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残缺的爱”服务对象已超4000余名

公益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11-30 11:04:24

  “不残缺的爱”服务对象已超4000余名
 
  悲情母亲韩群凤因不堪压力,溺毙了两个脑瘫儿子,曾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残疾人家属这个群体也因此被更多公众所关注。近日,由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不残缺的爱”———关爱残疾人家属项目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记者获悉,该项目致力于帮助残疾人家属走出困境,实施至今已有近5年,目前已在9个镇(街)开展,服务对象共达4000余名。
 
  2011年,东莞启动了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不残缺的爱”———关爱残疾人家属项目入选,共获得市财政30万元资助,并于2012年正式开始实施。
 
  该项目曾在莞城和南城残疾人家属群体中发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照料残疾人12年以上的家属占80%,他们中82%精神压力大,56%承受社会异样眼光与社会压力,50%身心疲倦,44%资金缺乏、难以支持康复费用,22%情感压抑。
 
  “这个群体首先面临的就是照料压力。”该项目负责社工李开介绍称,这些人群中,有的甚至已经照料家中残疾人长达五十六年时间;还有的家属自己本身就是残疾人,还要再照顾家中其他残疾人。
 
  李开表示,此外,这个群体由于长期面对残疾人,心力交瘁,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而这些压力来源包括:缺乏康复知识,得不到社会持续的支持,跟社会基本脱节;此外,还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有些人可能支撑不下去,会出现自杀的念头。”
 
  该项目刚启动时,服务对象仅面临莞城残疾人家属,共有1000余人。服务内容包括:社工先通过爱心探访,了解他们的需求,再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家属说吧”、“家属学堂”、“社区互助”、“生活工作坊”等不同的服务板块。
 
  其中,“家属说吧”是将家属集中在一个场所,为他们搭建一个宣泄的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地交流;大家相互尊重,且为别人保密,形成一个互助的环境。“家属学堂”则是让社区医生、康复师教授康复知识和照料技巧。“社区互助”是让家属与家属、家属与残疾人、家属与社区居民形成互助,比如让他们互相探访,家属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居民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募捐等等。
 
  跟其它很多公益创投项目相比,“不残缺的爱”项目算是“生命力”较强了。在首届公益创投资助之后,该项目又获得了继续资助,资助金额为29 .5万元;此外,还获得了2015年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1 5万元;获得民政部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资助金额达45万元。
 
  正是由于持续获得各类资助,该项目自从启动之日起基本没有间断。去年,该项目还依托“普惠”所驻点的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站,将服务范围从莞城扩至全市9个镇(街)残疾人家属,包括望牛墩、麻涌、石排等等;服务对象也从此前的1000余人增至4000余人。李开透露,中央财政的支持将于11月30日结束,12月接受评估。
 
  “我们正在寻找基金会支持,希望继续将这个项目运作下去。”
 
  40余岁的蓉姐是莞城人,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四五年前,其父亲不幸因中风偏瘫,照顾的重担便落在了蓉姐身上。蓉姐还是一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该项目社工刚接触蓉姐时,她又刚失业不久,情绪悲观,看不到任何希望。心灰意冷之下,蓉姐告诉社工:“为什么我还要坚持?我要不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社工及时为蓉姐送去关怀服务、提供情绪疏导。项目的每项服务,蓉姐都会去参加,也逐渐走出了心理阴霾。
 
  “虽然社工在物质上给不了我什么太多帮助,但每天都能接到社工的电话,我知道还有人在关心我,所以我要努力坚持下去。”蓉姐感慨地说。日子逐渐拨云见日,后来蓉姐还成为社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专门为残疾人服务。“我现在是项目的一个服务对象,也是一名残疾人工作人员,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和正能量传给更多的残疾人。”由于该项目的服务效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项目社工有时会遭到残疾人家属的冷眼和不解,认为社工不能为他们解决很多眼前的实际问题,这也导致社工偶尔会在心底摇摆。这时,蓉姐会反过来鼓励社工:“其实社工的服务很有价值,效果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你们也一定要坚持下去。”(记者 田玲玲)(来源:南方都市报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