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秉恒:东莞需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11-28 09:25:52
  卢秉恒:东莞需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建成5批共29个院士工作站,为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提供了智力支撑;基于院士专家的一大批优质项目已实现落地转化;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吸引了陈和生、王恩哥、汪卫华等一大批院士专家来莞创新创业……近年来,东莞院企合作成果丰硕,人才聚集效应越发显现。
 
  “本次峰会,我带来智能制造与3D打印的新研究成果,希望能在东莞实现落地转化。”11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告诉记者,东莞拥有良好创新创业氛围。面临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东莞更加需要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又将是一场“科技盛宴”。院士专家带来的一系列重大、最新、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果,将促进有明确产业化前景和产业化资源需求的成果、项目与投融资机构进行对接,为广东乃至东莞的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丽科技”)的生产车间,一条近50米长的轨道线上,一台监测设备正不停地运转着。在监控平台上,两名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一项数据的异常……这是诺丽科技生产研发的轨道交通安全在线监测产品,它可以很快监测出地铁、轻轨的轮对磨耗程度。
 
  “成立十余年来,诺丽科技始终专注于轨道交通安全在线监测产品自主研发。” 该公司董事、副总裁董辉告诉记者,在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背景下,诺丽科技地铁、轻轨安全在线监测产品从无到有,现已进入快速推广阶段。
 
  为了解决“卡脖子”难题,优化轨道检测产品,2018年7月,公司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共建院士工作站。叶声华院士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几十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激光视觉检测、柔性在线自动测量及大尺度精密测量等高新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高铁测试、汽车生产、飞机制造等诸多领域。
 
  产学研合作一年多以来,院士工作站解决诸多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单轨受电弓动态磨耗分析技术、单轨受电弓疲劳寿命分析技术等一系列行业新技术,并且产业化应用。“今后,在院士团队的带领下,公司还将研发更高效、智能,成本更低的轨道交通监测产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安全大数据平台。” 董辉说。
 
  诺丽电子院士工作站是我市院企合作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以来,我市已建成5批共29个院士工作站,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院士团队进驻东莞,为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提供了智力支撑。近年来,通过项目实施,莞企研发的国产超薄晶圆、国际先进水平的氮化镓复合衬底,突破了5G智能手机卡脖子技术,在行业内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
 
  近年来,东莞正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齐全的产业配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院士专家的科研项目落地东莞。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项目落地,注册成立东莞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落地 ,拟在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大楼内搭建研究性平台;东莞市中俄国际高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其激光采血仪项目正式落地松山湖……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今年,我市科研成果落地取得新成效,一大批优质项目已实现落地转化。
 
  成立于2018年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目前,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已累计引入17个产业化团队、8位两院院士。
 
  今年9月,材料实验室与塘厦镇强强联手,推动付超教授团队“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曹永革团队“透明陶瓷材料”、刘开辉团队“轻元素低维量子材料”三个项目落地塘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我市重点发力。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正加紧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计划筹集设立百亿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通过资金撬动科技成果在东莞转化落地。该实施办法有望在今年底出台。
 
  为了让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加顺畅,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投入,让院士专家团队和项目能更好地在莞落地。我市将构建与中国科学院等大院大所常态化合作机制,争取设立“中科院-东莞院地合作专项”。此外,还将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自主作价投资、自主审批股份收益分配及退出、投资亏损依法依规免责等激励机制。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而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运营,东莞的人才聚集效应也越发显现。
 
  2018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为高端人才的聚集提供基础。据测算,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运行后,常年将有约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聚集在此开展科研,而整个科学城最终目标是聚集8万-10万名来自全球的各领域科研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吸引了陈和生院士、王恩哥院士、汪卫华院士、赵忠贤院士等多名顶尖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并培养出约400人的中子应用、谱仪设计等方面的顶尖人才。此外,随着华为终端研发人才的进驻,中子科学城的优质工程师队伍在不断增加,人才集聚要素非常明显,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2018年底,由中科院院士王恩哥领军的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珠三角分部揭牌成立。目前,材料实验室共有双聘人员和全职人员257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52人。
 
  2019年院士峰会呈现规模更大、更聚焦产业、更接地气三大特点。除了超百名院士专家外,涉及ICT领域的BAT、华为、中兴,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高层也将出席院士峰会发表演讲或参与专题研讨。面对“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东莞正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通过活动集聚高端的创新资源,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