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疫”,共享充电宝行业可能要变天了……

商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03-02 11:07:03

  时间已至2月底,北京的大街上仍然空空荡荡,路上零散的几位行人也全部行色匆匆,偶尔有穿着黄色或蓝色衣服的外卖小哥,带着口罩骑着电瓶车一晃而过。尽管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复工,但白领们也只在家与公司之间两点一线地奔波着,平日里繁华热闹的北京城迎来了十几年未见的景象:饭店、KTV等娱乐场所大门紧闭,各大商场除售卖食品与日常用品外,其他区域几无客流。不过在疫情当下,减少外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从2015年诞生至今,共享充电宝经历了数番起落,并击败了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成为共享经济最后的胜利者。近日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这个正逐步走上正轨的行业,突然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死大考”。
 
  近日,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小电的CEO唐永波发布了一封员工内部信。信中写到,由于企业模式对上游商户的依赖程度极高,在目前全国大量合作商户无法开门营业的情况下,公司的业务遭到严重打击,收入骤降冰点,公司5000名员工的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也亟待解决。不仅仅是小电,包括头部玩家在内的众多共享充电宝企业,都遭遇了收入断崖式下跌、现金流告急等突发的严峻考验。
 
  在此次疫情中,包括餐饮、卖场等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它们大多能够利用其他渠道达到部分“止损”效果。餐馆客人减少,可以通过外卖模式继续出餐;商场人流锐减,可以通过送货上门模式继续卖货;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线上办公、员工轮班等方式解决公司业务上的问题。但共享充电宝并没有这样的“后路”。
 
  线下商户不开张,消费者不出门进行娱乐活动,就没有使用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企业就没有收入,这是一条简单而残酷的逻辑链。疫情对共享充电宝的冲击如此严重,归根结底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太过单一脆弱。无论线下商户、消费者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随着共享充电宝企业瓜分线下点位的竞争愈发“白热化”,线下商户的话语权开始日渐增强,企业对线下点位的争夺大多要依靠价格血拼。长此以往,企业拿到手的利润会愈来愈薄,最终不得不抬高充电宝的使用价格来维系盈利。从最开始的一元每小时,到两元、四元甚至八元每小时,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的一路“飙升”曾引发消费者多轮吐槽。但连续涨价并非长久之策,消费者总会有不再买账的那一天。
 
  此外,随着手机的快充及续航功能日益强大,用户的“电量焦虑”实际正在逐渐减弱,需要用到充电宝的场景正在减少。在未来,“充电宝”这一物种是否会随手机电池技术的进步而消失也未可知。
 
  作为一个原本就倍受资本圈争议的行业,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恐怕会使共享充电宝行业接下来的融资变得更为困难。而其生态模式单一、脆弱、抗风险能力差,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接下来需要好好反思以及弥补的。
 
  疫情影响下,今年冬天,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都不太好过。近日,钟南山院士预测疫情将会在4月得到基本控制,这意味着行业“颗粒无收”的日子还将至少持续一个月。企业收入锐减、各项资金待发放……疫情过后,行业的竞争格局恐将生变。这种时刻,考验的是企业的资金链以及资金管理能力。
 
  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头部玩家“三电一兽”的街电、小电、怪兽、来电分别占据了28.6%、27%、25.1%和15.6%的市场份额,留给其他品牌的机会并不多。鉴于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并不充裕,疫情可能会对其资金链造成巨大冲击,行业长尾品牌或将会进一步淘汰。
 
  而经历过疫情的冲击,行业头部玩家恐怕也将“失血”严重,这对于后来者来讲,是个很好的入局机会。众所周知的是,共享充电宝的技术门槛较低,在2017年就曾出现过“百电大战”的局面。如今,市场教育已经完成,赛道整体也已经实现盈利,未尝没有资本已经虎视眈眈盯住了这块“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腾讯这些巨头企业至今没有涉足共享充电宝领域,而美团在2019年下半年曾频频传出将再次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的消息。与共享充电宝企业相比,美团等巨头企业的资金与渠道资源都更加雄厚,一旦进入,很可能改写目前“三电一兽”的竞争格局。
 
  经此一“疫”,共享充电宝行业“变天”的日子或许就快来了。(来源: 科技E侠)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热门推荐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