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务:供水由“温饱”迈向“小康”

评论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责任编辑:天下  2014-01-02 08:43:10

东江水务:供水由“温饱”迈向“小康”

 

  ■位于第六水厂的国家水专项东莞中试研究基地设备先进东江水务供图

  讯 作为全市唯一的大型国有供水企业,经历近12年的高速发展,东江水务已成为全市最具实力的水务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约39亿元,员工1278人,5家水厂、3间子公司和1个省级水质监测站,供水范围遍及23个镇(街),供水能力达303万立方米/日,出厂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一直以来,东江水务以保证安全优质供水、让广大市民得到实惠作为第一任务,积极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工作。目前,东江水务正在克服供水成本压力大、业务单一等诸多桎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开启多元化发展战略成为下一步重点。

  瞄准“安全优质供水”

  东江水务主营业务是供水,包括从水源取水、自来水净化到管网输送的完整供水业务产业链。

  东江水务总经理黎泽钧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全市供水形势严峻,很多镇街水量供不应求。以2005年为例,长安镇政府每日缺水量达到8万~10万立方米,该镇一周内两度写紧急报告请示市政府,请求迅速增加日供水量至41万立方米。

  为缓解严重缺水局面,东江水务通过铺管线、建水厂、提水质多项举措,初步建成了环状供水管网,供水能力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其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安全优质供水,让市民饮上“放心水”。

  黎泽钧说,目前东江水务出厂水质达标率是100%,但由于大市区的供水管网已有40多年历史,超过15年的镀锌管道老化,锈蚀严重,黄水、锈水和水压低等现象频频出现。

  自2009年起,东江水务开始推进旧管网改造,至今已投资人民币约1.2亿元,完成对大市区范围内老化较严重的43个片区、逾580千米供水管网改造。

  以往供水行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地方水企缺乏资金改造管网,形成“管网陈旧——漏损率大——市民投诉多——企业效益差——企业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

  黎泽钧表示,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不矛盾,当企业做好社会效益时,短期内可能会影响企业效益,但长远来说对企业效益是很有帮助。比如,大市区管网更新改造后,市民对水质状况的满意度显著提升,黄水和水压低等现象得到有效解决。水质、水压实现零投诉,供水回收率从38%降到19.18%,抢修率明显下降。“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做到相辅相成。”

  供水成本压力较大

  由于供水行业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多,东江水务面临着较大的供水成本压力。

  据悉,东江水务是在第三、第四和第五水厂基础上,承接原有的资产与债务组建成立。在市政府没有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公司依靠负债经营到现有的规模,承担着23个镇(街)供水的重任。

  供水业务关系民生,东江水务从成立开始就执行均价为0.98元/立方米的自来水供水价格,近十年没有调整过。而近期提价后的1.25元的水价,也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低价保本运行。

  黎泽钧介绍,公司成立初期,由于供水需求快速增长,厂网设施大规模建设的高额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而在解决了水量的瓶颈后,公司在水质改善和服务提升方面同样耗资巨大。如投资超10亿元建成了我市第一家、全省第四家深度处理工艺的优质水水厂。高投入带来了企业的高负债运营,公司每年偿还银行贷款的财务费用约1.5亿元。

  目前,东江水务还承担着建设“全市供水一张网”的重要任务,需要对全市的供水企业进行整合,其中收购村镇级的水厂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耗资巨大。为此,东江水务将考虑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理顺股权架构,以此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促使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盈利能力。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