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座山,惠泽山里人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4-11 14:58:2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三年来嵩山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真实写照。昔日的嵩山,只停留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户外驴友的脚下,摄影者们的镜头里。青山绿水的原生态画卷掩饰不了大山的贫瘠和落寞。自2014年初,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成立起,仅3年时间,这里的乡村道路贯穿全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外来游客络绎不绝,特色产品畅销全国,社区服务一应俱全,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一时间,嵩山生态旅游区的华丽蝶变,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这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他们用前瞻的眼光,去品读这座山,发掘山的内涵,让山的价值惠泽山里的人们。

  门票钱免费,旅游拼服务

  反其道而行之,聚人气拓新路

  嵩山生态旅游区成立之初,领导班子感到了肩上沉重的责任。彼时,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能极低,农村经济发展甚至一度处于停滞阶段。山里人固守着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却没有过上好日子。

  撬动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支点;读懂这座山,需要长远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嵩山生态旅游区首先选择了从嵩山景区上做文章。近几年正值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各景区门票价格屡创新高。在做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后,这个区反其道而行之,毅然决定嵩山景区免收门票,打造了山东省首家无门票景区。决定一出台,这种“冒行业之不韪”的做法让兄弟景区一片哗然,群众也难以理解,这等于是自断“财源”。

  免收门票只是开始。这个区在旅游发展思路上,改变了单一的景点旅游模式,用全景化打造、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模式,在嵩山寺核心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挖掘出了嵩山各条沟溜、各个村落的特色,提出了“一溜一特色、一村一品”的思路。北黄谷传统村落、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村、龙虎山居——常家溜村等村落的同步发展,让嵩山驶向了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

  思路的转变,迎来了游客的大量涌入。人气一天天聚拢的同时,不能让道路成为阻碍。辖区11个社区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暖水河全村整体搬迁,270户群众住上了靠山临水的楼房;暖淹路的升级改造让沿线4000多名群众和游客感受到了便利。外地游客来到嵩山,可以开车穿越辖区的每一个村落,连山东海拔最高的村淹子岭村也可直达。游客们绕环山路驶达淹子岭顶的房车露营基地后,可顺道驾车一览30公里的环山“天路”。对自驾游爱好者来说,嵩山景区的环山路极富挑战乐趣。走到这条“天路”的尽头,千年古刹白芽寺便是游客的落脚地。

  发展乡村旅游,不止让外来人看,还要让游客们愿意留下来,深入地体味嵩山的民俗风情。这个区发展农家乐特色村8个,发展农家乐39家,住宿床位达到400张,实现了景区农家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来这里的游客,可以静下来,坐在农家乐的院子里,喝着甘醇的山泉水,品味特色农家饭,感受淳朴的民风,用省下的门票钱,真正追寻到农家生活的乐趣之源。这个区在依靠农家乐提升村民收益的同时,相关旅游消费也逐步带动起来。免收门票,为嵩山生态旅游区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旅游唤醒了沉寂的山村,热闹的节日气氛接连不断。杏花节、桃花节、全羊文化节、农产品展销节以及各类瓜果采摘节等亮点突出,精彩纷呈。环境搞好了,服务拼上了,许多社会活动都慕名选在嵩山生态旅游区举办。2016年,齐鲁乡村一年一度的乡村旅游盛会——第三届山东省乡村旅游节也选在了嵩山举办。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擦亮了嵩山的旅游品牌,将旅游文化推向了高潮。

  拼的是服务,赢的是人气,吸引的是投资者的青睐。总投资76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动工。总投资1.2亿元的淹子岭高山房车露营基地和揽月岛旅游度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1亿元的龙潭湖露营公园接待中心、餐厅、帐篷、房车营位已具雏形。环湖徒步、环湖骑行等环湖养生运动项目;水上高尔夫、画舫等水上休闲项目;登山、攀岩、速降等山地探险运动项目;直升机游览、低空热气球、户外高空拓展、户外壁球等冒险运动项目;儿童快乐大本营、运动型碰碰车等儿童娱乐项目正逐步开展。

  这个区把门票的“财源”让给游客,用全力的服务拼向旅游建设。卓有成效的旅游措施,为这座山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风情小镇的魅力无限放大。嵩山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和提升。
一村一社区,三位一体化

  让服务零距离,让幸福在眼前

  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农民的事千头万绪,但农民是纯朴善良的,农民的要求并不高。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农村工作的难题有时便迎刃而解了。嵩山生态旅游区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立足于服务基层群众,巩固基层基础,提出了“到农村一线,在群众身边”的工作理念,采取了“一村一社区”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行“2+1”(延伸公共服务,整合社会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当前,各地大力开展社区建设,多数是在若干中心村建立一个社区,开展社区集约化服务。而嵩山生态旅游区则采取了切合实际的“一村一社区”的管理模式。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辖区山高、沟多、嵧深,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有的村离管委会驻地三四十里,群众为办一件小事,有时需往返数次,甚至跑“冤枉路”,生产生活极大不便,也给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要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探索建立一种新型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桥梁”,更好地解决基层组织管理薄弱、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这个区所辖的11个中心村,每个中心村都建立了一个社区。真正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办事的“一村一社区”管理模式应时而生。

  朱家坡社区是嵩山生态旅游区于2014年4月设立的第一个社区。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院内,有放心粮油超市、乡邻小站现代网络农业优选店、金丰农资朱家坡店、电子阅览室以及临朐永康果蔬专业合作社等,这个服务中心服务3个村784户2770人,从工商营业执照、宅基地使用证等代办,到计划生育证明、计生服务手册及生育证办理,以及水电费、电话费等费用代交,各村群众在这里几乎能办理所有与生活相关的事项。今年3月10日,正值周末,村民高升民前来复印一张家谱的封面。这样简单的小事,不用2分钟便能解决。但在社区成立之前,为这一张纸,村民可能要跑十几里路。“村民的事都是‘小事’,但‘小事’做好了,汇集起来便是社区服务的大事。”朱家坡社区党组书记高升礼由衷地说。

  传统的山村打上网络的快车,群众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进入2016年,嵩山生态旅游区积极适应“互联网+”新常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业务全面有效推开,11个社区全部开通“齐鲁嵩山社区通”,并与山东乡邻小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全部建成“乡邻小站”电商平台,并在全县率先引进开发“掌上社区”,设置了社区服务、现场执法、三务公开、日常工作四大主功能区,社区服务模式完成了从传统方式到“智慧社区”再到“掌上社区”的“三级跳”。在嵩山社区农产品网络优先店里,当地特色农产品一应俱全,这个店先后与山东乡邻小站、源家网、亿番良品三家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成立半年时间,我们这个店网络销售额就达到了20多万,网络平台省去了中间环节,当天订货,甚至第二天就到客户手里,合作社的农产品不愁卖不出去。”谈到电子商务,该店店长王云平对这网络销售充满了信心。

  二维码扫一扫,让数据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个区将手机、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架设了“互联网+手机+社区服务”一体化服务渠道。嵩山生态旅游区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和各村中心大街的墙上均张贴有大量二维码,群众只要扫描二维码安装“社区通”APP客户端,在手机上就能及时了解社区工作、市场需求等动态信息,反映各类诉求与意见建议,实现了社区干部与群众、群众与客户线上线下互动。西井社区西井村中间有一条大沟,把村庄分成南、北两部分,村北有蓄水池,村南没有,而村中间的大沟又阻断了村北蓄水池流往村南,村南群众吃水比较困难。去年7月12日,西井村村民刘玉福通过“社区通”APP反映了这一情况及自己的诉求,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社区通”管理后台马上有了反馈,指派西井社区干部前去现场勘察和沟通处理,圆满解决了问题。“没想到社区干部处理事情这么快,更没想到‘社区通’这么方便好用。”刘玉福满意地说。

  截至目前,嵩山生态旅游区11个社区共为群众累计办理服务事项2万多件次,代收代交水费、电费、话费400多万元,销售农药、化肥900多万元,代办储蓄存款700多万元,帮助群众销售蜜桃、山楂、佛手瓜等农副产品2000多万公斤。一村一社区,三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让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村民收入快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高升。

  品读一座山,懂山里人需求,用这座山焕发出的活力,回馈给山里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嵩山生态旅游区的一系列旅游开发、社区建设举措,让这个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的嵩山生态旅游区,在乡村旅游飞速发展的道路上,原生态的青山绿水更加迷人,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山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心怀对未来的憧憬,迎接着更美好的明天。

  嵩山生态旅游区名片

  山东省首家无门票景区

  山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山东省传统村落

  山东省海拔最高露营地

  齐鲁最美田园、最佳观星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