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岗遗址展示东莞远古文明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10-30 10:43:19
  蚝岗遗址展示东莞远古文明
 
  东莞南城胜和社区外围是熙熙攘攘的大马路,车水马龙、喧嚣热闹。蚝岗遗址博物馆就藏身在社区里面,不太好找也颇为安静,三五成群的游客缓缓穿梭其间,更添一种古今况味。
 
  虽然许多人不一定知道这里有座博物馆,不清楚5000年前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但这丝毫不影响该博物馆的重要地位。它是广东省第一个建立在遗址上的博物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这里出土了两具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被考古专家誉为“珠三角第一村”和“东莞历史文化的基石”,让东莞的历史文明走向更为久远的新石器时代,对岭南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蚝岗遗址是业余从事考古与文史研究工作的谭志恒于1988年发现的,当时他刚发现麻地岭史前遗址,认为东莞还有其他史前遗址或青铜时代遗址,于是总是利用节假日到处转悠,但总是一无所获。“你真是番鬼灯笼照远不照近,近处这蚝岗村顾名思义就是村子有蚝壳堆积成的山岗,不就是你常说的贝丘遗址吗?”朋友的一句无心的责备话,却惊醒了梦中人。
 
  于是,谭志恒一到节假日就到蚝岗考古,并陆陆续续发现了兽骨、红烧土块、烧焦的蚝壳、细绳纹夹砂软陶片、泥制陶钵碎片以及彩陶片,后来在当地农民随口聊天的启发下发现了可能是史前神坛的石头圆环建筑,在古人的垃圾堆里拾到了一只小石簪……谭志恒认为蚝岗遗址可能就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中期贝丘遗址。
 
  谭志恒将自己的发现及时汇报,市考古专家王红星现场做了考察,认为有重大考古价值。1990年广东省考古学者朱非素等一行人往东莞某地考古,王红星说服他们改变行程到蚝岗遗址考察,并认定了这个发现。
 
  此后,蚝岗就被保护起来了。直到2003年,广东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东莞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面、房子、墓葬、灰坑、沟等新石器时代遗迹。墓葬还出土了两具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因此遗址被考古专家誉为“珠三角第一村”和“东莞历史文化的基石”,考古研究价值巨大。
 
  有意思的是,经考古论证得知,如今的东莞,在五千年前只是一个小海岛,蚝岗正处于咸淡水交界之处,是生蚝的聚集地。数千年前人类已经学会食用生蚝,这些被食用后散落在土层内的蚝壳,为谭志恒的发现埋下了千年伏笔。
 
  2007年6月正式建成的蚝岗遗址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成为蚝岗历史文化园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成为人们了解岭南史前文化,展示东莞远古文明的重要窗口。遗址也因此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东莞的一张厚重的名片。
 
  关于该博物馆的建成,谭志恒说,他在田野考察后期,就积极向当时的区政府建议争取保住遗址,哪怕用几十平方米,建座纪念碑也好。他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才有了后来的考古挖掘和广东省第一个在原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馆。
 
  建馆之初,展馆共分三层,由时光隧道、遗址展厅、蚝岗文物展厅、三江彩陶展厅、临时展厅、互动展厅等组成。博物馆将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相结合,真实生动地再现了5000多年前“蚝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遗址发掘过程。并汇聚了珠江、长江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现中国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
 
  你看那蚝岗人正围在篝火边,男人打磨石器,女人照看孩子,其乐融融。他们仿佛正在低声细语,诉说着五千年前的故事。你再看那两个墓葬坑,两具沉睡了5000多年的遗骸,让蚝岗遗址成为“珠三角第一村”和“东莞历史文化的基石”。
 
  如今的蚝岗遗址博物馆还承担着东莞青少年教育基地功能。不仅馆内有以教育活动为主的互动展厅和陶艺体验室。尤其100平方米的互动展厅里,许多学校会组织学生前来体验“考古”、修复“文物”、设计陶器图案,还原了整个考古过程。平时还经常有针对青少年的相关主题展览和亲子互动活动。比如,目前正在展览的“背着房子去旅行——贝类动物的世界”巡展,通过展示盒科普各种贝壳,让学生学到很多与贝壳有关的知识。
 
  参考资料:《打开东莞历史之门的人》(东莞市南档案馆、南城地方志主办的《篁溪》杂志2017/02期)(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