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构租车业:是“堵”还是“疏”

评论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9-02 17:55:44

  在一轮疯狂的“烧钱”之后,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的软件已植根于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智能手机,拥有了最大面积的用户,“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视角”、“互联网商业模式”由此进一步深入人心。

  随之而来的是“商务租车”的兴起。但是,就是这样一种依托互联网、推崇共享精神的出行模式,“商务租车”却遭到了北京市交通委《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运营提供便利的通知》的“秒杀”。

  “打车难”、“打车贵”、“黑车猖獗”是出租车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而一周多以来连续发生的少女遭遇黑车惨案的发生,更让人们对互联网重构汽车出租行业、解决行业痼疾充满了期待。 ⊙记者 朱文彬 庞瑞 陈硕 ○编辑 邱江

  互联网租车风生水起

  滴滴打车等打车软件的出现,缩短了司乘之间的信息距离,使得运营效率提高、收入增加、司机劳动强度降低,这是互联网给出租车业带来的直观变化。

  记者坐在北京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的车上,听到他的手机“嘀嘀”响个不停。张师傅去年下半年开始使用叫车软件,据他说,现在不仅没有了以前空驶的焦虑,每天的收入也较以前涨了15%。而据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程维此前透露,北京有7万多名出租车司机安装了滴滴打车的软件。在6.5万辆出租车上,约5万辆安装了滴滴打车的软件。

  根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在使用打车软件后,94.7%的司机认为提高了月收入。其中,55.0%的司机认为月收入提高10%-30%;40.9%的司机认为月收入提高10%以下;4.1%的司机认为月收入提高30%以上;90.3%的司机认为降低了空驶率;77.8%的司机认为每月载客行车里程有明显增加。

  与之相伴的是,“商务租车”随之风生水起,已先后有美国的Uber,国内的易到、一号专车以及滴滴专车等进入这一领域。

  互联网进入汽车出租行业,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通过移动客户端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作为“中间件”实现叫车,而不像站点候客和巡游服务那样——消费者和司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目前,“商务租车”与一般出租车的区别体现在消费价格档次上,“商务租车”主要针对消费水平较高的人士。

  营运资格成焦点

  正当“商务租车”风头渐盛之际,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出台了《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运营提供便利的通知》(下称《通知》),给介入商务租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当头一棒”,“关上了发展大门”。《通知》规定:“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租赁车辆不得用于未经许可的出租等行业运营”、“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者提供便利”。

  《通知》发出后,虽然各家互联网租车企业纷纷撇清与《通知》所指非法营运的关系,但舆论一致认为,易到用车、Uber平台提供了带司机的车辆租赁信息,PP租车、友友租车等平台则提供了个人对个人的私家车共享信息,若是交通部门严格按照《通知》执法,其都“难以幸免”。

  与《通知》类似的是,早在8月1日,上海市就已实施《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和《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规定只有获得营运资格才叫合法运营。所谓“营运资格”,上海市交通委发言人表示,私家车行驶证只要是注明 “非营运”,就不能营运,除非更改使用性质。包括易到用车等网络叫车平台的车辆,即使是跟第三方租赁公司签署协议挂靠,只要是行驶证使用性质为非营运,就是违法。

  记者采访易到租车、PP租车、神州租车等企业了解到,北京、上海的这些文件本身并无超出以往政策的特别规定,其核心在于私家车参与营运的问题。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私家车是非营运车辆,参与营运即是“黑车”,冲击了原有的城市出租车市场,必须打击。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中国个体户都出现30多年了,私营企业早就冲击了那么多行业市场,为什么在30多年后,当汽车早已成为都市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时候,偏偏就是私有车辆不能从事租赁运营,而要走政府统管一条路?

  而互联网租车企业则认为,互联网精神在租车业代表着共享和效率。通过劳务公司可以规范“代驾”司机,通过租赁公司可以规范参与市场的汽车,加之完善保险程序,安全没有问题。而“商务租车”由于价格差别,基本上不会冲击现有的城市出租车市场。

  是否该“放水养鱼”

  虽然北京市交通委没有正面接受记者有关互联网租车问题的采访,但相关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非正式沟通,监管部门也希望在维护现有城市出租车体系的前提下,给互联网租车企业以发展空间。

  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范永耀表示,约租车这个行业,易到是国内做得比较早的,大概是2011年开始的,到现在出现了这么多互联网商务租车软件,说明这是一个趋势,互联网会深入到每个行业。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行业被重构了,政府也应该适应这个潮流。政府需要先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再谈科学规范,让这个行业健康科学发展。对商务租车,不能一下掐死,应该鼓励发展。不过,鼓励不是说让这个行业野蛮生长,政府也需要在制定规定的时候,考虑不同的利益诉求。

  业内相关企业对发展前景仍然乐观,称“放水养鱼”和逐步规范应该是发展趋势。以打车软件为例,2013年5月,深圳市交通委曾叫停打车软件,“对已经安装手机召车软件的驾驶员必须责令卸载”。

  在今年的7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交通部运输司副司长李志强表示鼓励包括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在内的各类出租车电召服务方式协调发展,并加快实现信息共享。

  “移动互联网租车应发展加规范”

  ——专访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范永耀

  ⊙记者 庞瑞 朱文彬 陈硕 ○编辑 邱江

  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租车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化?其在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应该如何作为?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范永耀接受了上证报的专访,畅谈互联网租车的发展与规范。

  移动互联网重构传统行业是趋势

  上证报:日前,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发布《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严禁把私家车用于汽车租赁经营,对此您怎么看?


  范永耀:北京出的这个通知,其实是重申了之前的管理办法。私家车暂不谈,先谈谈约租车的问题。约租车行业,易到是国内做得比较早的。易到大概是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这么多的各种互联网约租车软件,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个趋势。互联网会深入到每个行业。按照德鲁克的观点,行业被重构了。原来我们讲,渠道为王。未来移动互联网对渠道的影响是什么?会不会取消渠道?所以,互联网不只是冲击了租车业,也冲击了别的行业,所以这是一个趋势。

  上证报:您的意思是,汽车租赁行业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这是新的趋势?

  范永耀:在租车这个行业里面,可以说移动互联网让距离消失了,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约车。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到了,会让传统的模式重构,流程也会重构,这是一次革命、一次创新,是阻挡不住的。所以,这个不光是我这么说,就我接触的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的人也这么认为。

  政府表态是为了平衡行业利益

  上证报:既然如此,为什么北京市交通委会出这个通知呢?

  范永耀:作为政府执行部门,需要执行法律。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改,就需要执行。但是,这不是说这个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是适合时代的。事实上,法律经常是滞后的。那么,我的理解是,临时发这么个通知,重申一下已有的法律,是为了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作为政府执行部门,目前只能这么做。

  上证报:可不可以理解为,新技术的应用,会对原有行业秩序造成冲击,所以政府也需要照顾到这部分的呼声?

  范永耀:这个新的行业兴起,对传统的行业秩序造成了冲击,有利益的调整,所以政府需要出面,可以理解为平衡一下吧。我相信有关部门,不会认识不到互联网趋势重构产业的这一点,中央也是在鼓励创新的。而互联网产业,对中国也是一次机会。

  上证报:那么,为什么政府选择在这个时候重申法律、发出通知?

  范永耀:重申,就是为了强调这个行为是违法的。具体的背景就是最近互联网租车行业发展太快了,不排除出租车等传统行业会有意见,政府需要顾及。可以认为政府这次表态是为了平衡不同利益诉求。

  互联网约租车行业应该发展加监管

  上证报:对这个互联网租车行业未来的政策趋势,您怎么看?

  范永耀:你应该看到,虽然政府目前重申了法律,但是也没有说就马上去查封这些互联网租车公司,这是什么意思呢?我说两句话,第一,这个是趋势,第二,这个趋势不可挡。现在的问题是,要合理规范。比如私家车,运营肯定是不合法的,属于野蛮生长的例子。但是,政府打黑车打了这么久,打下去没有呢?就在我家附近,可以看到黑车仍然很多。存在即合理,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行为并不合法。所以,我们需要把黑车管理起来,政府应该去研究如何科学监管。

  上证报:目前北京出租车大概有7万辆,从市场上还存在的黑车数量来看,是不是可以判断出租车是不够用的?

  范永耀:目前虽然没有正式的调研,但是有种说法是,北京的黑车可能有10万辆。抛开这个数据不谈,从我们的生活体验来讲,比如高峰期不好打车,五环外不好打车,出租车应该是不够用的。

  互联网约租车不是抢出租车行业的饭碗

  上证报:对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您怎么预计?

  范永耀:我认为,出租车迟早会衰退。美国、欧洲,都没有像中国的城市有这么多的出租车。当然,可能中国有个特殊情况——人多。所以,政府认为出租车行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但是你想想,要是约租车市场发展起来了,得到规范了,租车司机也可以去开约租车嘛,照样有工作,不会失业的。

  上证报:有人觉得互联网约租车好像是在抢出租车行业的饭吃,您怎么看?

  范永耀:人有不同的偏好,就像菜馆有不同的菜一样。比如,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坐出租车,希望获得更高一些的服务,比如希望来接的车好一些,能够按照自己指定的时间地点来接等等,不合理吗?我去外地出差,不想排队打车,就想有人开车来接我,乐意多付钱,怎么不行呢?我觉得这个要求是合理的。所以,其实这是两个市场,各有各的用户。易到发展到今天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挤了出租车多少活儿?可以说,这是个市场需求,是市场细分。应该去适应这个潮流。

  政府应该先调研再出台相关规范

  上证报:对于互联网租车这种新的行业带来的一系列新现象,目前有相关法律进行规范吗?

  范永耀:对于这种新的行业新的现象,目前没有相关法律,可以说是一个空白。但是,交通部最近有个新的规范文件。

  上证报:您说的是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吧?这份文件和这次北京的通知好像精神不太一样,比较鼓励手机软件召车。政府对这个行业的意见也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范永耀:北京有其特殊性,是首都,需要考虑社会稳定。毕竟北京有差不多10万出租车司机,他们要是有意见,政府能不理吗?所以,政府不是不鼓励,但需要考虑不同的利益。这两个文件,看起来表面上冲突,其实不冲突。

  上证报:您觉得新旧行业之间的利益调整,是应该以市场为主呢,还是以政府为主呢?

  范永耀:我觉得应该是以市场调整为主,靠市场竞争的自然调节为主。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制定基本的规则,执行法律。

  上证报:您觉得目前政府应该怎么入手,来制定行业的相关规范?

  范永耀:我觉得政府需要先调研,然后再谈科学规范、让这个行业健康科学发展。原来说到租车,就是出租车行业。现有了约租车,是一下掐死还是鼓励发展?我觉得是应该鼓励发展。当然,不是说这个行业应该野蛮生长——在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冲击了传统产业,传统行业有意见,政府也需要在制定规定的时候,考虑不同的利益诉求。

  黑车司机眼中的黑车管理

  ⊙记者 陈硕 朱文彬 庞瑞 ○编辑 邱江

  近期,花季少女遭黑车司机伤害甚至杀害的恶性案件频频见诸报端,在引起社会公愤的同时,也把“黑车治理”这一全国性的老大难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方面,黑车的存在因需求而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其安全隐患又让其“非法性”凸显。日前,记者走近北京黑车司机,探寻黑车真实面目。

  “打车难”滋生黑车

  记者在北京采访期间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想要招停一辆出租车真的很难,但坐上一辆黑车则不用费太多时间。

  “据估计,北京的黑车数量高达10万辆。”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范永耀说。目前,北京市的出租车数量约6.5万辆。据北京市“十二五”交通规划,出租车总量继续控制在6.66万辆以内。

  “除了火车站、郊区,市区的黑车数量最多。”记者在采访一位黑车司机时了解到,尽管监管部门对黑车的打击很严,但具体到执法方面,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光靠出租车、公交、地铁系统,北京早就乱了套了。”在北京大兴区驻点的黑车司机小袁告诉记者,而且,北京的出租车与黑车有一定默契。“乘客坐出租车到郊区,出租车大部分将乘客载到五环外的一个点,在那里有很多黑车在等着,再将乘客送到郊区。”出租车司机不想跑郊区,原因是回程很可能是空载,不划算。

  小袁认为,黑车有自身存在的“必要”,比如现在北京的人口多,外地车进京受限,买车摇号、开车限号,出租车数量不足,而且像大兴这样的郊区,出租车根本不愿意进出等等。此外,相对于摩的、电动车,黑车的安全性要高得多。所以,用滴滴、快的叫车的,大兴等郊区是没有出租车愿去的,黑车就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

  黑车司机多愿“洗白”

  小袁家在离北京1100公里外的河南南阳,三四年前,他放弃了每个月3000多块钱的装修工一职,专心开起了黑车。

  现在,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出车,晚上八九点回家,平均一天能接100多块钱的活,扣除油钱每个月也能挣3000多,跟当装修工的收入差不多,但是没有那么辛苦,自由的时间也多了一些。

  小袁的孩子、媳妇都在北京,每个月两三千块钱根本不够花。现在他们在大兴的农村租了一间简陋的平房,一个月200多的租金租。“出租车不让外地人开,要是让的话,我早就去开出租车了。”小袁有点无奈地说,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比他们要高得多,一般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五六千,高的有七八千。但是,在北京开出租车必须要有北京户口。

  “说真的,我也不想开黑车,谁也不想整天提心吊胆的。说不定哪天北京真下决心整治黑车,那时我们就赔不起了。”他说,要是被抓住的话,最起码要交一万多块钱,才能把车给捞出来。要是交通委能给他们发个牌照,只要每个月的“份子钱”不太苛刻,他愿意出人、出车,也愿意接受监管。

  用互联网约租平台管理黑车

  尽管黑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安全隐患。与正规营运车辆相比,“黑车”主要存在四大潜在危害:一是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二是车辆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三是乘客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四是乘客合法权益没有保障等。

  在“合理性”和“非法性”的矛盾面前,互联网约租车模式的推广,或是解决治理“黑车”顽疾的新思路。

  今年“两会”的媒体沟通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称自己是打“黑车”参会的,也抱怨起了北京的“打车难”。他在“两会”提案中建议,放开出租车数量管控,建立市场准入标准,允许符合标准的“黑车”司机加入出租车运营,让出租车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渐优胜劣汰。

  而业内人士呼吁,除此之外,允许符合标准的“黑车”司机加入“约租车”运营,将黑车和黑司机在合法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备案,并用互联网约租车平台进行统筹管理,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该人士建议,效仿美国纽约出租车和约租车服务并行的模式,通过备案的“黑车”约租车作为补充,让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消除黑车市场监管空白。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