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镇水口村传承尊老敬老爱老之风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11-03 16:06:46

  大朗镇水口村传承尊老敬老爱老之风
 
  上周六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大朗镇水口村幼儿园的老师、孩子和家长们带着礼物,为村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送上了节日祝福。在水口村,“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从1987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一届敬老节,至今已经举办了30届。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将尊老敬老爱老之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长盛不衰。
 
  每年3月,水口村都会选一天定为敬老节,这是属于全村老人们的专属节日。在那天,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齐聚水口公园,接过水口村委会送上的寿星利市,然后一起津津有味地观赏粤曲等精彩节目。而这一切,都源于港商王汉强在30年前发起的一次聚餐。
 
  1986年,港商王汉强来到大朗镇,在水口村成立了该村第一家外资企业——美雅绣花厂。随后,他又通过以商引商的方式,吸引了其他商人的投资入驻。这样一来,水口村的村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本村发展。回忆起王汉强,时任水口村支部书记的张锦轩坦言,是王汉强给水口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有天晚上,王汉强饭后在小路上散步,看着村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水口村的村民给了我事业极大的支持,不如就请村里的老人们吃顿饭吧,聊表的感激之情。”于是,他急匆匆地赶到村委会,兴奋地将这一想法告诉了村委干部,村干部们当即表示要大力支持,并且主动答应联系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村委和王汉强在1987年3月,举办了水口村第一届敬老节,而这在全市范围内都属于较早举办的敬老节。
 
  首届敬老节举办时,全村四十多名70岁以上的长者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随着水口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节的内容也在悄然改变着。除了聚餐规模越来越大,由七八桌发展到近一百桌,从40多名老人发展到了近600名老人,近百名企业家参与,水口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会上台唱歌、跳舞,村里80岁以上的老寿星会收到村干部们派发的寿星利市,其他60岁以上的男长者和55岁以上的女长者也可以拿到村委会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和慰问金。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参与其中,近年来的敬老节新增了连续三天的粤剧表演,这更是给了老人们欣喜不已,许多老人主动上台一展身手。在去年的敬老节上,曾当任过水口村副主任的泉叔就一身粤剧装扮,背后插上四支锦旗,手里提着一杆红缨枪,在台上过了把瘾。
 
  “百事孝为先”,水口村的敬老的传统不仅体现在敬老节,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村委会都会组织村民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扶贫助困,回馈社会。此外,每月定期举行志愿月活动,以每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固定时间,深入该村老人、低保困难家庭,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送温暖。
 
  “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我们村已经形成了一股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孝道之风深入人心。”水口村党工委书记张创成说,为了让后人记住每一位善心人士的奉献,水口村建立了“爱心簿”,将这些善举一一登记在册,让水口村“敬老助老、倡孝扬善“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如今的水口村,老人宜居的环境同样焕然一新。村委会把原本只有一个小广场的水口村,发展成为了拥有四个水体公园的村落。秋日微凉,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大树下聊天,说着自己的生活琐事。而在过去,老人们只能在家门口附近休息。
 
  村里还设有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没事都可以进去,一边津津有味地喝着茶,一边悠闲地打着麻将。
 
  不仅如此,水口村还结合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整治提升行动,把村里一些斑驳脱落的外墙绘成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文明墙。记者实地走访看到,水口村的文明墙墙绘共有130多幅,围绕着中国历史典故绘制出仁、义、礼、智、信等的中国传统美德故事,倡导忠孝文化,推广尊老爱幼、文明有礼的和睦家风,还有部分图画展示水口村的村史村情,努力和老人一起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记者 文聪 王俊伟 )(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