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领域定位和业务边界明确

汽车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11-16 09:09:38
  华为汽车领域定位和业务边界明确
 
  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随着10月30日华为首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其在汽车领域的定位和业务边界再次明确。但不同的是,HI的发布显然可称得上华为在汽车领域迈进的一个里程碑,其不仅彰显了华为依托自身ICT技术为汽车行业创造价值、赋能车企的实力,同时也表明了华为将触角持续延伸至车产业核心、谋求更大话语权的决心。
 
  回顾过去,可以说从2014年成立“车联网实验室”开始,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探索及布局便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外界对华为造车五花八门的猜测也喧嚣尘上。尽管华为屡屡强调不造车,但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零部件供应商等纷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布局,其抢占产业制高点及高价值部分的任务也变得急迫起来。而如今,美国制裁带来的手机业务受阻隐忧,更使其新业务拓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意义进一步提升。
 
  由此,无论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或是华为自身业务布局的需求来看,其在汽车领域无疑将越走越深。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发布会演讲时所强调的,“HI品牌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华为将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
 
  作为一家“跨界入局”的企业,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核心竞争力,是在新领域立足的关键。而对于华为而言,发挥ICT(信息与通讯)技术优势,在增量部件和解决方案上为汽车产业和企业创造价值则是其主要方向。
 
  具体而言,从2009年尝试开发车载模块开始,过去十年的时间华为在汽车领域定位的确立有两大重要标志。2014年,华为成立“车联网实验室”,致力于汽车互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技术创新,延伸华为“端、管、云”的ICT能力,面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储备技术;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业务边界: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此期间,华为也逐渐扩大了自身车企朋友圈,并与其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据国信证券梳理的“华为造车里程碑”,2014年四季度华为先后与东风、长安、一汽签订合作协议,在车联网、智能汽车领域共同开发;2015年华为接连拿到来自奥迪、奔驰的通信模块订单;2018年东风和华为深化合作,打造智能网联汽车;2019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华为首次以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身份参展,并与沃尔沃、上汽荣威、ARCFOX、宁德时代、四维图新等多家主机厂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开启战略合作,提供ICT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服务。
 
  而今年,随着5G基站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建设及5G通讯技术的加速推广,华为更是于此前联合一汽、长安、东风、上汽、广汽、北汽等首批18家车企,进一步成立了“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相关领域联合车企进行开发或是在订单上的合作,ICT始终是其最为倚仗并不断强化的核心。在华为看来,智能汽车是ICT行业与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加速,基于ICT的硬件和软件将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发挥更大价值,这是其进入智能汽车领域的根本原因。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化在汽车行业的推进,其也正在改变传统汽车的属性和价值结构。对此,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在去年对外界首次阐释华为汽车业务时表示,“未来汽车产业的价值和构成,70%都不在车身、底盘等传统领域”。这无疑显示出华为对于未来汽车更高价值组成部分的重视与追求。
 
  由此,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加速到来的机遇期,华为依托自身ICT技术优势强化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一新趋势上的布局与实力,并推出相应品牌,显然势在必行。对于华为而言,在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之外,新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一标签或身份,也更加有利于其与车企展开深度合作,并在汽车产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作为华为打造的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品牌,王军携HI在华为Mate40首发的华为年度旗舰新品发布盛典上压轴登场,使得HI一出场便引发了不小关注,同时也显示出华为对其的重视程度之高。
 
  在HI发布之后,外界对此评价不少,有人称其为“全家福”式解决方案,也有观点认为华为可能成为汽车行业的英特尔或博世。但就其本身而言,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巨头,野心勃勃的华为显然并不想成为下一个谁,在汽车领域亦是如此。
 
  据华为方面介绍,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其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凭借此,汽车可实现软件定义,并持续开发新功能、不断提升和优化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而华为则将打造自动驾驶、车内娱乐、车辆行驶三方面的软硬件全套供应方案,对智能网联汽车高附加值的关键领域进行覆盖。更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采用华为解决方案的车辆,车身还将出现HI品牌的LOGO。
 
  首先,在智能驾驶方面,华为称HI将打造中国道路场景下最好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其基于“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将L4级别自动驾驶架构作为基础,提供覆盖L4—L2+级别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并具备各类传感器(包括自研激光雷达)、中央处理器、算法等优势。另外,加之华为在AI领域的积累,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机器自我学习,不断优化提升。
 
  其次,采用自研计算平台、鸿蒙OS座舱操作系统的全新智能座舱也是HI的一大亮点。具体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应用生态,ARHUD可以把普通的挡风玻璃变成一个70寸高清大屏,结合7.1环绕立体声,用户可以看电影、打游戏、开视频会议,打开智慧新视界。此外,凭借搭载的视觉识别能力、语义理解能力和AI技术,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势、表情和语音的形式与其进行交互,提升驾驶过程的的便利性和智能体验。
 
  而在电动系统方面,HI则将基于PDDP(电动数字化开发平台多物理场耦合AI仿真寻优算法),打造业界领先的智能油冷散热技术。据悉,其主要优势在于核心动力部件采用浸入式油冷散热方式,得益于这一特点,汽车可在高速行驶时显著提升散热效果,此外,强劲的动力输出能让汽车在3秒多的时间内实现百公里加速。更值得一提的是,华为HI还将提供全系800V高压快充解决方案,充电10分钟即可增加续航200公里,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除此之外,在愈发受到重视的驾驶及用车安全上,HI一方面通过双电驱系统联动控制、冗余备份确保动力不丢失,另一方面还可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电池异常提前预警。
 
  毋庸赘言,无论华为在汽车领域的边界在哪儿,HI的发布已使得华为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和想象力获得极大提升。数据来看,目前已有超过150款车型确认搭载华为HiCar,预计到2021年,华为HiCar装机量将达到500万辆。而国信证券的研报则分析认为,华为入局对国内智能汽车生态整体利好,有望发挥现有手机电子算法优势,结合资金、人才优势,将原来掌握在国际巨头谷歌、英伟达、Velodyne等手中的智能汽车关键要素国产化,同时带动产业链上游硬件企业、产业链软件合作企业的蓬勃发展。
 
  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盯上智能汽车这块蛋糕、甚至已进行诸多布局的科技巨头远不止华为一家,这一赛道的竞争并不亚于手机行业。据悉,目前长安、吉利、上汽、等主流自主车企已与BAT等头部科技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业务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营销以及服务等领域。奇瑞则于2017年与百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智能汽车领域合作,并成为百度“阿波罗计划”的首批签约和技术落地车企。今年1月,前者发布公告称与百度就智能驾驶、互联网营销等多领域业务达成合作共识,而小度车载OS合作也将扩展至奇瑞更多车型。
 
  对于华为而言,在汽车领域继续向前是必然趋势,而道路也料将充满坎坷,一如其近两年面临的境遇。但另一方面,强大往往也多在不断的挑战中造就。( 来源: 科技E侠)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