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推动环境保护“拐点”尽早到来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6-19 11:18:33
  东莞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推动环境保护“拐点”尽早到来
 
  不久前,城市国际传播媒体学者团到东莞调研,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弗朗克·泽林高度点赞东莞:“东莞制造业发达,创新创业环境宽松,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同时也因粗放式的发展,生态环境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让东莞及早觉醒,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加快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给国际访客留下深刻印象。
 
  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以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为契机,源头防控、标本兼治,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拐点”尽早到来。
 
  6月16日,是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横沥镇委副书记、镇长覃春和副镇长丁永盛分别带队开展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行为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他们深入企业走访,检查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等情况,督促企业做好相关工作。
 
  和覃春、丁永盛一样,这个假期,东莞的许多干部都没有休息,除了密集部署工作和到基层检查督导外,还在17日参加了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有关精神会议。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当前整改工作紧迫性,立行立改、逐项落实,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将环保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5+2”“白+黑”加以推进,已经成为我市基层工作的常态。近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在我省展开,全市上下积极配合环保督察“回头看”,立行立改,再次掀起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高潮。
 
  这背后,透露出我市对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渴望。近年来,我市以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突出反映出我市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6年11月以来,我市先后召开8次高规格、大规模现场会议,聚焦截污管网建设和内河涌治理主战场,全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2017年,全市新建成截污管网767.81公里,是过去6年建设总量的1.5倍;2018年1-5月建成516公里。
 
  针对2017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大气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东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制定出台32项举措,全面开展蓝天保卫战行动。5月份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12.9个百分点。
 
  5月11日,生态环境部约谈指出我市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严重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持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利剑一号”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利剑一号”行动共发现环境问题188宗,取缔16家企业,刑事拘留18名嫌疑人,相关案件查处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当中。
 
  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各项措施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突出环境问题的加快解决,促进了全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2017年,全市环境水质对比2016年总体有所改善;顺利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终期考核目标;全市生活垃圾总处理能力达13300吨/日,基本实现新增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削减,顺利完成减排目标任务。
 
  东莞依水而兴,辖区内大小河流湖涌669条,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莞邑因水而盛,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数以万计的工业企业,制造之名享誉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水污染问题不容小觑。
 
  2016年底,以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为代表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市率先打响。东莞提出投入338亿元,集中力量打一场遭遇战、歼灭战,重点抓好截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内河涌及重点流域整治、面源清理和水源保护等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截污管网累计建成3104公里,并保持每天平均新增6公里快速推进。2016年以来,我市已完成9家污水处理厂新扩建,新增处理能力66万吨/日,正新扩建6家,处理能力32万吨/日。同时,规划建设49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对现有35 座污水处理厂(共247万吨/日)全部按一级A或以上标准进行提标改造,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
 
  2017年以来,东莞扎实推进了44条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建设,现完成整治36条;大力推进茅洲河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流域9条内河涌整治;大力推进石马河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流域18条河涌整治。全市摸查出16264个排污口,并全面启动整治。
 
  以水污染治理为代表,东莞聚焦生态环境短板,计划投入近800亿元全面打好水、大气、固废和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计划投入近300亿元,推动实施32项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708家VOCs企业治理,淘汰工业燃煤及生物质锅炉129台;对449个存在问题的工地发出整改要求,已完成整改302个;共开展泥头车和沙石运输车辆检查2890次,查扣车辆412台;共查处露天焚烧行为192起。
 
  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我市计划投入84.2亿元,重点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和一般工业固废及进口废物监管。去年,我市完成了3座现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技改增容、1座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2016年提升67.2%。全市38座重点整治的垃圾填埋场完成无害化整治8座,完成覆土、覆膜、雨污分流等污染防治措施12座,其余18座基本完成覆土。
 
  为打好土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治理修复规划,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投入4.3亿元,推动石碣、麻涌、洪梅等3个重金属污染项目土壤修复。对全市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全面实行台账管理、45家重点重金属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全市10家铅蓄电池企业已全面淘汰关停,建成4个电镀基地,入园企业160家。
 
  今年6·5世界环境日前后,市镇两级环保执法人员奔波于各个污染防治现场的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数百名环保志愿者通过参与治水开放日、环保热电厂开放日、志愿者巡河等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营造环境共治的良好氛围;多家企业则通过拿下绿色供应链管理优秀案例、参与绿色企业创建、绿色发展主题教育展馆建设等方式,主动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这一场景成为东莞构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的一个生动缩影。东莞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队伍等的监督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价和监测机构对水环境整治效果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带动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统筹,2017年以来,先后13次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市性环保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讨论涉及生态环保方面的议题128项。东莞密集出台一批生态环保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完善制度体系。2018年,更是以市政府“一号文”出台《关于推动美丽东莞建设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的若干意见》。2017年以来,市几套班子领导包镇现场督导130余次。
 
  正如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样,防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深入推进污染治理过程中,我市着力抓长效,从长远和根本上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我市严把环保准入关,出台东莞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确保区域排污“只减不增、逐年削减”。2017年,我市完成67家“两高一低”企业整治退出,削减工业废水排放167.2万吨。2018年,又部署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力争年底前完成淘汰全市50%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企业、完成5000家“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
 
  当前,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在广东省开展“回头看”工作。东莞正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开展各项工作,对标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有效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东莞。(记者 张安定)(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