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9-08 10:33:20
  东莞全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东莞全面推进城市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程度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东莞正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城市环境、体制机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跃升,实现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转换。
 
  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说:“‘十三五’时期,东莞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东莞慧教育’取得初步成效,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必须要化解主要矛盾,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民办教育质量提升三个领域取得重点突破。”
 
  进入到“十三五”东莞教育改革的第二个年头,东莞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措施可谓全面铺开。在以往教育资源整合性改革的成功经验上,此次改革的切入点更加注重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着手。
 
  面对“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目标任务,东莞教育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全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多元的公共教育服务。
 
  所谓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将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到围绕教育领域的“供给什么”和“怎样供给”的问题上。具体到东莞而言,即围绕其转型发展中公共服务的痛点,以扩大教育有效供给、改善教育供给质量、优化教育供给结构、创新教育供给机制为突破口,努力提供多样化、高质量、可选择的教育资源。
 
  可以说,以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是城市转型发展的一面镜子。早有经济学专家将城市学生入学人数作为衡量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东莞学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6年,在东莞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数量从70.3万人增长至110.5万人,6年间增长了40.2万人,年均增长6.7万人,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随迁子女数量的持续快速增加,充分体现了东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就业创业空间上释放出巨大活力。同时,这一庞大的增长极,也对东莞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以教育需求为主轴的东莞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开。首要的任务便是要扩充供给总量,东莞市委、市政府已将“有效扩充公共教育资源”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督办的十项工作任务之一。根据工作方案,“十三五”期间,东莞将每年新建扩建一批公办学校。按照实施计划,今年将新建扩建21所,东城、南城、松山湖、长安等多个镇街(园区)均有学校建设工程正在实施。
 
  为了更加科学、优化和细化地规划全市教育资源建设,市教育局正在联合专业的大数据研究机构,根据各镇街、园区的产业发展、人口变化等实际情况,用数学模型对未来的学位需求进行预测,争取在今年内出台各镇街、园区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科学布点全市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还将指导各镇街编制公办学校建设规划,将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到实处。
 
  此外,为了建立教育资源扩充的长效机制,市政府已将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列入今年立法计划,有望今年第四季度出炉。为了解决学校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市国土部门还建立市统筹土地指标支持各镇街建设公办学校的机制。
 
  东莞理工学院副教授魏红征说,东莞对积分入学改革探索早,政府部门的用心推动,使得东莞在与其他城市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更具吸引力,近年来为城市导入很大的人口红利。同时,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对东莞基础教育质量的信任度提高,他们更愿意留在东莞扎根发展,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循环。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从今年开始,在保持每年公办学校提供约2.8万个学位招收随迁子女的基础上,大规模采用学位补贴的方式。从今年起连续三年,市财政将安排资金10多亿元,对积分入学被录取但未安排入读公办学校的学生,由家长自行联系民办学校就读,财政给予学位补贴,以此扩大积分入学政策的受惠面。可以预测的是,到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和就读民办学校享受学位补贴的人数,将占到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学生总数的50%。然而,也要客观地看到,在公办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民办学校成为东莞教育有益的补充,但民办教育特别是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越高,提升民办学校质量问题的要求越迫切。
 
  为此,东莞将把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东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办教育,在以前每年1.25亿元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市政府从2016年开始新增安排6.5亿元作为“十三五”期间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民办教育。
 
  如从2016年开始,创新提出公办学校“一对一”委托管理民办学校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10对学校正在开展,莞城中心小学、松山湖实验中学等学校参与试点。通过大胆探索新机制,形成东莞公办民办学校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促进民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此外,对成功创建为优质学校的民办学校给予资金奖励,争取今年实现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优质学校占比达到60%,标准化学校基本全覆盖;向民办学校教师发放从教津贴;开展民办学校骨干校长、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加强慕课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将优质教学资源推送给民办学校共享使用,帮助民办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
 
  这些举措涉及到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素质、课堂教学质量等多方面。梁凤鸣说,“希望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帮扶和支持,尽快将民办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度进步和教育现代化的充分发展,单独着眼于总量调控的教育需求管理已不能“包打天下”。在改革过程中,优化教育供给结构是解决“怎样供给”问题的重要突破点,而着力点则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即提高教育供给体系的质量,让教育供给结构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变化。为此,东莞教育在构建更加完善、更高水平教育体系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比如,综合考虑教育资源配置的普惠性、公益性和特殊性,在经济总量较大,尤其是纳税大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优质教育需求强烈的镇街(如虎门、长安、松山湖等)加大优质品牌教育资源配置力度。
 
  如何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一方面在学校办学模式结构上寻找突破,通过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因地制宜地实施“名校+”办学模式,加强区域内和跨镇域校际之间的协作交流,搭建管理、研训共建通道,进一步缩小校际之间的均衡差异,从而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面。
 
  同时,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供给、充分共享。针对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办学水平存在差异的实际,东莞近年来整体推进、系统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构建平台、集聚资源、共享应用等多个方面积极推进,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目前,全市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已为超过310万用户(全市师生及家长)开通学习空间账号,中小学生账号开通率已超过95%。
 
  在具体的课堂应用方面,东莞积极探索“莞式慕课”,确定110多所慕课试点学校,涌现出名师课堂、同步课堂、翻转课堂、双师课堂等四种新形态课堂特色应用,去年以来利用四种课堂形式向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或者薄弱学校开展送课到校5000多节,进行双师教学结对的公办民办学校已有32所,今年还将至少再吸纳100所民办学校,拓展慕课优质教学资源应用范围,进行双师教学陪伴式研训和精准教研试点。
 
  截至2016年底,全市有基础教育学校(含幼儿园)1603所,在校生达142.4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6万人。其中,幼儿园1016所,在园幼儿为33.17万人;小学328所,在校小学生73.87万人;初中191所,在校初中学生21.59万人;高中阶段学校有普通高中40所、中职26所(含技工学校),高中阶段在校生15.61万人;另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621人。全市有高等院校10所,全日制在校生11.26万人,另有5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3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621所民办培训机构,年培训量达到60.6万人次。
 
  全市基本实现普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十五年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各学段入学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全市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2%,初步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