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陆丰冰毒村:握手楼林立 街巷如迷宫

跟踪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1-27 08:57:12

博社村多年涉毒,仍能邻里相安,答案也许就隐藏在这浓厚的宗族文化里。

博社村多年涉毒,仍能邻里相安,答案也许就隐藏在这浓厚的宗族文化里。

博社村的禁毒标语。

博社村的禁毒标语。

博社村附近废弃的车辆,被怀疑曾用来运毒。

博社村附近废弃的车辆,被怀疑曾用来运毒。

由于制毒耗费大量电力,村里经常断电,家家户户必备发电机。

由于制毒耗费大量电力,村里经常断电,家家户户必备发电机。

本报记者曹刚文张龙摄

去年12月29日的“雷霆扫毒”行动,让广东省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一夜成名,“最大冰毒村”突然闯入人们视野。

在行政区划上,这里隶属于汕尾市;在距离上,则靠经济特区汕头更近;而在交通上,从一线城市深圳过去最方便,去年底刚开通的厦深高铁,在陆丰设有车站。

出发前,从媒体同行和汕头朋友处得到零散信息,都指向“危险”。比如村里民风彪悍,盗抢猖獗,随身千万别带贵重物品;制毒贩毒泛滥,全村两成以上家庭涉毒,还私藏枪械;村民无法交流,只要看到陌生面孔,或是说普通话的人,便会目露凶光,甚至拳脚相加……

走进博社村后,我却发现,远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村民们会热情地奉上一杯清茶,汤色清澈浅黄,透着清香,是当地人最爱的铁观音,茶具是“木质茶盘+中茶碗+小瓷杯”的标配。一口一杯,喝完即斟,主人的待客之道,蕴在茶中。

这片滋生了众多罪恶的土壤,并非都是“黑色”。

“溜冰”后遗症

走在村里,我们两个外地人的回头率很高。找村民聊天,人人面带微笑,交流并无障碍。也有人投来异样目光——他们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穷乡村,偶尔看到陌生人,难免心生奇怪,未必代表排斥和敌意。

禁毒宣传语,是村里最显眼的元素。从进村必经之路到村内许多角落,都有横幅或标语。许多民房的外墙上,还贴着《陆丰市公安局关于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扫毒行动已过去多日,博社村仍随处可见民警巡逻的身影。

《通告》发布于今年1月1日,要求涉案人员“2月15日前投案自首,主动上交毒品、毒资、制毒原材料或工具的,依法从宽处理。”公布了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检举揭发。

村屋密度很高,“握手楼”林立,街巷如迷宫。紧凑而凌乱的建筑格局里,点缀着一些豪华小楼,雕花窗台、欧式罗马柱、防盗门、车库、庭院一应俱全。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村路两旁常能见到成堆垃圾,恶臭难当,多处河道淤积,污水如墨。这些乱象,是多年制毒的后遗症。

关于垃圾,陆丰出租车司机贾国强印象深刻。他前年载客入村,发现有人故意设路障,把大量垃圾堆在路上。“等到执法人员开车进村,毒贩早就跑远了。”贾国强对当地一些村镇涉毒早有耳闻,还懂几句行话,如吸食冰毒,叫“溜冰”。“有一次,一个买家从外地来拿货,我载他回酒店,跟进去拿钱。透过门缝,看到几个人正在房间里‘溜冰’。他还问我尝不尝,我哪敢,拿了钱就跑。”

视线穿过成堆垃圾,聚焦在远处一片工地,那是村里最大的祠堂“源远堂”。堂如其名,在博社村数十个蔡氏祠堂中,历史最悠久,多达七八百年,供奉着全村的老祖宗。村内男丁几乎全姓蔡,“我们学校约700个学生,只有8个人不姓蔡。”村里的小学校长蔡晓升说。

工人们正在为翻新祠堂而埋头忙碌,完全无视村内脏乱的环境。震惊全国的扫毒行动,并没有打乱工地上的节奏。

距祠堂不远处,一棵不知名的古树伸出硕大树冠,枝繁叶茂,树干粗壮,需几人合抱。树前有香火、烛台和贡品,附近村民常来添香祭祖。这棵古老植物,饱经沧桑,和祠堂一样,都是宗族文化的重要承载物。村里还有多处墓穴模样的石碑,并非亲人安息之地,而是刻着先祖名号。

一人何成“家”

“无毒邻里相安,有毒家破人亡”的标语,出现频率颇高。可此前多年涉毒,村内为何无人检举揭发,仍能“邻里相安”?答案也许就藏在古树、石碑和祠堂里。

穿过一扇拱门,走入数十个蔡氏祠堂之一的“孝友堂”。拱门上刻有“碧翠园”,下面贴着红纸黑字,用毛笔书写的“桂馥兰芳”。文化气息遍布全村,“澜澄楼”“文登居”“长兴居”……村里自建的新楼旧屋,几乎每栋都有雅号,刻入牌匾,高挂门楣。

“孝友堂”院内,3名老人围坐方桌打牌。最年长者已九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只是打牌速度极慢,沉思良久,才颤颤巍巍地抽出一张。桌旁有三五村民围观, 无人着急催促,插嘴点评,看客和玩家皆轻声细语。四周还有十多人,或闲坐台阶,望着院子发呆,或背倚院墙,叼着烟嘴闲聊,气氛轻松而闲适。

纸牌名为“四色牌”,源于古老的中国象棋。规则严格多变,玩家讲究举止文雅,牌局鲜有争执,被视为比较高尚的娱乐活动,因此又称“君子牌”。

蔡晓升说,这里相当于农村敬老院,许多中老年人每天必到之处,不可或缺的休闲之地和精神家园。

一块投影幕布立在院子里,对着祠堂厅门。在那块破了几个洞的布上,露天电影不定期上演,有激烈的抗日戏,有老旧的武侠片,却没有观众。这是一些村民来祠堂祭祖时,专门出钱放给老祖宗看的。

唯一看客,是73岁的蔡乃佛。老人讲一口潮汕话,听不懂普通话。交流如鸡同鸭讲,并不妨碍他对外乡人表示友好。一见到我们,他就乐,皱纹聚拢在脸上。

自从4年前重修孝友堂后,蔡乃佛就蜗居在堂内一隅,尽心尽力当看门人,以祠堂为家。60岁的村民蔡文标纠正说:“这哪里算家,他没有亲人,独自生活,一个人怎么成‘家’?”

孝友堂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2010年冬修缮一新。《重修孝友堂记》挂在堂内,洋洋洒洒数百字,详细记录了重建始末,其中有一句:“惟愿裔孙崇孝悌,莫将身世负先祖”。

修建资金全由附近村民自掏腰包凑份子,多则39.8万元,少则200元,上百名捐款者的大名全都刻碑留念。

对“家”,村里人有着特别浓烈的情感。不管离家多远,每年从腊月十五开始,必然会陆续归乡,拜祭祖先,合家团圆。

从娃娃抓起

一路打听新村委会地址,有村民说在小学旁边。走进校园,果然没错。所谓校园,其实只有3栋旧楼,外加大片泥地。没有校门,也没有操场。

如此简陋的硬件配置,在甲西镇却已算数一数二,从校名就能看出——甲西镇中心小学。中心校一般都是全镇最好的小学,在规模上,这里也是镇上最大的,约有700名学生。

校长蔡晓升介绍,四五年前,学校最多时拥有上千名学生。生源近年来持续萎缩,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村民靠非法手段暴富后,在外地买房,把孩子转走了。

两大幅宣传画在校园醒目处并肩而立,形成强烈反差。一块写着“文明守纪,勤学向上”,配有两个小学生微笑敬队礼的画面;另一块则标有“依法禁毒,构建和谐”,搭配的画面是三名军人敬军礼,神情严肃。

主教学楼共3层,2楼和3楼都挂着长条横幅,上书“开展禁毒斗争,消除毒品祸害”“全党动手,全民动员,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斗争”。

每一间教室大门旁的外墙上,也贴着小幅红色标语,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手拉手拒绝毒品,心连心造福社会”“贩毒无论数量多少,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蔡晓升说,“雷霆扫毒”行动结束第2天是周一,学生正常上课,教学秩序未受影响。学校组织了签名活动,全体师生都在禁毒标语上签字表决心;大家还举着宣传旗帜,在村内列队巡游。

“老师们经常在德育课上讲禁毒知识,还多次请专家为学生开讲座。宣传禁毒,从娃娃抓起。”蔡晓升补充说,“这次扫毒行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教育学生。以前有少数孩子家里暴富后,在同学面前炫耀,声称赚钱很容易,读书没用。现在,许多同学认识到‘歪门邪道终不长久’,会更安心学习,多练真本事。”

采访那天正值期末考试,午休时间,孩子们在教学楼前污水横流的泥地上,撒着欢儿地追逐嬉闹。蔡晓升站在校务处门前,招呼大家注意安全。

在他的身后,可能是全国功能最多的校务处———集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后勤处、教师办公室于一身。全校30多个老师,挤在这一间办公室里。几张小办公桌拼成两张大桌,不够用,一些老师只能在家里备课、批改作业。他们都是“跨界高手”,教语文的也教数学,教英语的兼顾体育,许多人同时开两三门课。

有两成村民涉毒?

“雷霆扫毒”行动结束后的第3天,即今年1月1日,陆丰市迅速给博社村搭起了新的领导班子:陆丰市人社局主任科员蔡水宝、金厢镇党委副书记蔡伟宋临危受命,回家乡主持工作,分别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

甲西镇中心小学3座教学楼中相对较新的一座,暂时借给了新建的村委会。新年伊始,好几支装修队同时进驻,室外地面硬化、外墙粉刷,室内铺地砖、装铝合金门窗,多项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春节前将全部完工。

在村委会2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坐着一名村干部和几名留守民警。博社村两位新的当家人婉拒专访,称“下阶段工作重点都会上报,与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

有资金为何先投给村委会,而不先改善学校设施?疑问得到了蔡晓升的解答:“村委会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向小学求助。这栋楼本来就打算翻新,计划今年开设幼儿园分部,项目刚刚获批。”他说,焕然一新的小楼,是按照幼儿园的标准装修的。“村委会急需,先借给他们用,没多久就要还给孩子们。”

蔡晓升证实,村委会此前确实连办公场所也没有。“村支书家里很大,直接就在家办公。”他口中的原村支书蔡东家,和多名村干部一起,在这次扫毒行动中因涉毒落马,同时落网的还有派出所所长和多名民警等“保护伞”。

此前盛传一种说法,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从事制毒贩毒活动,在采访中并未得到证实。多名受访村民和公安人员都认为,比例有点虚高。

广东省公安厅官方数据显示,去年12月29日的扫毒行动一举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嫌疑人182名,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

一名留守干警透露,182人不全是毒犯,现场抓获的少数人,后经调查,并无制毒贩毒行为,已经释放。即便他们都是毒贩,与全村约1.4万的总人口相比,只占1.3%。另外,被抓嫌犯来自陆丰多个村镇,并不都是博社村的。

事实上,村里超过一半的人口在外打工,所谓两成家庭涉毒,有夸张博眼球之嫌。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