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粤荟”入选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之列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11-02 09:31:29

  “童粤荟”入选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之列
 
  “她以前连10分钟都坐不住,现在参加粤剧演出,化妆坐两个小时都没问题。”上周六上午,来石龙镇兴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送女儿上粤剧课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开始时她还只是喜欢粤剧里演员们穿的漂亮衣服,图新鲜,没想到学粤剧大半年,现在是越学越起劲。”
 
  由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驻石龙镇兴龙社区实施的“童粤荟”小红豆少儿粤剧发展计划项目从去年开展以来,已经开了4期粤剧课,目前有近30名小朋友在这里学粤剧。据悉,该项目前不久还入选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之列。
 
  “石龙镇各社区的粤剧氛围比较好,仅仅兴龙社区组建起来的粤剧社团就有4个。”据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社工方淑欣介绍,正因如此,“童粤荟”小红豆少儿粤剧发展计划项目来到兴龙社区,邀请粤剧社团的资深老师来教小朋友们唱粤剧,还请来东莞市粤剧发展中心的导师进行指导。
 
  小朋友们平时每个周末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上一节课,暑假则一周上两三节课,丁字步、八字步、亮相、舞水袖等粤剧基本动作都在学习之列。
 
  “项目开展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方淑欣说,比如,粤剧都是要用粤语教的,但是很多孩子不太会讲粤语,“这些孩子多是石龙本地人,很难把粤语说得标准,还有些孩子是新莞人,根本不会说粤语,教起来难度就更大了。”方淑欣表示,好在这些孩子都非常认真,多跟读几遍,就学会了。
 
  除了要过语言关,学习中孩子们的耐性也在接受着挑战。“一个亮相就要练习几百次,很枯燥。小朋友们要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很难坚持下去的。”教孩子们表演的詹老师说。就拿舞水袖来说,需要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舞水袖很好看,但是舞一会就有点累。”一名小朋友告诉记者,“不过我好喜欢舞水袖,所以能坚持。”
 
  今年8岁的陈恩谊是万江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送她来学粤剧的妈妈告诉记者:“她以前跟舅母去公园的时候看到有人表演粤剧,回家就一直说要学。但是学粤剧不像学乐器,想学就有地方,不知道去哪里给她找老师,后来看到兴龙社区微信号的推送,说社区可以报名学粤剧,就赶紧给她报了名。”
 
  “现在祖孙俩经常在一起拿着手机看粤剧,聊起粤剧来,我都插不上话。”陈恩谊的妈妈笑道。李女士也表示,女儿现在学了粤剧后,跟爷爷奶奶“更有得聊”:“她以前不愿跟奶奶独处,现在好了,俩人像闺蜜一样,周末早上还陪奶奶去晨练。”李女士说。
 
  家长们还觉得孩子们上了粤剧课后更加自信了。10岁的陈美诗前不久刚刚上台演完《新霸王别姬》,是剧中的花旦,她说,上台前有一点紧张,但是感觉比以前好多了。
 
  课堂上有些孩子是新莞人子女,新莞人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现在会试着用简单的粤语和邻居家的奶奶交流,这让他们很是惊喜。“我们从老家来到广东扎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好地融入这里,语言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刘女士说。
 
  如今,小红豆们已经排练出《梦会太湖》《新霸王别姬》《化蝶登仙》等曲目,参与了不少公益演出,截至目前,他们已在石龙举行了4场公益演出,受到观众的一致赞赏,如今还有一些单位、社团邀请他们前去表演,上周四,他们受邀去石碣镇参加了敬老月晚会表演,带去的节目是《新霸王别姬》,现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前来任教的詹老师来自东莞市粤剧发展中心,他为孩子们的精彩节目出力不少。他说,石龙镇的粤剧氛围相当不错,不仅有社工牵头做这样有意思又有意义的项目,石龙中心小学也在第二课堂开设了粤剧课程。詹老师表示,在小朋友中推广粤剧,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就算培养不了演员,也能培养不少观众。”詹老师说。
 
  方淑欣说,项目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四期,效果不错,已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报名第五期了,“看得出大家对这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记者 王其琪)(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