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莞教育热点回顾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1-08 09:53:57
  2017年东莞教育热点回顾
 
  教育资源紧缺如何破解,积分入学如何不再“跑断腿”,校内午托能否恢复……教育领域始终是民生聚焦点之一。今天的教育发展,就是这座城市明天的希望。刚刚送走2017年,迎来2018年,我们不妨在这个时间节点回顾一下东莞2017年的教育热点,重温去年东莞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热点1
 
  不断扩充教育资源
 
  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6年,在东莞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数量从70.3万人增长至110.5万人,6年间增长了40.2万人,年均增长6.7万人,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在教育的众多问题中,教育资源还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东莞市委、市政府已将“有效扩充公共教育资源”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督办的十项工作任务之一。根据工作方案,“十三五”期间,东莞将每年新建扩建一批公办学校。
 
  2017年,新建扩建21所公办学校,包括东城、南城、松山湖、长安等多个镇街(园区)均有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此外,为了更加科学、优化和细化地规划全市教育资源建设,东莞市教育局还联合专业的大数据研究机构,根据各镇街、园区的产业发展、人口变化等实际况,用数学模型对未来的学位需求进行预测。
 
  2017年底,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做好统筹规划,科学计算学位缺口,编织学校布局建设规划,解决落实教育用地等问题,加快学校校舍建设。
 
  目前,东莞市正在抓紧制定针对各镇街、园区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还将指导各镇街编制公办学校建设规划。此外,为了建立教育资源扩充的长效机制,市政府已将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在2018年将出炉。
 
  此外,从2017开始,在保持每年公办学校提供约2.8万个学位招收随迁子女的基础上,大规模采用学位补贴的方式。连续三年,市财政将安排资金10多亿元,对积分入学被录取但未安排入读公办学校的学生,由家长自行联系民办学校就读,财政给予学位补贴,以此扩大积分入学政策的受惠面。可以预测的是,到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和就读民办学校享受学位补贴的人数,将占到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学生总数的50%。
 
  热点2
 
  积分入学不再“跑断腿”
 
  2017年首次对积分入学进行网上申报,正式告别“跑断腿”、“排队难”的问题。积分入学网上报名,相关信息及相关佐证材料通过网络上传,各审核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的审核和评分。这改变了以往市民需要往返十五六个部门办理证明材料的状况。以前,很多申请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一次性递交完整资料,往往因为准备不齐全要往返多次。不少市民吐槽,递交资料“跑断腿”,排队耗时耗力耗钱。
 
  2017年,符合申报条件的随迁子女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报名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及上传相关佐证材料,各审核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的审核和评分。评分完毕后,由报名系统自动计算生成申请人的最终积分。申请人如对个人积分有异议,还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积分复核。
 
  校内午托也一直是学生家长非常关心的热点话题。2017年3月中旬,莞城街道在辖区公办小学展开了一场关于恢复午托的问卷调研,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8月,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东莞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公办小学学生校内午间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现阶段校内午间服务是广大家长更加放心及认可的形式,也是公办小学学生午间服务的形式之一。《意见》围绕着午托服务如何在校内展开,从午托形式、场地、人员、资金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从2017年9月开学,莞城所有公办小学全部恢复校内午托。
 
  观察人士认为,恢复校内午托对学校客观条件有着较高要求,但从民生角度来看,应该积极探索路径,建议政府多寻求一些政策上的突破和创新,敢于啃硬骨头,为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
 
  热点3
 
  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
 
  在东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占东莞学生总人数3/4以上。公办学位远远无法满足学生上学需求,民办学校成为有益补充,且在数量上多于公办学校。目前,民办教育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即高端高质量民办教育非常突出,但绝大多民办教育为中低收费,办学条件偏差,教育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越高,提升民办学校质量的要求就越迫切——随迁子女要有书读,读了以后还要有好书读,读好了以后还能回报东莞。
 
  在全市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的背景下,如从2016年开始,东莞提出公办学校“一对一”委托管理民办学校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10对学校正在开展,莞城中心小学、松山湖实验中学等学校参与试点。2017年,这些学校都已经形成教学管理、文化建设和师资培训等多方面的共享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名参与托管的公办学校负责人表示,托管工作已进行一年多时间,带给民办学校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是让民办学校的管理者感受到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以前不重视培养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二是因为托管工作的逐步深入,也让管理者和举办者打开了视野,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和思考,进一步解放了管理者的思想,启发是巨大的。
 
  此外,“十三五”期间,东莞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持续开展和推进“慕课”试点工作,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教学质量。东莞市民办教育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慕课”等信息化手段通过全市统一行动,把资源建设好,这能让更多老师通过平台接触到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让中低收费民办学校的学生,不出校门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打破教育资源的封闭和固化。
 
  就在2017年,长安镇一所中低端收费的乡镇民办学校振安中学,全校学生均为随迁子女。作为东莞“公托民”托管试点学校,振安中学与托管学校松山湖实验中学联合开发的教育云平台正式启用,“玩”起了“智慧课堂”——全校1630名学生全部用平板电脑上课,学生可以享受优质中学教学资源。业内人士认为,一场教育生态革命正在东莞这所乡镇民办学校悄然展开。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如何让更多随迁子女在东莞享受到优质教育,振安中学的探索能给出一些答案。
 
  热点4
 
  让孩子在东莞上好大学
 
  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全市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2%,初步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东莞高等教育备受关注,也是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要素,让孩子在东莞上好大学,成为更多家长的心声。
 
  作为全市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公办高等学府,2017年,东莞理工学院共有普通招生、中法合作办学、地方专项、港澳台招生4个类别一本招生。生源质量较上年上升明显,最高分超省一本线74分。这也说明基于全面加快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该校综合实力、社会声誉得到考生认可。该校今年在普通类招生计划之外,新增公办合作办学机构中法联合学院、地方专项2个类别。其中,中法联合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首次面向省内一本招生,在东莞市财政给予学费补助的基础上,中法联合学院学费每年3.2万元,远低于同类办学机构。
 
  此外,在高水平建设方面,东莞高校也抢抓机遇,人才高地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东莞理工学院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专任教师、优秀青年博士等400多人,其中双聘和特聘院士7人、外国院士1人、“长江学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千人计划”学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海外杰出人才8人,实现市“青年千人计划”和学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珠江学者”零的突破。(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