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探索“东莞经验”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8-25 08:20:49

  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探索“东莞经验”
 
  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五年有余,其成功经验也被国内众多城市学习。今年,东莞因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而受到国务院表彰。
 
  五年来摸着石头,东莞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长河中,走出了一条有全国样本意义的道路。如今,东莞作为全省开设企业便利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正继续探索市场监管的“东莞经验”。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东莞将全方位构建企业自律、政府多方协同监管、社会共治的科学市场监管体系。
 
  企业登记注册速度是一个地方行政效率的晴雨表。在美国,数天即可办理完毕,台湾是3天,香港只要2天。
 
  而在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前,在东莞开办企业,申请者需要为备齐材料而跑几趟工商局,每次少不了要排队。交完材料,还得等候大约1个月才能拿到营业执照。
 
  为了在全国改革中创造最好的制度红利,东莞在商事登记制度的行政审批改革上痛下决心。
 
  2012年起,东莞在全国率先试点商改。当年4月初,东莞被广东省确定为首批企业注册审批改革试点城市。东莞借鉴香港商事登记制度,推出《东莞市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试点改革方案》,按照“宽进严管”的核心思路,出台了最大限度压缩前置审批事项、精简后置审批项目、推行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年检等10项措施,为市场主体更快诞生创造条件。
 
  同年5月中旬,东莞大朗组团赴港考察,“取经”回来后启动了第二轮改革,试点名称变更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取消了企业登记注册所有前置审批许可事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实收资本备案制,实现“零首付”开公司……彻底打开市场准入之门。
 
  东莞通过“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等开创性改革,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商事制度改革中,东莞有多项改革是全国首创,一是全国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改革,二是全国首创“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登记管理改革,三是率先推行“互联网审批中心”工商登记新模式,四是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有专家解读,将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对分离,使得登记职责与监管职责分离开来,一般经营项目完全放开,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商事主体经营项目的“灵活转身”空间。而商事主体资格登记与住所(经营场所)审批相对分离,将大大提高经商的灵活度,最大程度地交给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
 
  2012年12月以来,东莞先后出台四批审改目录,取消审批事项314项,转移审批事项65项,下放基层管理审批事项188项。
 
  2014年,得益于东莞商事制度的注册资本认缴改革,还在广东科技学院就读的林哲浩和7名同学以“零资本”注册了电子商务公司,为网店提供托管服务。集群注册、注册资本认缴等改革的红利释放,使得很多像林哲浩这样的“90后”的创业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暨南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王贤彬认为,东莞商事制度改革达到了简政放权、明确责权的目的,改变了以往一些部门存在的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的问题,有效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建立起市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而让东莞的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是“互联网+”思维的导入。
 
  2014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莞成为全省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试点市,东莞承担起为全省全程电子化改革探路并提供实践样本的重任。在“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的基础上,2015年8月,东莞推行住所信息申报制,申请人无需提交房屋产权证明,在制度上为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系统开发测试和前期准备,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于2015年底正式启动。通过搭建网上登记服务平台,申请人依托数字证书或银行证书在网上进行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全程网上填写电子表单,由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电子表格、文书,无需扫描上传纸质文件,实现全流程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而从2016年10月1日起,东莞与全省同步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等“五证”只需一次申请即可。
 
  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的推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逐步使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窗口向虚拟网上大厅转移。
 
  东莞市工商部门融入“互联网+”理念,以内资有限公司为试点,开展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并在全国设立首个现代化网上审批中心,形成了“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的工商登记模式。至今已办理网上登记业务45.75万宗,占全市同期同类型业务的89.53%,累计为群众减少往返窗口105万人次。
 
  经过近半年的准备,今年8月东莞市工商局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启动个体户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个体经营者利用个人网银证书,通过网上全程办理个体工商户名称自主申报、开业、变更及注销等工商登记业务,即可享受“坐在家中,执照送上门”的便捷服务。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激活市场活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今年1至7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1.37万户,同比增长28.8%。其中,新增企业5.7万户,同比增长31.11%。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了90万户大关,达到91.91万户,位居全省地级市之首。去年12月发布的《2016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东莞市位居全省第二,地级市第一。
 
  商改为创业就业打开方便之门后,也为后续监管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东莞市工商局方面经研究后认为,改革后东莞市场主体大幅增长,部门监管力量与监管体量不匹配;监管理念、内容、手段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没有构成科学体系,特别是面对日益复杂的新业态、新产业,尚未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系统性强,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借鉴。今年3月以来,东莞市市场监管办选择了工作基础较好的厚街、道滘、大朗、横沥四个镇先行试点,摸索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先行经验。
 
  在东莞厚街镇的木业市场东方兴业城,综管员田四财走到一家商铺门口,拿出智能手机扫了一下店铺门前的二维码,他就可以按照后台下发的监管任务,来对商铺进行巡查,并将数据实时传回后台。
 
  据了解,厚街全镇划分为23个社区网格及1个园区网格,涵括了126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格配备2-4名专职网格员,搭建了一支486人的社区综管员队伍,并分步将四项工作整合纳入社区网格,由综管员负责网格内包括商改后续监管、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新莞人服务管理、清理无证照经营等入格事项的具体实施。
 
  今年3月,东莞市市场监管办选择了工作基础较好的厚街、道滘、大朗、横沥四个镇先行试点,摸索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先行经验。而厚街,是目前推进该项工作较快的试点。
 
  市工商局厚街分局局长尹柱坚说,该镇坚持“多方资源整合、推动协作协同”的理念,推进持续强化商改后续监管、探索专业市场共治网格建设、创新重点行业(娱乐场所)“互联网+”监管、建立新型“清无”长效机制等四项试点任务。
 
  依托“智网工程”,厚街将商改后续监管及督促年报、亮照等简单的市场监管职能纳入社区综管队伍工作范围,按照“凡是社区能解决的由社区处置,凡是社区无法解决的由部门介入”的原则,形成了“信息采集—日常巡检—信息反馈—隐患先行处置—问题线索移交”的工作流程,突出建档排查、引导办照、问题分类处置三方面工作,探索建立新型“清无”工作机制。
 
  在进行了多个月的试点之后,东莞市工商部门和相关镇街积累了经验,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工作就从试点铺开至全市。
 
  在22日的会议上,东莞市常务副市长白涛对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东莞市市场监管办对《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配套工作方案进行政策解读,道滘、厚街、大朗和横沥镇政府介绍了试点工作经验,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作重要讲话。
 
  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六个配套方案,标志着东莞市基本完成了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制度设计,形成以“1+6”为核心的科学市场监管政策体系。《实施意见》涵盖五大部分28项工作措施。
 
  市工商局局长陈锡稳说,将用好东莞2017年被优先选择为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社会共治、风险分类监管、大数据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试点地区的政策红利,在对已有经验做法进行固化提升、深化商改便利化登记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后端严管的制度体系,实现前端与后端的无缝对接,不断扩大改革成果,力争再创新一轮改革红利。
 
  对于东莞商改后续改革采用多元共治的理念,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认为,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引入社会支持,包括民间机构、商会,能有力提高效率,促进政府社会共同治理。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建立数据库,借助社会力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相应数据库,促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林江说。
 
  他认为,引入的社会资源可用于监管和预测上,在企业组织未发生违法违规之前,可以有个预防警报机制,给予及时提醒,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整改,提高监管效率。
 
  林江认为,下一步东莞应考虑如何保证市场主体的质量、如何实现有效监管。
 
  ■数说
 
  东莞市工商部门至今已办理网上登记业务45.75万宗,占全市同期同类型业务的89.53%,累计为群众减少往返窗口105万人次。
 
  今年1至7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1.37万户,同比增长28.8%。其中,新增企业5.7万户,同比增长31.11%。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了90万户大关,达到91.91万户,位居全省地级市之首。
 
  去年12月发布的《2016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显示,东莞市位居全省第二,地级市第一。
 
  东莞构建科学市场监管政策体系
 
  01 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
 
  将更多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继续创新“一网通办”登记模式,实现涉税信息网上办结、印章刻章和银行开户只跑一次,打造“自主填报、一网采集、信息共享”的“多证合一”登记新样板。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力争再推出一批真正可以足不出户网上办理的事项。
 
  02 完善企业信用监管机制
 
  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信息公示为手段、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加强市企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梳理、完善“两张清单”,将各类涉企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记于企业名下,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
 
  强化对失信违法主体的信用约束,建立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03 构建网格化市场监管体系
 
  把市场主体登记地址信息核查、开业经营情况核查、许可办理情况核查、无证照经营线索巡查以及督促年报、亮照经营等后续监管事项纳入“智网工程”入格事项。
 
  网格员依托“智网工程”手机APP作业系统开展实地核查、采集数据和上报线索。
 
  04 探索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
 
  顺应现代治理趋势,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管,提升共治力量的主动性和共治能力。探索网格内共治管理,以社区网格内的专业市场、集贸市场为试点,探索部门指导、社区监督、物业自治的管理模式。
 
  加强政社协同,从强化行业协会诚信自律建设、发挥异地商会的自律管理作用、推动“小个专”党建融入市场监管、培育企业家公共精神等四个方面,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市场治理主体。(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