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禧堂:写在驴皮上的阿胶简史

医疗   来源:今晚网综合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6-26 14:26:21

  阿胶,出《神农本草经》,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故《千金·食治》称阿胶为驴皮胶;晋唐时期“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又称贡胶;其性味甘、平,入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养阴润肺之功。但溯源历史,阿胶最初并非用驴皮制成。

  现在我们所认识的阿胶,最初是用兽皮煎煮熬制成的,在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中,也用过黄牛皮熬制,即现在所称的黄明胶,可以入药。所以我们能看到,早期的阿胶史,讲的不是驴皮胶史,而是牛皮胶史。比如南北朝时期,名医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

  驴,是非洲野驴被人类驯化所形成的亚种,起源在非州及西亚,后扩散到新疆、蒙古一带。据考证,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把驴引进了中原地区。西汉桓宽《盐铁论》说“赢(骡)驴骆驼,衔尾入塞”,以至《史记•匈奴传》称驴为“奇畜”,这很可能是《周礼•考工记》在论述胶的品种时未言及驴皮胶的原因。

  另一说是,驴在中国出现是魏晋时期。那时的驴来自阿拉伯的西奈半岛,是专门进贡给皇上的奇珍异兽。不管是哪种说法,驴在当时是被当做珍贵的奇兽来赏玩的,用驴皮熬胶的想法似乎过于异想天开了。

  后来因为驴的适应性好,耐粗饲,繁殖力强,行动灵活,所以隋唐以后,驴逐渐成为普遍饲养的家畜,人们可以方便得到大量驴皮,那个时候才出现了大量的驴皮胶。

  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语定乾坤——“大抵古方所用多牛皮,后世乃贵驴皮”。更有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有“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的记载,表明当时医家已经发现用驴皮熬制的阿胶,药物功效更佳。

  到了五代、宋时期,兵荒马乱。有专家考证:因牛皮可以制作兵革器械,被作为战略物资,彼时政府严令——民间不得私藏,必须上缴朝廷,否则杀无赦。官家垄断牛皮,民间遂更普遍地以驴皮熬胶。

  至此,阿胶以驴皮制作便成了传统。

  那么阿胶为什么不叫驴胶,叫阿胶呢?这和阿胶产地“东阿”大有关系。一般我们称名产为道地货。“道地”指真正是由名产地出产的。南朝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曰:“出东阿,故曰阿胶也。”因此,阿胶是东阿所产的道地药材,在漫长历史中,优质的阿胶总是与东阿紧紧相随,“阿胶”逐渐也就成了这一药材的专有名称了。

  到了清代,曹炳章的《增订伪药条辨》里面记载:“阿胶出山东东阿县,以纯驴皮、阿井水煎之,故名阿胶。其色光洁,其味甘咸,其气清香,此真阿胶也。”当时的阿胶,以东阿铜城的“赵氏胶坊”最广为人知,也就是现在的贡禧堂前身。

  根据东阿县志记载,家居东阿的户部侍郎知皇妃患病不愈,便上书推荐东阿铜城“赵氏胶坊”所制阿胶,慈禧太后服用后,病愈并喜得龙子,即后来的同治帝。咸丰皇帝大悦,慈禧便祈求咸丰帝为赵氏胶坊赏赐。咸丰看着慈禧与龙子,顿笔疾书,赐与赵氏胶坊为“贡禧堂”,并追封贡禧堂阿胶为“贡胶”。至此,赵氏胶坊更名为“贡禧堂”,上奉朝廷,下泽百姓。

  到了近现代,由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使得阿胶生产的某些流程得以简化,炮制工艺朝着更高更专的方向发展。阿胶,那传奇的历史,还在延续。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