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召开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2-10-31 11:27:34

  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召开
 
  村里闲置荒地变身公园、盘活路边通道增设停车位、打通断头路连成休闲碧道……10月28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在黄江召开,与会人员深入黄江镇梅塘社区田心村等地实地参观。绿油油的草地、干净整洁的石凳、焕然一新的休闲设施……在黄江镇多地,街头巷尾一个个崭新明亮的小公园十分夺目,凉亭、花圃、路灯都得到了改造。黄江镇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
 
  2021年起,黄江镇委、镇政府按照“先易后难、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对标对表深圳”要求以及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本”目标,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随着“四园四馆”建设、“8+1”规划等系列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座座文化服务设施在各村相继落地,黄江镇人居环境实现大变样,“颜值”和“气质”双双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近期,市委农办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组成六个检查组,在32个镇街采取随机和部分村(社区)“回头看”的形式,各抽取了3个村(社区)进行了督导检查。
 
  此次检查32个镇街中的96个村(社区),其中评定等次为“好”的46个,“中”的38个,“差”的12个。总体上,大部分村(社区)的检查情况较好,个别村(社区)仍存在较多问题,需投入更大力度整治。其中黄江镇、横沥镇、常平镇、石排镇、樟木头镇等镇的总体整治成效显著。
 
  本次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现场通报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阶段性成果。经过综合整治,不少镇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出现“盆景”变成“风景”的喜人变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整体提升。
 
  其中,黄江镇高位推动、精准施策,从“点上出彩”向镇村全域拓展。深入推进“四园四馆”建设、落实“8+1”规划等系列措施,通过奖补激励村庄品质提升,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黄江的资源禀赋优势并没有被充分挖掘,是一个“沉睡的宝藏”。黄江充分利用“天造一半、人造一半”特殊自然优势,对黄牛埔水库、蝴蝶地水库等进行文化提质,并结合黄江人口分布和自然条件,推动“四园四馆”建设,打造“开窗有景”“出门见绿”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
 
  围绕市委“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建成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黄江科技公园,内设城市规划展厅及科技馆,展示黄江镇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布局,并让市民在闲暇散步中就能掌握最前沿的科技资讯,成为黄江永不落幕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产品展示基地。
 
  建设蝴蝶地湿地公园,建成3.8公里沿湖碧道以及连片生态绿地。在中心区建设4.8万平方米的党史公园,在健身休闲的同时得到党史教育熏陶。高标准建成新黄江图书馆,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并在每个社区建设图书分馆。对黄牛埔森林公园进行整体提升,包括建设儿童公园和黄牛埔美术馆,让黄牛埔森林公园成为融合生态与城市、体现自然与人文,烟火气和书香味并存的“黄江名片”。
 
  一系列公园场馆建成,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磁场,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干部工作积极性,黄江镇组织全体社区书记到佛山紫南村、茂名元坝村考察乡村振兴。广大干部深受启发,迅速形成了“担当在前”的思想共识,彻底改变了“领导说、干部干、群众看”的应付作风。
 
  黄江通过高额奖补激励村庄品质提升,成立24个村级乡村振兴办公室,同时创建“乡村振兴先锋堡垒”,实行“流动红旗”“打擂台”制度激活各村动力。指导各村按照“8+1”格局规划村落,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全面铺开。
 
  其中,新建公园及街头小景33个、小广场16个,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更多去处。建成2个小足球场,升级新增标准篮球场10个,进一步满足群众文体休闲需求。新增停车场28个,增加约4000个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升级改造星级厕所38个,为群众“方便”提供便利。新修6条水库公园碧道,总长度45公里共48条道路升级“白变黑”,群众出行体验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黄江镇各村乡村振兴工程涉及项目82个,项目总投资约4.1亿元。乡村振兴工作由原来的“政府干”“村在看”变成了“村要干”,不少村民表示,自乡村振兴建设以来,黄江的村容村貌一天一变样,不少破旧村庄换新颜,出门就能看风景,移步即景。
 
  黄江实施11项彩色林建设项目,系统升级17个节点和10座人行天桥绿化带,建成204个“四小园”,打造靓丽“街头小景”。开展水污染治理“大兵团”作战,通过“黑臭水体剿黑除劣”攻坚、雨污分流改造、“一河两岸”工程、截污管网建设等系列“组合拳”,全镇水质考核由全市倒数变为名列前茅,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彻底根治了主城区的板湖河水污染问题,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脏臭河流旧貌换新颜。
 
  黄江还制定并完善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固化“红黑榜”“行走黄江”“路长、巷长、所(站)长、片长制”等举措,将60%的城市管理力量下沉到社区(村),以绣花功夫推进区域整治,目前新增立面升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完成“农房风貌带”建设344栋、“三线整治”17.4公里、小巷子整治12.53公里,广告牌规范整治423个,城乡综合环境面貌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黄江还顺利打通搁置十余年的环城南路和袁岗路“断头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今年还将对9处断头路路段进行贯通建设。通过大力推动精细化管理,解决了一大批历史欠账,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活力,成为黄江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本”的有生力量。
 
  在做好前期建设的基础上,黄江将加大管理和后期管护,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到长效管护的有序衔接,实现城市乡村面貌由“局部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力争在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中干出新业绩、争创新辉煌。(来源:写意黄江)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