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被确定为双向转诊信息全面网络管理试点城市

医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8-09 09:26:17
  东莞被确定为双向转诊信息全面网络管理试点城市
 
  家住石龙的张先生有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近日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后,在社区卫生中心进行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社区治疗。其间,他不仅可以通过社区医生得到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方面的保健指导,如果身体感到不适,社区还能为他拍片,让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诊断。
 
  《广东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近日下发,根据方案,东莞被确定为双向转诊信息全面网络管理试点城市,所有双向转诊病例均通过网络平台操作。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第三人民医院、第八人民医院、石龙镇和松山湖社卫中心的分级诊疗信息平台试点已部署完毕,进入系统测试阶段。接下来,东莞将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建设全市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打通社保支付,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新方式。
 
  1 松山湖片区试点“双向转诊”信息化
 
  从2017年起,东莞市医院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一期建设已经启动,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东城医院和石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试点。试行一年来,预约挂号平台受到居民欢迎。记者在“健康东莞”平台上看到,截至8月7日,石龙社卫中心的预约量达到35824人,黄洲社区卫生服务站预约量约1.2万人。
 
  石龙社卫中心副主任梁汉昌介绍,黄洲目前的预约就诊率达到近30%,这一方面得益于石龙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对信息化的接受度较高,“现在市民用微信、APP的频率非常高,只要做好介绍,大家很快能接受。”
 
  在石龙各个卫生服务站,居民进门就可以看到预约服务的流程介绍,通过手机、电脑等可以预约社区全科医生,如果需要转诊,医生可通过系统将患者转诊到市三院、八院,为他们“预定”具体科室的医生。
 
  “从社保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实现双向转诊信息全面网络管理。”市卫生计生局信息科负责人表示,东莞目前已经可以做到通过系统进行社保转入、转出,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也做到无缝衔接。此前,通过转诊到大医院看病的社区居民很多,但从大医院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的很少,近日张先生通过转诊系统回到社区康复,大医院床位紧张,而在社区就能进行康复治疗,让张先生感到舒适和方便。
 
2 探索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信息共享
 
  分级诊疗信息平台试点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探索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转诊信息畅通。
 
  根据《广东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要求,医联体内医疗机构要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转到医联体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对上转患者要优先诊疗、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在松山湖片区,“双向转诊”的渠道通过医联体变得更为畅通。市三院与松山湖社卫中心组建医联体进行合作,直通车每天6趟往返于石龙与松山湖之间,给松山湖患者带来便捷服务。
 
  怀孕28周的沈女士到了孕检时间,她提前在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了直通车及第三人民医院的就诊时间,当天她准时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免费直通车发车。到达第三人民医院后,她前往门诊一楼客户服务中心“医联体转诊窗口”,在专人带领下享受优先安排门诊、检查或住院服务。
 
  7月底,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云建设正式通过招标。根据计划,影像云服务系统产品将实现医院影像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医院影像科建立专家阅片中心,医生通过使用医院影像云服务系统PACS-RIS工作站,既可以完成院内图像数据上传、下载、调阅、审核等,也可以帮助区内其他医疗机构(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设施建设。
 
  市第三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芙蓉介绍,通过数据中心等建设,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形成医联体,患者双向转诊更加便捷。刘芙蓉说,社保支付如果能在线上完成,将是便民利民的好事。
 
  3 将建立电子病历全市共享体系
 
  近日,社保的“打通”将在市三院和八院试行,通过银行搭建的平台,社保线上支付将在石龙、松山湖片区先行先试。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二期)建设是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市卫生计生局2018年务必按期完成的重点信息工程。该负责人表示,在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试点单位的经验和需求,今年将加快升级并整合预约诊疗服务资源,实现全市公立医院预约服务全覆盖。
 
  按照部署,全市公立医院在6月30日前和9月30日前分两批完成上线。在首期6家医疗机构上线的基础上,第二期将增加22家机构。从全市来看,预约集中在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三院、五院,部分“名医”特别热门。
 
  “今后在松山湖拍片可以实时传输到市三院,由专家读片、判断,给出诊疗结果。”该负责人介绍,在搭建标准化传输系统后,松山湖片区的就诊信息系统将是全流程“循环”,只要居民进入就诊流程,片区的就诊信息将可以共享。
 
  除了在松山湖片区进行试点,东莞也尝试扩大电子病历互认的范围。去年开始,全市40家公立医院中有26家实施同级医疗机构检查互认,今后这一方面可能更为便捷。市卫生计生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东莞将抓好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建设,建立统一集中存储的电子病历共享体系,先实现医院就诊的电子病历数据在区域共享平台上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医疗机构间的电子病历互联互通。
 
  一旦医院间电子病历共享,患者从一家医院到另一家医院就诊,之前的诊疗、检查情况医生在网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重复的检查不会再做,同样的问题不用再问,不但为患者节省费用,也能提高诊疗效率。更重要的是,依托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的标准化数据采集与安全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查询,为公共卫生机构提供数据资源,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4 利用“互联网+”构建新的医疗模式
 
  目前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建设首先体现在区域影像中心的建设上。“以后基层负责拍片,医院负责诊断,建立影像云不仅解决距离问题,还能缓解影像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市卫生计生局信息科负责人认为,目前全市影像医生不足、服务能力跟不上,已经影响很多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利用“互联网+”则可以构建新的医疗模式。该负责人认为,搭建信息平台需要解决身份认证的技术问题,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责任机制要细化,防止错漏。此外,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需要对接,还要对数据进行规范化。
 
  刘芙蓉说,所有医院都进行标准化建设是重要的一步。梁汉昌则认为,从目前“医联体+专科联盟”的模式来看,基层医疗机构会担心“接不住”。他举例说,社区目前使用的都是基药目录上的必备药物,上级医院的药品有所不同,患者感觉到的疗效会有差别。刘芙蓉和梁汉昌都提出,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应开放相关接口,“省医已经向市三院开放,我们可以了解病人之前就诊的情况。”刘芙蓉说,这样才能做到打通信息渠道,方便转诊。(编辑: 梁瑞娴)(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