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青年科技论坛东莞举行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11-29 08:24:44
  湾区青年科技论坛东莞举行
 
  11月27日,湾区青年科技论坛在莞举行。论坛邀请了3名院士,共6位专家教授到场,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痛点”和“大湾区创新创业机遇”两大议题,共同探讨湾区青年未来创新创业发展。
 
  作为2019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五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的分论坛,湾区青年科技论坛首次亮相峰会。本论坛旨在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学家与院士专家的对话交流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广大青年创业者科学创业、科技创业,繁荣湾区创新创业氛围。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湾区第四大经济体,经济相对活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湾区青年人如何寻找创新创业机会,也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名“海归”,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教授张书彦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年轻的“海归”创业人士一定要利用好海外资源,善于引进人才、分享资源、共享项目,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创新创业要着眼全球市场,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寻找投融资时也要有国际视野,还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国际人才。”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高级顾问、教授李行伟围绕“大湾区创新创业机遇”这一话题,结合自身在香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享。
 
  李行伟展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创新创业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国际创新中心,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香港高校、香港人才融入大湾区整个生态系统,将基础研究与产业结合,将研究往更高端方向推进。”李行伟表示。
 
  谈及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当如何抓住大湾区建设机遇进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修玉感慨:“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张修玉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潜力十足,科研人员创新创业首先要多与港澳地区交流,充分发挥优势,其次要加强教育学习,再者要善于结合国家方针政策进行创新创业。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教授刘科表示,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高技术领域创业更需要积累。刘科对青年建言,“湾区青年可以选择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积攒一定的人脉和工作经验后,再做创业决定。”
 
  本次论坛上,除了给众多创新创业的青年支招之外,与会院士、专家、学者还就科研成果转换这一难题进行探讨。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一招。但在当前面临高校研究不了解市场,企业需求得不到满足,科研成果难以进行有效转化落地的“顽疾”。
 
  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陈新滋结合自身经历,首先谈当前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企业讲求经济利益,希望科研成果能马上投产变现。而高校研究从理论提出到投入生产需要时间沉淀。”陈新滋表示,博士毕业后自己就来到企业参加工作,过程中他发现,高校和企业对于科研成果的看法,仍存在偏差。
 
  张书彦同样谈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张书彦表示,她于2016年回国创办研究院后,能感到近年来国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但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方面仍需改善,企业自身科研能力仍需提高。
 
  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学有许多资源和潜能,能充分发挥好作用,科研成果能进行有效转化,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陈新滋建言。
 
  张书彦则从企业提升自身研发实力的角度探讨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企业一方面要组建自身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可以与高校形成合作机制,让高校研究与产业、企业需求结合。”张书彦表示,在此前与国内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企业更多以外包的形式解决技术项目问题,企业内部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陈填烽是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近年来,以他为主导的8项科研成果已经转化落地。
 
  在他看来,做科研要转变观念。“基础型研究出成果后要主动与市场对接,而应用型研究在开始之前就要对接好企业。”陈填烽表示。 (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