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近日建立联合工作组,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通过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国债买卖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此举旨在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债券市场发展。
联合工作组首次会议肯定了双方在央行国债买卖方面的前期合作,确立了运行机制,并就债券市场运行情况交换了意见。会议认为,央行国债买卖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加强政策协同,优化相关制度安排。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已逐渐具备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2024年8月,央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分别在8月和9月净买入1000亿元和2000亿元面值的国债。
东方金诚研发部副总监于丽峰表示,联合工作组的建立将促进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优化相关机制安排。央行通过买卖国债调节市场流动性,既丰富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又能够通过“买短卖长”引导国债收益率曲线保持合理形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央行此前多次表示,将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并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正与财政部共同研究优化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的过程将是渐进式的。
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央行和财政部将进一步协同政策,优化相关机制,推动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这将有助于丰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引导国债收益率曲线合理形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