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昌将尝试研发与推广自动化生产系统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7-12 09:11:19
  龙昌将尝试研发与推广自动化生产系统
 
  一字排开的生产线上,组装工人正给玩具模型安装芯片,穿上毛茸茸的可爱外套,这个能够与孩子互动的智能玩具,将会被出口至世界的多个地区。在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研发、生产、组装、测试的多个忙碌场景,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
 
  从一个简单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龙昌集团(以下简称“龙昌”)历经50余年开拓,生产的产品从单一的玩具,至今渐趋多元,涵盖智能、教育、电子数码等多个领域,产品出口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发展机器人教育。”在龙昌集团董事总经理梁钟铭勾勒的蓝图中,企业除了将致力于推动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事业外,还将尝试研发与推广自动化生产系统,让更多同类型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龙昌的成长历经来料加工、合资经营、独资经营等数个阶段。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时刻,而这个时刻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日前,当梁钟铭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了龙昌的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龙昌创始人梁涛开办了一个家庭式小作坊,承包零部件加工。尽管加工规模不大,但他们经营用心,还通过工艺创新,在做圣诞树产品的过程中获得了较高利润。随后,他们慢慢累积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镜头被拉至1979年。此时国内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珠三角地区也开始了对外招商引资。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梁氏兄弟毅然决定回乡办厂。搭乘改革开放的列车,龙昌玩具在内地发展迅速。
 
  在梁钟铭看来,政府积极招商引资,不断完善基建,给港资企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1980年,龙昌在东莞开始来料加工式生产,并在8年后,以中外合资的方式成立龙昌电子。在莞期间,龙昌搬迁6次,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伴随“世界工厂”的东莞的成长,龙昌在玩具制造业的优势逐步积累。
 
  “龙昌发展的第4个10年,企业进入了大量生产阶段。”梁钟铭透露,在这一阶段,龙昌高峰期每天生产的产品需要用50多个货柜来运输。“由于数量规模大,货物输送时,有时连海关都要连同着加班服务企业。”梁钟铭笑着告诉记者。
 
  在龙昌书写的故事中,又一重要转折点发生在2002年。梁钟铭告诉记者,在这一年,龙昌以300万美金收购一家叫Kid Galaxy的公司,并将旗下品牌正式引入。
 
  这是龙昌拥有自有品牌的开始,也是企业踏出产品设计的重要一步。以此为重要时间截点,龙昌开始了转型之路,全力拓展品牌市场。数据显示,这一品牌的玩具,短短5年为龙昌带来了超千万美元的收益。
 
  实际上,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龙昌走上了科技发展之路。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新加坡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产品。
 
  2007年,在上海玩具展会发布人形机器人,创下最小形机器人产品吉尼斯纪录;2008年,成立自主研发基地,即东莞龙昌数码科技研发中心;2012年,龙昌投入5200万元成立东莞龙昌智能科技研究院……走进龙昌科技研发中心,迎面而来的墙上写着“科技强则国家强 科技兴则民族兴”的标语,正是龙昌的发展理念之一。
 
  如今,龙昌依托智能技术研究院,创新实践“政、产、学、研”产业模式,全方位向东莞制造产业集群提供科研技术、人力资源及项目孵化服务,以推动东莞智能玩具产业的稳步发展,促进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提供行业技术平台。
 
  “龙昌打造的又一重要品牌之一,是博思教育。”梁钟铭所说的博思教育,就是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思教育”)。“2005年,国家教育迎来改革,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梁钟铭表示,为了适应教育机制的改变,企业以此为契机,开始涉足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技术、工程学、编程等技能。
 
  日前,当记者走进博思教育的实践基地时,这里正陈列着企业开发的众多成果。除了有专业教材外,企业还设计了《人工智能》机械人实践性教具。学生们可以通过传感器、电子电图等基础套装,动手组装,掌握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原理、组装搭建、程式编写、控制操作等知识。如今,这一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已经集科教类智能机器人研制、产品销售于一体,还开展了机器人科教培训和科普活动、举办机器人赛事。
 
  “未来,我们希望能做一些人工智能的产品,包括家居养老终端机器人等。”梁钟铭表示,企业还将努力实现工业自动化,在智能制造方向探索人机结合的生产系统,帮助东莞企业尤其是玩具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记者获悉,常平积极推动“东莞创新镇”建设,积极扶持引导企业实施倍增计划、科技创新、加工贸易转型。该镇与新华社大数据中心合作,加快常平定制平台建设,推动工业上云,发展服务型制造业。
 
  今年,常平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发展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力争全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同时,实施“提质增效”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从“数量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转变。实施创新机构倍增计划,争取有研发能力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2%以上。加强协同创新,积极与省、市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着力构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创新链条。(全媒体记者 赖婉莹 )(来源:东莞时间网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