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随星借”疑转卖用户信息

跟踪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3-12-06 10:28:22
  小米“随星借”疑转卖用户信息
 
  近期,重庆农商行披露三季度报告,其中联营企业财务信息显示,该行第三季度“享有联营企业利润份额”1050万,前三季度则亏损660万元。重庆农商行此处的联营企业指的是小米消费金融,重庆农商行持有后者30%股份,按此计算,小米消费金融2023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3500万元;2023年前三个季度,小米消金净亏损约2200万元。
 
  根据此前披露信息,小米消金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5700万元,2021年和2022年,小米消金净利润份额分别为368万元和1084万元。
 
  小米消金是小米集团金融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小米小贷向互联网贷款合规化转移的唯一载体。公开信息显示,重庆小米消金成立于2020年5月,主要从事个人消费贷业务。小米消金注册资本15亿元,股东包括小米通讯(持股50%)、重庆农商行(持股30%)、重庆金山控股(10%)、重庆大顺电器(9.8%)、重庆金冠捷莱(0.2%),穿透后,小米消金的实际控制人为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
 
  截至2022年末,小米消金总资产112.86亿元,净资产15.16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小米消金总资产161.89亿元,净资产14.59亿元。从资产规模看,小米消金仍处于贷款放量爬坡过程,盈利状况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消金很大一部分业务是承接了小米小贷的资产。据镭射财经报道,小米消金去年初开始接入天星数科旗下现金贷产品“随星借”。小米消费金融官网对小米“随星借”的介绍显示,其累计服务7000万用户,累计放款额4000亿,持续运营时间7年。
 
  “随星借”APP首页显示,产品隶属小米消金,具体贷款产品包括小米消金提供服务的“随星借”,以及由第三方持牌机构提供服务的“车抵贷”和“房抵贷”。
 
  “随星借”的利率为7.2%-24%,合作银行包括重庆农商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顺德农商行、百信银行、新网银行以及部分持牌消费金融等。“随星借”页面显示,该产品一次授信,可获得现金与分期两个额度。
 
  有用户向开甲财经反馈,在“随星借”提交资料申请后,小米消金推荐的贷款机构为小米消金和北银消费金融,日利率为0.065%,折合年化利率23.4%。也有用户反映,如果无法通过审核,小米消金会另外推荐第三方平台,例如京东金条。
 
  显然,小米消金在这个过程中“一鱼两吃”,资质稍好的采用联合贷模式,由小米消金及合作持牌机构放款;资质较差的用户则推荐给其它机构,赚取导流费用。
 
  “随星借”的车主贷为导流产品,最高贷款金额100万元,贷款期限5年。披露信息显示,合作方有两家,分别是新疆万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网银行。值得注意的是,新疆万鸿信息科技唯一股东为上海易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后者则属于港股上市公司易鑫集团。
 
  企查查显示,新疆万鸿信息科技的营业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网络技术服务;软件开发;大数据服务;软件外包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非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等,并没有互联网贷款资质。根据监管规定,任何机构从事放贷业务均需持牌。小米消金称,其合作方均为持牌金融机构,那么,新疆万鸿信息科技的贷款牌照在哪里呢?小米“随星借”在审核合作方准入资质时又是采用什么标准呢?
 
  新疆万鸿信息科技的营业范围。
 
  不仅如此,开甲财经还发现,在申请“随星借”推荐的“车主贷“过程中,小米天星金融要求用户签署”授权分享协议“,其中约定,用户授权天星金融将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居住城市、手机号、车辆信息等,分享给汽车金融服务商。小米消金称,天星金融对用户信息采取加密通道传输,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但是,开甲财经小编在提交个人资料后不到两分钟,便接到了自称易鑫公司的销售人员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直接报出了小编姓名及电话。更值得警惕的是,易鑫销售人员先是用公司座机拨打小编电话,没有接通后,又使用手机拨打小编电话。开甲财经在百度查询发现,上述座机号码隶属于上海易鑫融资租赁。
 
  易鑫融资租赁旗下的销售人员为何能拿到小编个人姓名和手机号,这与小米消金宣称的对用户个人信息加密处理并传输给第三方的说法自相矛盾。显然,小米消金直接将用户个人信息以明文方式转卖给了第三方平台。更糟糕的是,在这个例子中,新疆万鸿信息科技还不是持牌金融机构,只是一家中介公司。这家公司拿到大量未加密的个人敏感信息后,是否能妥善保存,是否存在流向其他地方的可能?
 
  2021年4月,金融监管部门约谈13家网络平台,要求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全面“断直连”。当年7月,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13家网络机构在与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中合规开展业务、保护用户数据信息。2021年9月,央行出台《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将个人信用信息“断直连”升级面向整体金融业。最后2022年1月1日,《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给相关机构设定的最后整改期限是2023年6月底。
 
  根据“断直连”要求,互联网平台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导流、助贷和联合带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信息或从外部获取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断直连”后,个人信息的合规传递路径应当是平台机构/小贷方到征信机构,再到合作持牌金融机构。但是,从小米消金“随星借”的操作看,用户个人明文信息被直接传输给了合作商易鑫旗下的营销公司,这家公司并不具备任何从事金融借贷业务的资质。这显示出,小米消金“随星借”并未严格遵守监管“断直连”要求。
 
  在小米消金“随星借”导流的房抵贷业务中,同样存在类似陷阱。房抵贷导流业务中,有两个合作方,一个是建行北京分行的抵押快贷,用户线上提交资料,建行线下办理。另一家合作方未透露具体名称,仅透露为信托机构,用户线上提交资料后,该机构会通过电话联系用户。
 
  在“随星借”提供的《授权分享协议》中,天星数科一方面要求用户同意个人信息提供给房抵贷服务的第三方(小米声明信息通过加密通道传输),同时,天星数科全面撇清自己的责任。协议规定,用户通过小米获取的第三方服务由小米合作的第三方提供,该独立第三方独立运营并承担全部在责任,小米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房抵贷服务;此外,协议约定,因第三方服务或使用用户信息而产生的纠纷,均由用户和第三方协商解决。
 
  这意味着,小米消金将用户个人信息卖给第三方后,只想收钱,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如果用户被第三方欺骗或个人信息被第三方滥用导致侵权事件,也与小米消金没有任何关系。
 
  小米“随星借”的用户协议最大限度保护了小米消金的利益,但同时也暴露出小米消金既无主动合规意识,也缺乏社会责任感。曾经被雷军寄予厚望的小米金融,为何会踩红线经营?
 
  回到2017年初,在小米公司年会上,雷军在演讲中提出公司5大核心战略,其中就包括互联网金融。雷军在讲话中称,“金融是今年(2017年)要拉开阵势干的大事,我们家也开起了银行,新网银行成立,我们是第二大股东。我们已经组建起300多人的团队,在金融领域已经完成贷款、保险、证券、理财和支付等全领域布局,还拿到多种金融牌照”。
 
  雷军雄心勃勃地表示:“将来,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来的金融都将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础上。”
 
  不过,雷军希望在金融领域大干一番的想法,很快就被互联网金融的强监管政策击碎。2018年5月,小米旗下成立只有9个月的珠海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突然注销,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雷军。
 
  小米旗下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注册资本最高至4.5亿美元,这一注册金额也从侧面彰显了雷军大干金融的决心。重庆市小米小贷的股东为小米金融(香港)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雷军。2022年12月,重庆市小米小贷发生工商变更,公司名称变更为“重庆融渝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从“在重庆市主城九区内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在除重庆市主城区外的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上业务仅限于通过互联网方式线上开展。”变更为“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此外,小米小贷的注册资本也由4.5亿美元大幅减少至6000万美元。
 
  这一变动意味着,小米失去了所有小贷业务牌照,其原有互联网贷款业务将迁往新成立的持牌金融公司小米消金。
 
  实际上,小米的金融业务不仅在国内全面收缩,在海外也遭遇重挫。2019年,小米金融在印度上线现金贷业务,先后通过Mi Pay、Mi Credit 应用程序向当地用户发放线上现金贷。鼎盛时期,Mi Pay注册用户高达5000万,但随着印度加强对现金贷业务监管,小米也被迫退出。2022年3月,Mi Credit应用程序从谷歌商店中撤下,小米的印度现金贷业务宣告终结。
 
  背靠小米手机的庞大而年轻的用户群,雷军很难抵制住互联网贷款的诱惑。2017年,小米小贷ABS发行文件披露数据显示,小米小贷的用户年龄集中在19岁-30岁之间,占比超过55%;35岁以下的用户比例更是接近80%;贷款金额大部分都在5000元-3万元之间。
 
  在小米流量支撑下,小米贷款2015年启动后增长迅速。2015年-2017年,小米小贷的应收贷款由1亿元,增长至81亿元。2019年6月5日,小米金融董事长助理胡伟表示小米互联网贷款累计放款超1500亿,在贷余额超300亿。由此看,小米金融在放弃小贷公司、全面向小米消金转移时,存量贷款余额至少在四、五百亿规模。
 
  到目前为止,小米消金尚未回到这一高点。
 
  小米消金在业务整改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合规现象。例如,2022年9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对小米消金做出行政处罚,处罚书显示,小米消金因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50万元。
 
  而在新浪黑猫投诉上,有关小米随星借的投诉多达9091起,投诉已完成的有7042起,占比约80%。
 
  由此看来,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并不是小米金融业务合规的标志,相反,这不过是小米金融业务全面合规化运营的起点。(来源:开甲读财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