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之旅.东莞”采访传播活动用文字与镜头宣传推介东莞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6-18 07:42:02
  “风物之旅.东莞”采访传播活动用文字与镜头宣传推介东莞
 
  昨日,“风物之旅·东莞”采访传播活动第四天邀请十多位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摄影师、作家、自媒体达人,走进莞城、高埗、石龙、石排实地走访体验、采风拍摄,继续深入挖掘解读和有趣呈现东莞的人文历史、民艺传承和特色物产等,用文字与镜头宣传推介东莞。
 
  昨日的“风物之旅·东莞”采访传播活动要从一碗香甜嫩滑的烧鹅濑粉开始……
 
  在东莞,烧鹅和濑粉是最佳拍档,两者搭配在一起迸发出不一样的美味,香浓的汤汁、爽滑的濑粉、皮脆肉肥的烧鹅肉,成为东莞一道特色美食。清晨,随便下一个路口,找一家地道的烧鹅濑粉店,来一碗烧鹅濑粉,吃完感觉“倍儿爽”,困意顿时消除,一整天的精神就此焕发。
 
  连日来,“风物之旅·东莞”团队(以下简称“风物团队”)已走访东莞多个镇街,品尝了众多当地美食,对“吃”已提不起兴趣。不过听说了烧鹅濑粉的魔力,昨日一大早,“风物团队”就迫不及待前往莞城振华路中山餐馆品尝烧鹅濑粉等传统美食。沿着振华路老街,“风物团队”寻迹莞城乡土人文历史,走访了传统的山货店、糖果店和包子店,并现场观摩和体验东莞柚皮糖的制作过程。随后,“风物团队”前往高埗镇实地参观了解腊肠和冼沙鱼丸的传统手工制作过程,还有大V现场动手制作,主动做东莞传统民间技术的“发扬人”。
 
  中午稍作休整,“风物团队”就前往石龙镇和石排镇,一场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饕餮盛宴”即将开宴。
 
  下午,“风物团队”来到石龙新昌鼓店,现场了解新昌鼓制作技艺。据介绍,布牛皮是制鼓的难点,皮子或松或紧都会让鼓声变化,来回刨牛皮,是为鼓声注入浑厚灵魂的关键。在石排镇,“风物团队”走进塘尾古村,在中坑村王氏大宗祠现场观看并体验了明德醒狮队表演。塘尾村于宋代立村,是李氏家族聚落。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给“风物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间,“风物团队”亦品尝了石龙豆皮鸡、石排大鱼等特色美食。
 
  “东莞的小吃细润爽口,有一种淡淡的香甜味道。”旅行体验师、微博达人张欣妍(微博:@蘑菇张-NKU)直呼东莞的特色小吃美味。她说,东莞的特色美食用传统手工制作,注重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新昌鼓的手工制作技术让张欣妍印象深刻,她表示手工制作新昌鼓的技术十分珍贵,体现了东莞人的“匠人精神”。
 
  “石排的醒狮表演也十分震撼!”张欣妍表示,东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回去会做一个东莞专辑,让大家了解东莞的历史文化。” 
 
  “这里的腊肠不咸不腻,鱼丸鲜美香甜,传统手工制作的腊肠和鱼丸口感跟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只有在东莞才能吃到如此地道的味道。”英国厨师、北京大米厨房创始人大米(微博:@主持人大米)说,他在香港长大,对广式风味比较熟悉,不过此次东莞之行,让他认识到东莞民间还有这么多“隐蔽”传统美食小吃。此次东莞之行让他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莞,他会再来东莞专程学习传统腊肠和鱼丸的做法,把东莞腊肠和鱼丸推荐给全世界网友。
 
  除了特色小吃,新昌鼓的手工制作技术也让大米赞不绝口。“我之前打过鼓,但没见过手工制鼓的过程。”现场观摩新昌鼓后,大米说,传统手工制鼓技术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希望多多发掘这样的传统技术。
 
  “这次来东莞真正拍到了想要的照片,不虚此行。”“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摄影师吴学文告诉记者,这不是他第一次来东莞,但这次拍摄深入到民间,了解到了东莞最传统的文化与习俗。吴学文说,东莞给人的印象多是“工业城市”,其实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会把这些天拍到的乡土人文素材精心整理,让大家更深入地认识东莞”。(记者 刘召)(来源:东莞时间网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