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迈进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12-27 10:36:03
  东莞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迈进
 
  从中国内地第一批“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蹒跚起步,利用外资“借船出海”,实现农村工业化;到创造举世瞩目的外贸奇迹,成为闻名全球的“世界工厂”;再到突围国际金融危机,自主创新“造船出海”,实现低端代工厂转型升级为创新要素汇聚的“东莞智造”。40年来,东莞以改革先锋之姿,锐意进取,上下求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发展为国际制造业名城,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
 
  特别是近6年以来,东莞开启充满挑战的“二次创业”,打响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突围战”,在“颜值”更佳、“气质”更优、“含金量”更高的发展之路上奋力前行。
 
  数据有力地诠释了这座城市的蝶变。截至2017年底,东莞GDP突破7582亿元、人均GDP突破9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275倍和165倍。以全国0.03%的土地和全国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0.9%的GDP,贡献了全国1.6%的税收,创造了全国4.6%的外汇收入,储蓄了全国0.7%的存款,诸多指标权重贡献均超过占地面积20倍以上。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东莞的城市名片还印上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重磅头衔。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今天的东莞,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起航,凝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强大动能,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迈进。
 
  1978年9月15日,中国内地第一批“三来一补”企业在东莞正式投产。“三来一补”企业的星星之火,燃起于沧桑古老而又意义深远的虎门。当年7月底,40岁的香港商人张子弥在东莞二轻局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虎门。此时,他在香港荃湾的两家工厂,已被不断上涨的成本逼到濒临倒闭的边缘。几番考察后,张子弥看中了太平服装厂工人们的生产技艺,最终决定与其合作建立太平手袋厂。太平手袋厂第一年就获得加工费100万元,为国家赚取外汇60多万港元。第二年,第一幢2000平方米的新厂房拔地而起。太平手袋厂试吃外资“第一只螃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面临世界产业转移的困局,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香港制造业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列车不期而遇。
 
  “张子弥们”带来的聚集效应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东莞各村镇的热情被充分点燃,纷纷利用“三堂”——饭堂、会堂、祠堂开设工厂,承接各种港资“三来一补”业务,带动这种模式迅速在珠三角及全国推开。这种“店厂分离、前店在港、后厂在珠三角”的模式,被称为“珠江模式”。
 
  东莞利用外资“借船出海”,推动农民洗脚上田、穿鞋进厂,奏响了农村工业化的激昂时代之歌。1978年以前,东莞每年稳定向国家上交粮食4亿多公斤,排在全国县级单位前三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1987年底,东莞已有“三来一补”企业2500多家,遍布全市80%的乡村,加工产品涵盖毛纺、服装等15大类4000多个品种,创汇214亿美元,居全国县级单位之首。
 
  投资商蜂拥而至,东莞人开始思考,如何解放思想、争分夺秒、提高办事效率。
 
  1978年底,东莞县成立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主管全县“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工作,从县里各部门抽了48名干部,组成了10个小组。1984年10月,“加工办”被正式定为常设的行政机构。
 
  “我们在审批上简化手续,不搞‘公文旅行’。”曾任“加工办”主任的萧树棠介绍说,当时小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需一周,干脆利落,大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也只要半年左右。高效政务带来了招商引资与经济腾飞的硕果,东莞首创的“一条龙”“一站式”政务模式,由此成为各地竞相借鉴的样板。
 
  在工业化高歌猛进时,东莞城市化也加速推进。
 
  1980年,东莞仅有一公里水泥路,晴天一路土,雨天烂泥塘。一辆辆大货车、集装箱货柜车鱼贯而入,东莞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拦路虎”。东莞人又开始思考,如何创新地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1984年1月27日,全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梁——高埗大桥正式通车。随后石龙南桥、万江大桥用同样的集资方式相继建成。
 
 
  时任高埗公社党委办公室主任、建桥指挥部总指挥苏国良说,1980年下半年,高埗公社党委决定成立建桥指挥部。建桥需要150万元,但当时公社一年可自由支配的钱才8000元,150万元就是个天文数字。
 
  于是,有社员提议:可否集资建桥?
 
  苏国良回忆,1981年初当地决定,凡是喝高埗水的,每一个人投资10元钱。高埗公社有1.8万多人,很快便筹得近20万元,另有上级政府支持50万元,向银行贷款60万元。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公路建设的发展。东莞人当时提出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随后也响彻全国。
 
  当全国农村的发展还处于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阶段,东莞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已然激荡澎湃。
 
  1988年1月,《南方日报》寥寥数语宣布了一则大消息:“国务院已于1月7日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东莞市升级为地级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东莞“城市梦”逐渐照进现实。
 
  “这是东莞最大的一笔财富,怎么算都不过分。”对东莞升格地级市的影响,第一任市长郑锦滔这样评价。省社科院主办的《新经济》杂志也认为,“东莞人获得了一个自由的发展机会,并趁势迈上了经济快车道”。
 
  从1984年9月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发展战略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东莞已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但早期港商带来的“三来一补”小型企业,基本是数十万元的小资本投资,制约产业层次、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提升。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东莞经济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被国家赋予更大行政权后,东莞延续敢于改革、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火种。1994年10月,中共东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发出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号召,提出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迈进,使“数量型”经济逐步向“质量型”经济转变。
 
  1988年,东莞雀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雀巢公司在中国最早设立的咖啡工厂,也是东莞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新一轮“借船出海”中,东莞大动作、大引进和大投入地利用外资,打造一轮轮产业“明月”。今日的东莞,已成为世界商贸来往的大都会,目前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中,已有86家在东莞投资办厂。在东莞投资的外企超过1万家,累计吸引外资750亿美元。
 
  同样是在1988年,来自中国台湾的商人张铭烈在虎门龙眼村创建了万泰光电,工厂占地3000平方米,这是落户东莞的首个台资企业。如今有3000多家台企在东莞聚集,东莞也被台商视为“第二故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紧抓IT业环节向成本洼地转移的趋势,台企以及随后而来的大型跨国外资企业,带动了国际IT制造业向东莞转移,在这一阶段,东莞逐渐从电子玩具、收音机等低端组装,向电子元器件再到电脑及网络产品制造大发展。随着电子类企业的集聚,上下游配套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以台式电脑整机为例,95%的配套都可以在东莞完成。
 
  有一组说法也广为人知:全世界1/5羊毛衫东莞造,全世界1/10运动鞋东莞造,全世界1/5的电脑东莞造……
 
  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和同事当时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对顺德、南海、中山和东莞印象深刻,写出一篇文章《广东跃起四小虎》。四小虎各具特色,东莞是“洋枪队”,顺德是“地方部队”,南海是“游击队”,中山是“国家队”。而在一个个大项目落地后,东莞经济总量一下子从四小虎之末跃居首位。
 
  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不仅仅在于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硬件,更在于行政服务等软件。
 
  2004年4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一网(高标准基础设施网)两区(城市新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三张牌(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的发展思路,“一城(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三创(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五争先(在外源型经济、内源型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争先创优)”战略的指引下,东莞跨上了现代化建设新台阶。
 
  其中,东莞把城市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提出“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口号,投入600亿元开始了颇为壮观的“造城”运动。
 
  2002年1月,城市新区重点工程——市行政办事中心动工典礼,标志着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到来。5年间,东莞共实施市级重点工程164项,完成了东莞大道、东江大道、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常虎高速、环城路的建设和四条主干公路的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以行政办事中心、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大剧院、青少年宫等建设为代表,城市新区迅速崛起,“三位一体”的大城区初步形成,依山傍水格局基本成形。
 
  2006年,东莞市城镇化率达到85.09%,首次突破80%。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一张闪亮的名片,增强了市民的信心与自豪感,也吸引了更多人才来莞发展。
 
  邓国军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3月,担任佛山西樵山旅游公司副总经理的他接到同事递来的一份刊登有干部公选公告的报纸。“这一干部公选岗位,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同事兴奋地说。
 
  进入新世纪,东莞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但也存在招商引资的非规模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隐忧。当时东莞决策者决定,东莞要实现新一轮发展,一定要给科技发展留下一片净土,必须走大园区、大创新之路。
 
  2001年7月,东莞在城市几何中心区域划定了一块72平方公里的新区域,建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同年11月9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被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并更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成立不到两年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面向全国公选骨干干部,邓国军的条件完全符合科技教育局副局长岗位要求:35岁以下、研究生学历的大型国企中层干部。当年,33岁的邓国军以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二名的好成绩公选上岗,2003年12月18日正式出任园区科技教育局副局长。
 
  “来了之后,才知道科技产业园区的重大意义。松山湖承担了推动经济模式转变、缔造新的增长引擎、再造一个新东莞的重任。”邓国军说。
 
  17年过去了,东莞在新世纪之初播下的这颗创新种子,如今已长成了茁壮大树。2018年,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23位,在全省高新区中排名第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各类智能制造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林立,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东莞最耀眼的城市名片。园区累计引进4000多个优质项目,华为终端总部、易事特、生益科技、新能源科技、东阳光药业等一批批优秀企业成为各自领域的龙头。
 
  这一阶段结束的2007年,东莞生产总值达到了31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20倍,保持了年均18%的高速增长。2006年、2007年,作为普通地级市的东莞,经济总量高居中国各大城市第16位。
 
  2008年,一场呼啸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东莞40年发展历程中的分水岭。
 
  当年10月,拥有6000多名工人的港资企业东莞合俊玩具厂应声而倒,就像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批外向型企业被推向了生死边缘。海外订单减少、企业利润下降、代工企业倒闭……依靠要素驱动的旧路似乎走到了尽头,盛极一时的加工贸易“东莞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天不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有识之士警示东莞外向型经济的深层次矛盾。此后,东莞开始经济社会双转型,逐渐从利用外资“借船出海”转型为自主创新“造船出海”。
 
  2008年8月,东莞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在全国首创了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法人企业的崭新模式,主动协调海关、税务、商检、消防等部门做好转型业务流程对接,成功解决了企业转型中所提出的土地使用权和房产权转移、进口设备解除监管等100多个实际问题。
 
  抓住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政策,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由东莞凤岗竹尾田玩具厂转型而来。自创品牌“Maisto”之后,2007年美驰图耗资4.5亿元成功收购了他们曾经的主要竞争对手——超过50年历史的意大利著名玩具品牌“Bburago”,成为全球玩具业的巨头。
 
  通过积极打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新体系,打破外来技术依赖,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了从“生产”到“设计+研发+生产”、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转变,竞争力增强,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
 
  截至2017年,在东莞曾开展过加工贸易的10572家外资企业中,5912家已从加工贸易全部转化为一般贸易;4660家加工贸易企业中,36%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464家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加工贸易企业建立起自主品牌,拥有品牌数超过12000个。
 
  在这一阶段,东莞除了淘汰、转型低端落后企业,在优化存量上下功夫,还引进大批创新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缺失环节,在拉动创新驱动增量上不断努力。“科技东莞”工程、“机器换人”计划、“倍增计划”等相继实施……在一场场“突围战”中,推动制造业的跃升。
 
  全球每四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这是“东莞制造”在国际智能手机大潮中诞生的新奇迹,也是这座城市创新“突围战”的生动案例。凭借电子信息产业良好的基础,东莞智能手机企业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价值链掌控能力不断提升。如今,一个世界级的智能终端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与此同时,大量流淌着创新科技“血液”的民营企业,与东莞一同实现“突围”。2012至2017年,东莞民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接近20%。目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东莞GDP比重近五成,使得东莞产业的根植性大为增强。
 
  截至2017年,东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48%,已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平均每天有55个发明专利提出申请,上述重要指标均排在全省地级市首位……
 
  如今的东莞,正向企业“成长高地”加速迈进。2018年11月出台的“非公经济50条”,从10个方面扶持全市非公经济发展,预计3年将为非公企业减负近300亿元,并为全市企业带来超过400亿元金融支持,财政资金还将投入超100亿元加快非公企业转型。
 
  面临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释放红利。
 
  2012年,东莞在全国率先试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并率先推出实现“零首付”开公司、企业登记注册“一网通”、设立全国首个现代化网上审批中心等改革措施……今年,东莞又提出将开办企业全流程的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商事登记1个工作日等改革目标。
 
  2013年底,东莞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参与了全国改革制度设计的研讨工作,国家的改革方案充分借鉴了东莞的商改实践成果。原国家工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高度评价,认为东莞创造了商改的“非特区模式”。
 
  2016年,东莞成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批40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改革做法。全市外贸呈现量与质齐跨越的良好局面,连续两年跻身海关总署评选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前三位。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企业转型升级到创新力量集结,东莞正在拥抱高质量发展征途的星辰与大海。
 
  12月10日的东莞星光熠熠。2018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举行,共提出技术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需求26项,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255个。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多位院士的领衔之下,280多名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人才,与东莞的用人单位展开对接。
 
  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是一个生动的缩影,折射出东莞经济的内生质变——人才红利、创新力量与强大的制造业深度融合,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这座先锋城市发轫, 支撑起东莞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雄心壮志。
 
  “东莞敢为人先、敢于改革,才有了现在的生动局面。”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指出,回顾过去,创造引以为豪的东莞奇迹,最根本的动力是改革。展望未来,东莞要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仍然是必由之路。东莞将切实解放思想,强化担当,助推全市改革攻坚再突破、开放水平再提升,书写新的“东莞奇迹”。
 
  看产业升级。东莞以制造业立市,目前已集聚了超过15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7千家。从无人车间到机器人产业集群,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前沿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东莞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未来,东莞还将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新支柱。
 
  看科技创新。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散裂中子源项目在东莞通过国家验收,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依托国家散裂中子源,东莞规划高标准建设中子科学城,打造创新发展制高点。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契机,东莞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转变。
 
  看城市品质。随着城市品质提升计划深入实施、美丽东莞建设持续发力,东莞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发展后劲越来越足。未来,东莞将进一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生态都市,强化与港澳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看扩大开放。东莞拥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11000多家,其中港资企业6738家。东莞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打造滨海湾新区等综合性开放平台,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地区在重点领域的合作,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上作出示范。
 
  看改革突破。东莞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在提升城市品质、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基层治理、优化公共服务、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等重点领域谋求改革突破。
 
  走过40年峥嵘岁月,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东莞积极发挥区位与产业双重优势,推动协同式全域创新与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齐发力,重塑面向全球化的更高层次开放格局,努力开创“二次创业”的新局面。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才能永立潮头。(来源:南方网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