学城的创新创业的氛围很好,企业更获得了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30来个人的团队,经过4年时间的研发,技术和产品已经成熟,我们公司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坚持技术攻关,也推动大科学装置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自2019年5月开始,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了先进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近三年以来,实验室研究团队已围绕相关技术取得一系列成果。
 
  今年4月2日,经专家审议认定,由上述联合实验室历时三年研发的中子衍射谱仪闪烁体探测器符合设计指标要求,下一步将进行安装与调试。新型探测器可以大幅提升中子衍射谱仪探测效率,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解读样品的微观结构。
 
  “这一探测器批量制造成功,是散裂中子源工程材料谱仪建设的一个重大进展。”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梁天骄谈到。
 
  聚焦“四个面向”,松山湖科学城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输出强劲新动能。目前,松山湖科学城范围内,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装置、大平台建成并发挥磁石效应,聚集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校6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500家,形成多样化创新格局。
 
  最新数据显示,松山湖RundefinedD投入强度高达15.28%,超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56.93%;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达217个,研发机构数量和质量双双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高原模拟室、室内高尔夫、多功能运动研究平台……去年11月,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首次对媒体开放,全面展示了华为在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全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0年,为打造运动健康生态圈,华为与松山湖管委会等主体签订实验室共建协议,总投入约2亿元,力图依托东莞先进制造业基础,打造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成果产出、转化项目落地。目前,已有5家东莞本土运动健康领域企业接入华为运动健康生态体系。
 
  助力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投建,正成为松山湖打造科技创新活力生态的鲜明案例。过去一年间,松山湖管委会多维并进,从科技人才培育、科研设备共享,到平台打造、政策扶持,园区加速构建技术创新的体系,全面提升松山湖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治理水平,助力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半导体微电子技术发展,行业领域对相关器件、材料尺寸有了更精细的要求。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内,东莞纳锋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凭借在原子层沉积技术领域祭奠的多年经验,研发出技术领先的国产原子层沉积装备系统,成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
 
  目前,纳锋微电子原子层沉积装备系统已成功交付到湖南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并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合作。
 
  在松山湖,类似的技术创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日渐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出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已集聚了12家新型研发机构,2个国家级孵化器、7个省市级孵化器、200余个研发平台、500多家创新型科技企业,37家高企,并引进了中科院声学所、集成电路中心,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和技术联盟,形成以新材料、智能制造、软件信息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全面带动行业上下游发展。
 
  创新成果的产生离不开科研设备的支撑。为盘活设备资源,提高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成本,东莞在松山湖上线成立东莞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并出台一揽子配套政策。目前,平台汇聚5300余台套科研设备,为撬动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支撑点。
 
  对于企业而言,技术研发始终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为。近年来,松山湖聚焦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研发平台提档升级。
 
  2021年,松山湖进一步强化政策赋能,推出“1+N”科技政策体系,以政策加法为创新生态带来更多“源头活水”。园区及时出台《东莞松山湖支持技术研发实施办法》,围绕企业研发投入补助、科技项目奖励、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资助等六方面,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提供资助和奖励,从而为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方面切实“减负”。
 
  近期,随着东莞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类企业回归正常。加强研发投入,促进产品创新,依旧是松山湖产业发展的核心与突破点。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2.23%,为今年的产品迭代计划做了较为充分准备,预计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增加研发投入。”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谈宏波表示,疫情期间,松山湖已出台的研发投入补助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未来,企业将计划集聚更多科技创新资源到园区。
 
  截至2021年5月底,松山湖高新区累计授权发明专利7799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近17000件。松山湖的有效发明数量8695件。园区万人专利授权数、户均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均居全市第一。
 
  为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松山湖正加快谋划打造全球顶尖企业研发区,支持创新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争取高企数量突破650家;进一步推进研发机构与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联合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和中试验证基地。(来源:创新松山湖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