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为“诗人”并非易事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8-14 16:51:05
  人工智能成为“诗人”并非易事
 
  也许你从未想过要当一个诗人,但如今人工智能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当然,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沉浸了诗人的情怀与思想。因而,人工智能要想成为“诗人”也并非易事。
 
  经过数十年的“蛰伏”,人工智能终于在深度学习技术突破后一举崛起,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如今,人工智能产业化深度推进,技术转化应用日益广泛,对诸多领域的发展都施加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在向人类最后的“高地”——文艺领域加速渗透。
 
  2017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出版了一部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诗集,引发了巨大关注。据悉,“小冰”在“埋头苦读”近100个小时,学习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500多位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后,完成了这部“作品”。
 
  实际上,写诗并非人工智能进军文艺领域的第一步。此前,人工智能早已在绘画、编曲、演奏等方面一展风采,从美术到音乐,从音乐到写作,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野心”实在不小。不过,相对于其他文艺领域而言,写诗显然需要高度的创造性和情感度,而如今这一领域也被人工智能“染指”,自然引起了更多人的争议。
 
  有现代诗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冰”的诗集并非是创作,而是通过海量学习后进行模仿的结果,因而甚至难以称之为“作品”。这些所谓的“诗”不仅缺乏人类情感,而且大部分在逻辑思维、词汇运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经过“行业人”的一番敲打,人工智能就“知难而退”了?并没有。
 
  全球知名科技巨头IBM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写出完美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该系统除了学习押韵模式外,还学习了十四行诗使用的语言类型以及诗行间的节奏。最终,这款人工智能系统写的十四行诗成绩斐然,邀请来进行评估的人类竟无法分辨哪些是人工智能的作品,哪些是人类诗人的作品。
 
  当然,如果是专业人士来进行评估,结果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虽然人工智能在诗歌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表现几乎可以超越人类诗人,但是在情感、深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因而在真正诗人的眼里,还是很容易与人来的作品区分出来。
 
  人工智能“诗人”的热度日益提升,而且似乎“不到黄河心不死”,想要在写诗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但是和阿尔法狗在围棋领域的大杀四方不同,人工智能在诗歌写作上很难真正对人类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威胁。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大家海德格尔说,诗歌是不受我们意志支配的,诗人不能强迫自己写诗,它本是有感而发的,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能去感受诗歌,让它撞击我们的心,引起我们的震颤。
 
  相对于诗歌而言,围棋终究属于竞技体育项目。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学习来掌握无数精英棋手的“套路”,来熟记成千上万本棋谱,来计算每一步正确的步骤,最后赢得棋局;但是,其无法通过学习韵律、体裁来写出一首感情浓烈、立意高远的诗歌。
 
  写诗不是为了分输赢、定高下,而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悟。诗歌是原创作品,而非堆砌文字所能得之,每一首诗歌都沉浸着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阅历、所思所悟,而这些才是诗歌的灵魂。显然,人工智能暂时还无法获得这些灵魂要素。
 
  当然,这并非是全盘否认人工智能的进步。无论如何,人工智能“诗人”都将会在时代潮流涌动下继续前行,其写作水平也定然会不断提高。也许在将来,抛却情感等方面而言,人工智能的诗作可能会超过许多普通诗人。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需要明白,文艺领域的发展核心是什么,创作的初衷是什么?在商业经济的滚滚车轮下,依靠抄袭、模仿去获取利益终归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也是丧失初心的。
 
  未来,人工智能或许能够成为诗人的助手,但是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警醒着人类,决不能陷于套路、重复当中,而是应当追求更高的目标,去创作出更具意义、深度与价值的作品。如此,才能真正赢得读者的认可,获得历史的认同。(来源: 中国智能制造网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