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爱茶嘉年华将于6月1日南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5-29 08:57:50

  第三届中华爱茶嘉年华将于6月1日南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5月2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以下简称“东莞市贸促会”)会长曾民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十一届东莞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东莞国际茶博会”)暨第三届中华爱茶嘉年华将于6月1日在东莞南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国际茶博会茶事活动精彩纷呈,现场约有1500款莞藏好茶集中亮相,超100款老茶供茶友现场品饮。同时还有《莞邑茶事》新书发布会、茶艺表演等。”曾民盛表示,东莞国际茶博会将坚持为全国乃至全球爱茶之人提供一个云集知名茶企、品鉴莞藏好茶、贸易文化交流的专业平台,延伸东莞特色茶产业链,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文内涵。
 
  据组委会统计,本次展会参展企业达200多家,标准展位超过600个,参展茶企覆盖了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青砖、福建白茶、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茶类。除了茶企展区,现场还有与茶文化融汇一体的宜兴紫砂、景德陶瓷以及各类茶席、茶点、茶摆件、茶空间等展示。
 
  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品牌将在本届国际茶博会亮相“争艳”,包括普洱茶的普洱茶集团、大益、今大福、勐库戎氏、澜沧古茶、雨林古茶坊、紫玉茶厂等,湖南黑茶的白沙溪、云上茶业,福建白茶的中茶白茶、绿雪芽、乔制白等,还有东莞本土品牌双陈普洱、老茶汇、名轩茶仓、厨心熟茶、丰普茶仓等。
 
  据组委会透露,现场不少茶企为了吸引新粉丝、回馈老茶友,准备了很多品饮互动活动。比如普洱茶龙头企业大益,今年将继续在展会期间举行“摇号优惠购茶”活动。“这项活动在各地茶博会都非常受欢迎,去年现场超过1000人排成长队,场面十分壮观。”大益参展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茶博会湖北省农业厅第一次组织湖北青砖茶企集体亮相,并专门搭建了战国城楼风格的展示区,与古老的茶文化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韵味。
 
  在2017年,“千款莞藏好茶展示·百款佳茗现场品饮”展区首次出现就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本届国际茶博会将继续精心打造该展区,约1500款来自东莞茶仓的优质茶品将同台展示,100多款老茶将在现场冲泡,广大市民可免费品饮。
 
  据本届国际茶博会组委会介绍,从产品挑选、形象设计、展区布置到观众互动,该活动每个环节都做了大量工作,展出的茶品更是由业界认可的专家团队严格筛选,力求让消费者喝到安全放心的好茶、老茶。
 
  组委会负责人表示,“藏茶之都”可说是从国际茶博会上走出去的茶界名片,必须保证好茶、老茶的质量;而“爱茶之都”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城市形象,东莞人如茶一般的质朴与包容也将在此展现。
 
  此外,同期活动还有《莞邑茶事》新书发布会、加盟商大会、茶企新品发布会等专业活动,广大市民在享受各大茶企的经典和当红茶品的同时,还可投身品茶会等各项茶文化活动,感受“藏茶之都”“爱茶之都”的茶文化魅力。
 
  从2008年举办至今,东莞国际茶博会作为东莞茶界的头等盛事,一直带动并引领着东莞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作为南城国际会展中心最后一个展会,第十一届东莞国际茶博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来自茶叶界、紫砂壶界、茶商界的众多大咖将会亮相。
 
  在茶器区,众多来自紫砂一厂的作品将集体亮相。其中,已故的顾景舟大师是紫砂壶界一代传奇,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而本次展会请来了人物记实电影《顾景舟》拍摄剧组,现场展示顾景舟的文化作品。同时,《顾景舟》电影工作组及制片人张学锋,将在6月3日上午举行粉丝见面会。
 
  今年3月,东莞国际茶博会组委会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提出“双向茶市”概念。在5月28日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双向茶市”再次得到解读,即“全国新茶引进来,莞藏老茶走出去”,将国际茶博会打造成全国独有的新茶、老茶双向流通的大型茶业交流贸易平台。
 
  东莞在茶界拥有三项第一:存茶量全国第一,老茶保有量全国第一,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30%产自西双版纳的普洱茶被东莞人收藏。东莞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透露,如今的东莞茶市仓储,普洱茶所占份额为60%,黑茶达到20%,白茶则超过了15%。
 
  “‘双向茶市’是东莞独有的,正是如此庞大的藏茶量才能成就一个‘双向茶市’。”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梁海潜介绍,像广州茶博会,虽然体量大,但多是新茶交易,只有东莞才有如此集中的优质老茶、中期茶。
 
  据介绍,“双向茶市”的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是“走出去”,指藏在东莞茶仓的优质中期茶、老茶到了品饮期,流通到市场;另一个是“引进来”,因为中期茶出仓,东莞不少茶仓开始腾出空间吸纳新茶,开始新一轮仓储。
 
  据一名在东莞多年的资深茶商透露,东莞大部分得到市场认可的优质普洱茶是从2008年开始收藏的,在近几年到了“十年开仓”黄金期,赶上全国茶界的中期茶热潮,“卖老存新”的循环已经在形成。
 
  一名茶界专家称,东莞的万吨茶仓已到了开仓黄金期,随着中期茶在市场走红,莞藏好茶将加快流通,很多茶仓将再次开启吸纳新茶的大门。
 
  从2008年发展至今,由东莞市贸促会主办的东莞国际茶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东莞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品牌性的茶界盛事。十年来,东莞国际茶博会作为政府权威平台,肩负着引领东莞茶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的任务,提出“最佳陈化地”“藏茶之都”“爱茶之都”等概念。
 
  “国际茶博会一直在履行规范、引领东莞茶产业的责任,让东莞茶市保持开放、包容、友好、健康的状态,在全国茶商中取得良好的口碑。”曾民盛说。
 
  东莞市贸促会副会长周雪华表示,回顾过去十年,东莞国际茶博会不但成为了茶界企业形象、品牌展示、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而且也是促进资源集聚、产业链延伸、茶文化传播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平台。
 
  “国际茶博会不是被动地跟随东莞茶市趋势去改变,而是提出前瞻性的概念和定位,通过国际茶博会这个平台特别是通过其中举办的活动,汇聚茶促会、茶行业协会、资深茶界专家等资源,规范、引领茶产业发展,同时不断丰富和提升城市内涵。”周雪华说。
 
  据组委会介绍,历届国际茶博会都设有特色展示区并举办系列配套活动,提升展会的影响力。在2015年国际茶博会期间,组委会围绕“东莞仓”举办了一场国际论坛以及“东莞茶仓行”走访活动。据市贸促会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当时许多茶人看到东莞专业茶仓规模之大、技术之优、空间之美都十分震惊,在业界引起了很大轰动,许多境外的知名茶人也慕名而来,东莞茶仓随之蜚声海内外。
 
  “与之相匹配,我们特设了东莞茶仓展示区,掀开东莞茶仓的神秘面纱,让业界认识东莞茶仓良好的仓储环境和技术,展示东莞人在茶叶仓储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组委会介绍。
 
  在上届展会大出风头的“千款莞藏好茶展示,百款佳茗现场品饮”展区,今年依然备受瞩目。“‘东莞茶仓行’是专业活动,而莞藏好茶的展出和品饮则是人人喝茶、人人品茶的大众活动,两种活动相互补充,让国际茶博会成为东莞仓、东莞茶的舞台。”一名业内人士如此认为。
 
  2016年,“爱茶之都”的名声在第九届东莞国际茶博会上打响,成为代表东莞茶文化的一张城市名片。在5月28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东莞国际茶博会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曾民盛表示,今年会继续努力打造“爱茶之都”城市名片,让“爱茶之都”传遍东莞的大街小巷。
 
  “东莞茶仓”成就了“藏茶之都”,“藏茶之都”又成就了“爱茶之都”。依托得天独厚的“东莞仓”藏茶优势,以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茶文化氛围,历届国际茶博会都展现出多元丰富的茶博会形象和丰韵独特的茶文化魅力。今年,第十一届东莞国际茶博会延续上届主题“茶与城的故事”,再次诠释“爱茶之都”城市形象。
 
  “东莞不是一个硬邦邦、冷冰冰的城市,茶文化早就融进了东莞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中。”梁海潜说,喝茶、品茶是东莞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品位的体现。
 
  据本届国际茶博会组委会介绍,东莞由“藏茶之都”向“爱茶之都”转变,不仅是东莞藏茶名城的文化升华,更是将茶行业上升为区域产业的东莞经济转型战略。
 
  “东莞藏茶要走出去,与文化的品位、产业的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东莞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说,必须从流通、销售、文化品位等方面去努力,提升其高度,寻求多方资源合作,才能实现全方位的“走出去”。
 
  “一面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名城’,另一面是温情脉脉、充满烟火气的‘爱茶之都’,这才是这座城市的真实面貌。”东莞市贸促会副会长周雪华说。
 
  华灯初上时,街巷中的茶馆就像是东莞茶文化的一幕实景,茶友三五成行,或随性加入一桌,煮水煎茶、闲话家常。
 
  一个来自官方的数据统计显示,东莞全市有1万多家大小茶馆,覆盖了90%的主要街道。在东莞的大街小巷中,茶楼、茶馆星罗棋布、风格各异,成为了人们休闲品茗、陶冶身心的驿站,也成为了茶文化浸润的人文景观与城市名片。
 
  在从事茶业工作的苏志强看来,东莞茶市的魅力在于“后续发展”。
 
  “广州茶博会规模大、商业氛围重,而东莞茶博会的氛围则很不一样。”苏志强说东莞的茶客很“慢”,在喝茶时不喜欢讲买卖,“大家坐下来是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以顾客、老板的身份进行交流。”
 
  东莞某间茶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东莞国际茶博会就像是一个大型“以茶会友”的现场,展会现场是品尝,凭借对茶和口味的偏好寻找合适的茶品,之后才是到茶馆坐下,与茶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茶品。
 
  “茶馆就像是东莞茶文化的缩影,比起商业味,更加有人情味。”苏志强说道。(记者 陈琬莹 靳延明)(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