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4年高考结束 无重大违纪舞弊事件

考试   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6-09 07:58:19

广雅中学考点,高考结束的考生步出考场,家人送上祝福玫瑰

广雅中学考点,高考结束的考生步出考场,家人送上祝福玫瑰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广州培正中学考点,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冲进校园内的喷泉

广州培正中学考点,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冲进校园内的喷泉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摄

高考结束,预计26日前后放榜

总体秩序良好,没有发生重大违纪舞弊事件,仅15人因违规违纪被取消成绩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陈晓璇,通讯员粤考宣、穗考宣报道:随着8日下午5时整铃声响起,为期两天的广东省2014年高考结束。考试总体上秩序良好,没有发生重大违纪舞弊事件,据初步统计,全省考生违规违纪共计15人次,违规违纪者将被取消考试成绩。

违规违纪与去年持平

从7日-8日两天高考情况来看,广东全省考试进展顺利,管理更加规范,安全明显加强,整体更加有序,没有发生重大违纪舞弊事件。据初步统计,全省考生违规违纪共计15人次,与去年持平,其中违纪9人次,作弊6人次。按照规定,相关考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

为强化试卷安全保密,广州市在已有40套车载录像存储设备的基础上,今年新增28套行车记录仪和12套随身视频监控设备,对试卷运送实施全程监控并录像;所有考点的试卷交接和分发场所均安装2个以上摄像头,交接和分发过程全程视频监控。考试期间,全市保密室监控、报警系统运转正常,视频录制、上传流畅,试卷运输、保管、交接及回收等全程未发生任何失密泄密事件。

为严肃考风考纪,广州市继续使用金属探测仪和身份验证系统,并通过加强无线电监测以及利用无线信号屏蔽系统等技术手段,严密防范利用高科技设备舞弊与替考的现象。考试期间,广州市科信局组织7个巡视组,出动7辆无线电监测车,启用8个无线电固定站、7套便携式测向设备及14台手持式接收机,均未发现任何可疑信号。据悉,今年广州市继续保持良好的考风考纪,各考点秩序井然、纪律良好,未发生重大违规舞弊事件。

先估分减少填报失误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高考已经结束,考生可在适当放松的同时,注意了解熟悉广东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学习“平行志愿”等投档录取相关政策,以及高校招生章程,为填报志愿做好准备,确保志愿填报科学、准确、合理,减少填报失误。

省教育考试院建议考生,在成绩公布前,根据考试情况先进行估分,了解分析拟报考高校有关信息,模拟填报,提出2-3个方案,以便在成绩公布后更好确定志愿。

据悉,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佛山等市考生答题卡从7日晚上开始陆续运回省教育考试院,考生答题卡扫描工作已开始,语文、数学科于8日开始组织专家进行试评,其他科目的试评也将于9日开始,正式评卷工作将于12日开始,预计26日前后公布成绩。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天开始

其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资格条件,与高考录取挂钩

记者获悉,今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9日进行,全省共有69万多人报名参加考试。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资格条件,与高考录取挂钩。因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务要求与普通高考基本相同。请考生在应考时,要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做到诚信应考。



高考第二天延续去年规律———文综易应付,理综都喊难

理综量大题难 学生泪奔考场

昨天,占高考分数比重最大的文理综合科在上午进行。今年延续去年的规律——文综还应付得来,而理综则几乎都喊难。同样,到了下午的英语考试,总算能让考生们笑容重现,颇为容易的试题让考生们比较自然地进入高考后的狂欢。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林世宁 张璐瑶 实习生 梦雯 雪源 伊玲 吉贝 艳君

理综题量较大

生物题目坑爹

据不少考生反映,今年理科综合总体难度相对往年增大了不少。“化学很难,做得很不顺。”考生黄同学说道。据了解,今年生物的倒数第二道大题的填空题也有一定难度,运算比较复杂,要考虑三种不同情况,分类讨论。

在47中考点,理科生小陈一走出来就抱住妈妈哭了,她边哭边说道:“题目好难,同学们都停笔不写了,我还没有做完。”妈妈不停地拍拍她的肩膀安抚,但自己也忍不住落泪。

在广铁一中考点,大多数考生认为,理综题目难度大,题量大,来不及做完。尤其是生物和化学,难倒了不少考生。

一位考生告诉记者:“生物有道考查遗传的大题,有三小题,16分。这题很坑爹,只要答错一题就会全错。”

多数考生反映,化学有关实验设计的题难,虽然题型常规,但题目问题刁钻隐晦,来不及做。物理题则相对简单些,但是由于理综其他部分的难题占去了多数时间,许多同学都来不及做完。 “先做物理的同学比较占便宜。”一位考生说。

文综难度适中

地理相对较偏

相对于理科的一片抱怨声,文科综合的考生显得平静很多,不少文科生反映今年文综考题难度适中。

21中的学生说,文综考试重点相较于前两年没有太大变化,地理相对比较难,两道大题考的都是水系方面的知识点,其中一道看珠江水系图回答问题的题目难倒了不少人。“让解释珠江水系‘八口入海’的原因。什么是‘八口入海’?从来没听过,完全是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考生小郭说。郁闷的不止小郭一人,许多考生都被“八口入海”难住。有考生在微博上吐槽:“黑海冬季波涛汹涌,为什么表层盐度比较低,八口入海——我觉得三年地理白学了。”

历史试题方面则是研究方法考得比较多。“我觉得历史的给分点可能会让人难以捉摸,出的题目给的范围很小,但要你答的点却很多。”一位考生表示。

“政治第一道大题考的是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这个知识点我没有复习到,不是太会写。”一位复读生走出考场时向记者表示,“答题不是特别顺畅,有点儿后悔复读一年了。”

有考生反映,今年的政治题目不是出自现实生活,而是提供一些设定的场景,比如设定的场景是关于政府宣布车辆限行这一政策,但却没有公布收支细节,民众对此不满意。题目中没有特指是广州或是其他哪个城市,只是问市民为什么不满意政府工作。另外一个题目是刘某怀疑某个政府官员贪污,没有经过证实就在网络上散播谣言,这一道题关系到之前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与时事联系得较为紧密。

英语贴近生活

阅读理解偏难

谈到下午的英语试题,许多学生流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英语感觉挺常规,也挺简单的。作文是有关‘捐赠’内容的,感觉很贴近生活。”执信中学一个女生对记者说。

广雅中学的邱同学一走出考场,也笑着对老师说:“英语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

不过,也有考生反映阅读理解偏难,“原文比较简单,能看懂是什么意思,但是题目比较难,很难找到题目与原文相关的地方,几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暨大附中考生小黄说。  



昨日,在培正中学门口,几名年轻人展开手绘的祝福板,迎接复读的老同学

昨日,在培正中学门口,几名年轻人展开手绘的祝福板,迎接复读的老同学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摄

高考过去狂欢登场

“高三军团”毕业典礼后,将与家人同学践行“考后去哪儿”

“考完了,解放啦!”昨日下午,随着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的结束,2014年高考落下帷幕。高考硝烟散去,狂欢大肆登场。记者采访了解到,“高三军团”接下来将进行庄严的毕业典礼,还有与家人、同学、朋友等同乐的“考后去哪儿”。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陈晓璇 林世宁

实习生 梦雯 雪源 伊玲 吉贝 艳君

送花表白温馨感人

昨天下午考试结束后,最普遍的庆祝方式是送花、拍照。刚过4点半,已有9个家长抱着献花在47中校门外等候着。

第一个到达现场的陈妈妈说:“人生就一次高考,我特意选了13朵玫瑰和14康乃馨,象征着女儿和妈妈一生一世!”考试结束铃响后,陆续有考生走出校门,陈妈妈却迟迟等不到自己的女儿。20分钟过后,她开始有点担心,掏出手机打了电话,得知女儿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们合影留念,她才放下心来,“合影留念嘛,可以理解”。两分钟后,看见女儿从门口走出,她笑了,一把搂住女儿,亲了一口。

在培正中学门口,一大束玫瑰花引来众人围观。花束由99朵粉玫瑰组成,上面立着一对小熊,很是显眼,引来不少等候考生的家长纷纷围拢过来对着花束拍照。

送花的男子告诉记者,他只是花店员工,负责把花送给一名考生。直到下午4点55分,男子拨打电话,对方手机还处于关机状态。

记者注意到,送花的卡片中写着:“你我曾牵过手,没遗憾,希望以后的生命能有交汇点。”遗憾的是,这名神秘考生始终未见踪影,送花男子只好悄然离去。

整蛊老师喷泉“湿身”

昨天下午5点,考试结束铃声一响,培正中学考场紧闭着的大门就拉开了。早早在门口等候的考生亲友直接冲进了校园。

校园正中央的空地上,有一座喷泉,考试结束时,喷泉也应景地开启。喷泉周围,考生们忙着与亲友合影,有家长看见终于考完的孩子,偷偷抹起了眼泪。就在这时,一阵欢呼声响起,一群穿着培正中学校服的男生簇拥着一个挂着监考证件的老师冲进了喷泉中。老师和学生脸上都大笑着,引得对面的学生也拍手称快。紧接着,刚刚解放的考生们打起了喷泉的主意,争相抬着、抱着、牵着,向喷泉冲去,弄得满身是水。

忘掉“应试”感知现实

“我的庆祝关键词是‘忘记’。”东圃中学邓同学的庆祝方式与众不同。他告诉记者,暑假他会跟几个同学一起去旅行,把过去12年的应试教育都忘掉,什么数学函数、政治理论都忘掉,他想通过旅行感知真实的社会。

邓同学在高考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做计划了,最终他和小伙伴们把目的地定在了台湾,他们计划通过十多天的自由行,深度感知台湾文化。

个个都想“考后去哪儿”

谈及高考后的计划,个个都在想“考后去哪儿”。考试结束时,七中高三(9)班的学生小关,手里拎着一只尚未来得及拆封的玩具水枪。他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全班近50名同学计划一起去汕头来一趟“海岛游”。考试前,全班同学一起团购了一批玩具水枪,准备去海边玩。“考完最后一科,班里就把团购的水枪发了,好多同学直接拆开包装注满水玩high了!”小关笑着说。

在执信中学考点,家长们向记者透露,“想带孩子去新加坡旅游,因为孩子准备去留学”,“想带孩子去欧洲旅游,到瑞士滑雪”,“想带孩子到青海月牙湾去看看中国的历史”……

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决定暑假继续“充电”。“我准备出国,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学习英语。”一位女生坚定地说。

高考谢幕学生游升温

凭学生证教师证出游可享优惠

羊城晚报讯记者黄璨、通讯员张敏婷报道:一年一度的高考昨天结束,广州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学生游”吸客。记者从广之旅了解到,按照以往惯例,高考后通过该社门店、网络、热线报名出游的人数将较平时增加三成以上,每天均有8000学生哥报名。

千元双飞团惠及学生哥

据广州本地旅行社介绍,每年高考结束都会迎来学生出游高潮,每天都能收客8000人左右。

与往年不同的是,除备受追捧的火车游、高铁游外,今年旅行社提前加大资源采购,利用暑假前的“红利期”斥资包下多个旅游目的地的机位、酒店等,推出一系列价格一两千元的实惠飞机团供学生哥选择。

广之旅国内游总经理文爽向记者表示,按照旅游价格走势,越临近传统暑假,游价越高,直至暑假期间达到价格高峰,届时暑假出游的价格将较6月份有数百元至千元的明显涨幅,高考生及早出游可错开旺季高峰。

团体报名省内游有优惠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除实惠的国内游外,交通便利、灵活性高、价格亲民的省内游则受到不少“心急”考生的欢迎。广之旅省内游中心总经理江向华表示,同其他市场相比,省内游的优势在于操作灵活、排期密,很适合学生毕业团体出游。

记者获悉,凭中考、高考准考证、教师证报名6月出发的省内游团队,5人同时报名可获得100元优惠,10人以上同时报名可获得250元优惠。

旅行社方面提醒,报名时,正规的旅行社都会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为保证旅游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签订者要求年满18周岁。若学生未满18周岁,可由家长代表其报名并签订旅游合同。



广雅中学高三学生把复习资料整理装箱,送给学弟学妹

广雅中学高三学生把复习资料整理装箱,送给学弟学妹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考后不撕书 书香“益”学弟

广雅中学设高三书籍收集站,让闲书再利用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晓璇、通讯员庾志成报道:“我要把书搬回家摞起来,看看有没有自己高”;“我要把书都卖掉,一本也不留”;“我要把书都撕碎,从楼上扔下去,然后再捡回来统统烧掉”……高考结束,很多考生想通过与书本“决裂”的方式发泄压抑已久的激情。不过,昨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在广雅中学却看到了另一番场景。

昨天下午考试一结束,广雅中学所有高三学生都返回各自的教室。他们把自己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辅导书、复习资料全部整理装箱,随后,一箱箱从六楼搬到了一楼。

原来,学校在教学楼的一楼设置了一个“书香传递”高三书籍收集站,所有学生都可以把书本、辅导书、工具书等放在这里,由学生会的志愿者进行分类整理和回收。

据广雅中学宿管科刘老师介绍,广雅中学已是第三年举办“薪火相传,书香传递”活动了。他们这样做,起因是一年有高三学生把不要的复习资料当成垃圾清理,却有低年级同学在书堆里翻书,他们想找到成绩比较好的师兄、师姐的复习资料,于是学校决定帮助学生做这件事。

每年高考一结束,学校学生会的生活部都会在校内三个地方设立高三书籍收集站,让高三学生把书籍集中于此,学生会的志愿者会按科目和按类型进行分类,去年回收了近两万册图书。据悉,过两个星期学校便会把书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图书馆,供高一和高二学生自己挑选,每人仅限5本,高二学生优先。

考场外有一种风景叫相助

交警护送考生赶考

昨日下午3点左右,负责47中交通管制的交警匆忙地把一考生送达考场,原需走5分钟的路,交警花了1分钟就将其送达。现场交警告诉记者:“今天有个的士司机比较用心,在车上贴了‘高考专用车’的纸条,这样,时间比较紧的时候,交警就不会拦住他的车。”

现场还有一位47中的考生遭遇考前惊魂,来到校门口才发现自己把准考证夹在复习资料中,忘记带了,得知情况后,老师连忙帮他联系到家人,准考证在开考前由考生姐姐送达。

据统计,昨天下午高考外语科目考试,广州交警接到两宗考生紧急赶考求助。除了广州市第47中考场这宗之外,14时45分许,东山大队民警在烟墩路遇考生赶考求助,通过警摩护送,两分钟后该名考生顺利到达培正中学考场。

(林世宁 唐珩)

填报志愿校友相助

在上午文综考试结束后,校门口外还出现了3个特别的身影。他们发给家长们一张小海报,上面写着一句话:“想报好志愿就加群和微信吧。”原来这是执信校友会的成员自己创立的高考咨询群和微信公众账号,纯粹是想要给即将填志愿的师弟、师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年我们填报志愿时也得到师兄、师姐的帮助,所以想把这一行动延续下去,执信精神嘛!”一个女生对记者说。这3人都是执信校友,自愿充当师弟、师妹的“免费劳动力”。

据群主周加利介绍,这个咨询QQ群(142639498)和微信公众号(广州执信同学会 zxschoolmate)不同于网络上的那些公众号,完全是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基本情况,主观色彩比较浓。“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通过交流,可以让师弟、师妹们加深对学校的了解。”

(陈晓璇 余伊玲)

新考点外安保更严

今年,广州市铁一中学(亚运城校区)是广州高考的新考点。记者探访发现,这个考点的安保十分严格,考前半小时,学校周围的四条道路(铁中路、石清公路、兴岭路、兴亚三路)就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现场还有不少安保人员甚至特警维持秩序。

据悉,今年的考生并没有广铁一中本校的高三学生,780名考生均来自附近的石碁中学和石楼中学。

据广铁一中办公室副主任张育平介绍,总体而言,高考两天十分顺利,由于考生都是外校生,为了让孩子们安心考试,学校专门准备了饭堂和午休室,孩子们可以就近就餐和休息。此外,为了让考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早在高考前几日,学校就与附近的在建楼盘开发商沟通好,考试期间暂停施工。

记者留意到,考点周围并未见到送考家长的身影,一位送考老师告诉记者,两所学校都派出了多辆大巴接送考生,父母大多数都将孩子送至本校。



高考结束,加多宝在广州市铁一中学亚运城校区为考生免费送凉茶,深受高考学子欢迎,有考生说———

一出考场就饮凉茶,很爽!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丰西西摄影报道:6月8日是高考的第二天,广州又是一个晴热天。“2014‘加多宝·学子情’为高考学子助力加V”活动来到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亚运城校区,为这里的780名考生免费派送凉茶,炎炎酷暑中送去一份清凉。据悉,这是加多宝首次在华南地区开展为高考考生“送清凉”的公益活动,分别在两所学校开展,另一所学校是清远市英德中学。

下午5时许,最后一场英语考试的终考铃声响起,加多宝的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就绪,他们将数十箱红罐凉茶摆放整齐,旁边是加多宝公益活动宣传资料。

17时05分许,第一位考生走出校园,脸上挂着轻松的微笑。加多宝的工作人员为他送上了一罐凉茶。这名叫小志(化名)的考生有些意外。“加多宝祝你考出好成绩!”工作人员对他说,男孩羞涩地笑了。

17时10分许,大多数考生都已走出校园,“送清凉”的工作人员们忙个不停,不少学生还拿着凉茶“干杯”庆祝。一位来自番禺石基中学的考生小冯(化名)告诉记者,终于考完最后一科了,心情特别轻松,“一出考场就饮凉茶,很爽!”少年“啪”的一声打开了手中的红罐。小冯告诉记者,看到加多宝的公益活动宣传资料很感动,他平时经常利用假期当志愿者,“哪怕就是帮人指指路,我都很开心!帮助别人的感觉总是很好!”小冯表示,考完后有计划参与更多公益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不到15分钟,数十箱红罐凉茶全部派发完毕。此时,工作人员早已大汗淋漓,可看到学生们脸上轻松愉悦的表情,看着他们畅饮熟悉的红罐凉茶,工作人员们十分开心,“我们希望这一罐罐凉茶为他们带来一丝清凉,也送上我们最真诚的祝福。”

据悉,为高考学子“送清凉”是今年加多宝众多公益活动中的一部分。4日下午,由加多宝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4“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在北京启动。加多宝集团将投资1000万元,在全国为2000名贫困家庭的考生提供5000元的学费,圆他们的大学梦。据悉,这项助学活动已开展14个年头,至今已为10175名优秀寒门学子送去希望。

据介绍,加多宝集团将继续落实“发展型助学”模式,为受助学子提供社会实践岗位,搭建传承爱心平台,组织他们参与“一堂课”支教活动等等,帮助留守儿童开阔视野,引导受助学子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助人”的成长性发展。

“让受助者更有自信,让公益的正能量感染更多的人,最终达到‘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目的,这是加多宝投身公益的最大理念。”加多宝集团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经理夏楠表示。

“夺刀少年”将单考

宜春号召全市学习

8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一行来到宜春市,看望仍在住院的柳艳兵、易政勇两名同学,转达了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对他们的慰问,称赞他们面对行凶歹徒的勇气,并送上了花篮和慰问金。

“我们将使用高考B卷,在他们身体康复允许考试的情况下,对他们实现单考单招。”汤赛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江西省教育厅现正在着手制定相应考试招生方案。据悉,这将是江西首次在高考中实行单考单招的形式。

据悉,宜春市综治委已授予柳艳兵、易政勇“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6月8日,宜春市委市政府发文号召在全市开展向柳艳兵、易政勇学习的活动。



众说高考改革,新快报问卷调查显示——

超七成网友赞成减少高考科目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周雯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婷

■本版制图:廖木兴

“当年我数学太差没去成理想学校”、“我对英语没兴趣”……求学年代,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这样的考生,他们擅长某一学科同时,也有另外的学科成为“软肋”。高考改革方案虽然尚未公布,但大体方向已经明确,除了不分文理、英语社会化考试外,减少高考考试科目亦是一大热点。

近日,新快报发起“众说高考改革之减少科目”调查问卷,结果耐人寻味,超七成受访者支持科目减少。

英语并非最不受欢迎

此次调查,共有240名网友参与,其中学生136人,占比近六成。受访者中,有173人支持高考减少科目,占比达72.08%。

高考改革具体方案尚未公布,减少考试科目作为其中的一个大方向,具体如何操作、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仍是未知数。依照现行的课程设置,广东高考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以文科综合形式),物理、化学、生物(以理科综合形式)。

针对这9门课程的调查,结果耐人寻味:备受争议的英语科目,并非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在减少高考科目投票中,英语为38.75%,占第二位,语文得票最低,只有8票。

高考之所以改革,很大程度上与其带来的公众负面评价分不开,如“一考定终身”“学生学习压力大”等,减少考试科目,是否能减轻学生负担?调查中,有81.67%的人认同该观点,18.33%的人认为减少考试科目与学生减负没有直接影响。

学生盼能自选部分考试科目

减少考试科目,高考如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相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去除考试科目,网友更愿意自选考试科目。此次调查中,后者的支持率达80%。



60后70后父母反串写高考作文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曰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已经无法抗拒数码时代取代胶片时代,就像无法改变下一代对上一代漫不经心的亲情疏离。

——项仙君

科技改变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意境,也弥补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的遗憾,更消弭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牵挂。

——陈晨

人们的情感有追求时尚与潮流的渴望,同時也有保留历史记忆的最原始需求。于是,有了矛盾、痛苦与纠结。

——冲浪者

本版图片/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母亲,相片,以及记忆

项仙君(孩子就读于南海艺术高中)

家里有三部相机:一部胶卷傻瓜机,一部数码相机,还有一部摄像机。但自从母亲八年前去世后,我已经很久没拍什么东西了。

上个月母亲节,在大家一片献爱心的喧哗中,我悲伤于母亲仙逝八年来,竟没有一次梦见母亲。翻看家里堆成小山一样的相册,竟然找不到一张母亲的单人照——我不知道那时我怎么混蛋到有相机竟没有给母亲多拍几张照片!

记得母亲是不喜欢拍照片的,她曾说相照多了不是好事,拍一次就耗掉那人一点血气,对身体不好。她第一次主动提出拍照是在她去世前两年,那次她与父亲在广州和我一起过年,说是怕自己百年之后连个给子女端在手上的照片也没有,就问能不能先拍一张。我当时很不高兴,说你们还年轻着呢,怎么就想这些怪事!但拗不过,就带父母在小区的照相馆里拍了,按他们的要求,各自拍的都是黑白照,框好后拿给他们看,父母都很高兴,说拍得不错,我心里却有了种不祥的忧伤——八年前母亲去世,三年前父亲也驾鹤西行,我从来没有想过父母真的会那么快离开我们!清明回家,望着墙上父母的遗照,好像无论站在哪个角度他们都在慈祥地望着自己,忍不住悲从中来。

太多时候,人们总是不会珍惜身边的东西,譬如亲情,譬如爱,直到失去之后才痛定思痛。记得第一次从大学回家时,带了部傻瓜相机,一家人高高兴兴合了影,然后冲洗出来,放在镜框中。几年后我们几个子女都来了广东,陪伴父母的,就只有那几张照片了。母亲时不时把镜框拿下来擦拭,家里来人了,父亲就指着相片骄傲地说,这是我儿子!但相片很快就发霉褪色了,母亲就让我再寄,我不耐烦,说:“现在还有谁洗照片啊?”母亲从此就不再提了。他们来广州时,我们也有拍照,但大多是合影,存在电脑里,也没有再洗出来了。

现在一家人外出旅行时,我还是会带相机,基本上都是给孩子拍照。从出生到现在,孩子的照片,都有几百张了罢?看着她从蹒跚学步到考大学,成长的岁月历历在目,心中也就满足了。想起母亲的那句话:水只会往下流。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明白为什么关心孩子永远胜过关心自己。与孩子在一起吃饭时,看着她拿着手机拍桌上的菜,然后埋头刷微信微博,说句话她都不耐烦,我就想起当年的自己,想起父母因为我不回家吃饭而生气,想起吃饭时不愿说话而让他们叹息——一时间,全是他们寂寞的记忆。

我们已经无法抗拒数码时代取代胶片时代,就像无法改变下一代对上一代漫不经心的亲情疏离。水只会往下流,也许有一天,当我也像父母一样被挂到墙上,我相信,我的孩子们终会想起,那些永不褪色的爱,那些比相片还要清晰的记忆。



与科技共舞

冲浪者(孩子就读于广州市第六中学)

数码时代的到来,让我激动、兴奋,从此可以随心随欲随时随地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与哀愁;胶片时代泛黄、褪色的老照片,则令我瞬间打开记忆的心门,此种记忆永不褪色。      

常常想,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从缓慢到超速,视频、电子设备的频繁更新与升级,无一不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形态。人类的生活因此更精彩、更高效,这是科技带给地球村的“福利”!

科技的创新、生活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人类、思想与价值观以及人的情感等等,这些有形无形的事物,无一例外都是在矛盾、冲击或交织中螺旋式上升或发展的。举个例子:城市要改造,要发展,要拆旧建新,但历史文物、建筑也需保持原有风貌或传统风格,这便形成了强烈的矛盾与冲击!身边就曾数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为了经济效益、为了GDP而不惜破坏历史文物或建筑,令人扼腕,令人叹息!

同一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否可以同在?胶片与数码是否可以同在?城市发展与人的情感生活是否可以相容?人们的生活需要互联网,需要数码的便捷与惊喜,同样需要对历史对生活的永久怀念。人们的情感有追求时尚与潮流的渴望,同時也有保留历史记忆的最原始需求。于是,有了矛盾、痛苦与纠结。

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完美的,唯其不完美,才真实才美丽。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思想与价值观,但并不因此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肤色的民族可以友好往来;两个个性鲜明的人可以因爱而相拥;城市的传统与时尚文化也可以完美地组合与搭配!

因而,我想大声疾呼:来吧,让我们与科技共舞!

照片千变 唯有情永在

陈晨(孩子就读于优联,参加美国高考)

22年前结婚时,我俩手牵手来到中山五路立交桥边那家老字号艳芳照相馆,“咔嚓”一声,两个青春的笑脸定格下来,记载着那美好的瞬间……

17年前,抱着一周岁的女儿,我们再次来到艳芳——早搬到大南路附近一处二楼的小屋子里,摄影师照下一家三口的笑脸,从此,这张照片一直放在我的钱包里,每一天,打开就能看见,他和女儿的笑脸……

那些年,没有相机,也没有手机,为了流住岁月的记忆,每一年,我们都到相馆去照相留念,相依相偎牵手去的路上,仿佛要完成一个承诺,一个仪式。如今,夹在旧相簿中那一张张黑白相片早已泛黄,甚至模糊,但每次相依坐在一起翻看相册,回忆当时的情形,总会心生浓浓爱意……

后来,买了相机,照相机会多了,却总是没有时间耐心整理;再后来,有了手机,像素越来越高,随手拍,随手发,随手删,轻而易举,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每一个开心的时刻都可在瞬间定格!

随着科学发展,许多人手机换了无数个,像素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相机早就弃用,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愿不愿意,科技正在悄悄改变你我的生活:  

曾经遥远的距离拉近了,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绵绵思念变成视频即时对话了,曾经灯下绞尽脑汁忐忑不安写情书的画面消逝了……科技改变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意境,也弥补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遗憾,更消弭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牵挂,如今,通过互联网终端,视频、微信、微博,人们随时能与万里之外的亲朋对话聊天,交流分享,“天涯若比邻”了。生活变得便捷无比,地域空间瞬时缩小。

上周,好友洁的母亲从外地来广州求医,远在大洋彼岸的洁一直用手机跟我微信对话:婆婆到医院了,开始抽血了,她在吃早餐了,她在打治疗针了……每一步,都可以微信同步直播,图文并茂,她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此时与母亲虽然远隔万里,却相见在眼前;

人们拥有了电脑和手机,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与他人的交往手段更多更快捷了,每天早晨起床,年青人都会打开手机上微信微博;地铁里,公交上,几乎再没人读书看报,人手一机或看书或读新闻或刷刷刷……世界各地的事,朋友们发来的风光美图,点击——打开链接——转发……人们忙碌不堪、目不暇接。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人与人的心仿佛从没有过的远:君不见,每每同学朋友聚餐,顾不上聊天说话,菜上了,纷纷拿出手机对着每一个菜猛拍,然后飞信、微博、微信分享,对眼前人视而不见。

“世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微博!”我们习惯通过键盘去联络亲朋,群发一条信息,所有的人都问候了;甚至夫妻俩同居一室,你一台电脑我一台电脑,两人对话也在电脑上进行……

我们不由自主越走越快,却渐渐习惯了守着一方小小的世界,通过网络接触外界,通过手机了解百态人生,许多人生活在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的世界里,在匆匆奔跑的脚步里,许多美丽的风景,一晃而逝;许多心灵的对话,没有时间;许多交流的形式,快餐对付,那浓墨重彩的情感对话,终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少,终至消失……

老照片也好,新数码照也罢,相片形式万变,传播载体千变,但人与人的交流与理解,唯有勿忘初心,用心领悟与感受,情才永在!

“如果自由选择,我想考地理、生物、化学。”昨日在天河中学考点,结束理科综合考试的44中高三学生小林如是说,虽然是一名理科生,他对地理却充满兴趣,“分析每个地方的地域特征、动植物生长,比物理课上阿基米德原理有意思多了”。

对家长而言,他们支持自选考试科目的理由则更简单。高三学生家长李博森是一名生意人。他透露二十年前,自己在家乡江西有过一段短暂的从教经历,他同样支持由学生自选部分科目考试,“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要把每个学生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比较”。他赞同以高考的方式选拔学生,但同时认为改革要更多体现出学生的个体特征。

专家观点

●减少考试科目不等于完全不考

杨双龙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刚送走最新一届毕业生的杨双龙老师认为,“减少高考统考科目,不等于完全不考”。

杨双龙以北京公布的高考方案分析,该方案并未减少考试科目,而是将部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其中亮点之一就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副科。

他认为自由选择有“对症下药”、“提前诊断”两个功能,学生不仅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考试科目,“另外学生也需要提前规划自己的专业方向,针对大学的专业要求有计划地学习”。

●减少考试科目应先试点后推开

刘海峰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减少考试科目并不见得一定能减轻学生负担。”刘海峰认为,在高度竞争性的选拔考试中,即使减少科目,多数考生必然会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潜能用到极限。

另一方面,科目太少,为了保持考试的区分度,势必导致试题难度不断加大,以区分选拔优秀考生,如此学生的负担也不一定会减轻。

因此,他认为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等改革,需在一定范围内实验,确实具有可行性之后,才宜逐步铺开。

民间设想

官方虽未出台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但公众对于其讨论早已进行,记者综合考生、家长及网友观点,整理了以下几种“民间设想”,也许想法过于简单,但也是个体关于高考的积极思考。

A.核心学科统考 学生自选科目

“我喜欢地理,可以选考地理。”高三学生小林的想法可以是高考改革减少科目的一种思路。正如目前广州一些中学提供AP课程学习(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一样,如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学习能力,主动选择相应的科目学习考试。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欧美的中学阶段,多会规定学生学习的核心学科,将其作为升学的必考科。借用此方式,未来高考也可确定核心学科(如语文、数学等),采用核心学科统考学生自选科目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大学专业要求,自选考试科目。

B.语 数 外 专攻学科

根据杨双龙老师的观点,减少考试科目,更多应该理解成学生的学科重组,参考北京市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未来广东可能出现的考试也可能是:语数两科,加外语社会化考试成绩,另外根据大学的专业要求,测试一门专攻学科,其他学科则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此方案除了突出语数两门重要学科外,要求学生需有一门专攻学科,有利于学生走不同的专业发展道路。

C.语、数必考,其他科目参考学业水平测试

此前曾有网友提出最简单的思路,未来只考语文、数学两科,英语以社会化考试成绩为准,其他学科全部参考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自主招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