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蟠结石医院:西方国家不做保胆并非事实,中国保胆真实存在

国内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04-20 17:01:26
  南京龙蟠结石医院蒋清华院长谈到保胆取石说到:“对于保胆取石,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存在或不被认可的治疗方式,所以不相信,也不敢相信;一些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时本不想切除胆囊,却抵不过一些尚未开展保胆手术医院医生的劝阻:患结石的胆囊只能切!当有患者表示怀疑时,医生们经常用这句:“你见过哪个西方国家在做保胆取石手术?”就几乎能让患者们会哑口无言,最后只能接受胆囊切除。”
 
 
  事实真是如此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外科医生们的保胆历程吧!
 
  20世纪70年代以前:
 
  1676年,Joenisius做了第1例有记载的经腹壁胆瘘窦道取出胆囊结石(最早的保胆取石)。
 
  1867年7月15日,JohnS.Bobbs(美国)应用氯仿麻醉为一位30岁女性患者行急性胆囊炎胆囊造口术。
 
  1878年4月18日,Sims(美国)做了第1例择期开腹胆囊造口取石术(cholecystolithotomy,CLT)。
 
  1882年7月15日,Langenbuch(德国,27岁)成功完成世界上第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
 
  1886年,JustusOhage完成美国第1例OC,至1897年有100例报道,死亡率达20%。之后的30年,每次外科学术会议都在争论是胆囊切除还是胆囊造口取石术。
 
  1880—1910年CLT与OC的数量基本持平。然而1911年Mayo162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Innocentgallstones:amyth(胆石无罪:是个神话)”,这篇文章促使外科医师更多地采用OC治疗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OC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而当时的OC,很多都是家庭医师在实施,出血与胆管损伤很多,让人感到OC是既不简单也不安全的手术,因此,当时仍有不少医师在开展CLT;但20世纪60—70年代CLT术后长期随访结石的复发率高达83%,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OC安全性逐渐提高,使OC逐渐成为有症状胆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OC(胆囊切除)胆管的损伤率已经下降到0.1%—0.2%,但随着OC手术的积累和随访时间的延长,人们逐渐发现OC仍有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而且不少患者术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有一系列并发症,胆囊切除甚至还可能与结肠癌发生有关,为避免切除胆囊,保留胆囊功能,也为避免切胆手术严重的并发症,西方医学家创立了多种新的保留胆囊的治疗方法。
 
  新的治疗方法包括非侵入性的溶石、碎石疗法和侵入式的经皮胆囊造口、经皮经肝胆囊造口取石术、穿刺胆囊灌注溶石药物溶石术、小切口胆囊造口取石术以及2种方法的结合。
 
  溶石、碎石治疗:
 
  1972年,Danziger等和Thistle等发明口服鹅去氧胆酸溶石的方法。
 
  1986年,出现ESWL(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
 
  1985年,出现了经皮穿刺胆囊注射甲基叔丁醚快速溶解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
 
  传统保胆取石术:
 
  1988—1997年,出现经皮胆囊造口取石术(percutaneouscholecystolithotomy,PCCL)及经皮经肝胆囊造口取石术(percutane-ous-hepatic cholecystolithotomy,PCHCL)。
 
  1994年McDermott等报道32例有症状胆囊结石行PCCL(经皮胆囊造口取石术);
 
  1994年,Doald等利用介入技术清除胆囊结石,前瞻性研究100例有症状胆结石行PCCL;
 
  1995年,Pereira等报道对要求保留有功能胆囊的24例实施PCCL;
 
  2000年,日本Maetam等报道72例急性胆囊炎PCCL的长期随访;
 
  2013年,Samjay等报道一项高危患者经皮胆囊造口取石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
 
  2013年,Anderson等报道急性胆囊炎经皮胆囊造口取石与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
 
  小切口保胆取石术:
 
  1987年,Gibney等报道36例老年高危患者超声引导下小切口胆囊造口取石术;
 
  1990年,英国Majeed等采用腹壁2.5cm小切口,用标准的泌尿科器械,直视下进入胆囊碎石取石。
 
  1990年,Hamilton等报道24例体质很差的老年人局部麻醉下小切口胆囊造口取石术;
 
  1991年,Lehy等报道对26例老年危重患者行小切口胆囊造口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1985年9月12日,Muhe(西德)做了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1987年,PhilipMouret(法国)报道LC。LC因创伤微小,恢复快,适应证广泛,被迅速推向全世界。但术后出现很多远期并发症,如十二指肠胃返流、胃食管返流、食管炎、腹泻,胃肠道传输时间缩短、胆总管扩张、Odds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的LC术后综合征等。
 
 
  腹腔镜保保胆取石、取息肉术:
 
  1979年,德国医师EFrimberge世界上最早报道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取息肉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LCT);1989年,他自己研制出全套腹腔镜胆囊造口器械行LCT;1992报道LCT34例。
 
  1989年,Perissat等报道17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1991 年,德国Mentges等对Frimberger的两孔腹腔镜保胆取石的方法进行改良,创立了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1992年,新加坡Ooi等报道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1997年Ure等报道1例小儿LCT,随访4年无复发。2001年Ure等报道9例小儿5孔LCT(1993—1999年),平均9岁,使用胆道镜取石,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切口,随访20个月,结石无复发,胆囊收缩功能正常。
 
  1997年,爱尔兰DeCGuwi等报道10例LCT(1974—1999年);
 
  1999年,Frimerge报道66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2009 年,西班牙Roques等报道2003—2009年16例小儿LCT;
 
  2014年,Castano等报道LCT后胆囊功能的改变。随访24年(1989—2013年)10例小儿LCT术后胆囊功能变化,认为小儿取石术后结石的复发率低,胆囊收缩功能很好,LCT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是一个良好选择。
 
  而中国的保胆取石研究从1992年开始并逐渐增加,也有用英文在国外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010年北京大学王惠群教授等曾经对国内有关“保胆”的包括54篇临床研究的89篇文献进行总结,时间跨度1999—2009年,为今后更科学性地进行保胆取石的临床研究指出了有益的建议。
 
  总之,“西方国家没有保胆取石术”的说法并不是事实!
 
  而事实就是:取出胆石保留胆囊的方法出现在胆囊切除术之前,当胆囊切除术出现后,保留胆囊也一直是西方外科医师的梦想和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尝试的课题。学术界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对切除胆囊与保留胆囊优缺点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胆囊切除术出现前,取出结石保留胆囊是被迫的,当胆囊切除术出现后,保留胆囊是主动的。
 
 
  20世纪20年代以前,保留胆囊的主要缘由更多的是考虑胆囊切除的手术风险。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安全性的提高以及LC的出现,保留胆囊更多考虑的是保留胆囊的生理功能。而南京龙蟠结石医院自1988年成立,便开始进行保胆取石手术,2008年技术革新,完成第一例三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将结石复发率大大降低。2018年研发出单孔隐疤痕保胆取石术”,开启了微创手术的“无痕”新时代。在结石诊疗服务上有着深入研究和重大突破,在致力于为结石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健康事业,是一家深受患者信赖的结石专科医院,若您有结石相关疑问,欢迎拨打南京龙蟠结石医院健康热线:025-83207080。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