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幼小科学衔接项目成果显著,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4-11-04 19:20:20
 
 
近日,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东莞)结项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举行。此次活动展示了东莞在幼小衔接方面的丰硕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助力他们的茁壮成长。
 
实践探索:构建莞邑“五位一体”幼小衔接新生态
 
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2021年8月,东莞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的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小科学衔接项目申报工作,并成功获批立项。近三年来,东莞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实施“35464”工程,构建起莞邑“五位一体”幼小衔接新生态,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稳步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入发展,以点带面让科学的幼小衔接成果普及全市的适龄儿童,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东莞始终坚守“孩子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从各个方面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过渡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从心理、习惯、知识等方面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同时,东莞聚焦“精准把脉”“多元培训”“教研支撑”“课程建构”四个抓手,大大提升了幼小衔接的实效性、协同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立足生态学视角,东莞构建了幼小协同有效机制,把教育行政力量、教研室教研力量、校长园长指挥力量、教师一线实践力量、家长共育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家园校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通过带动辐射,东莞从开始的两个试点镇街(园区)和5对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到覆盖全市6大教研片、33个镇街(园区)幼儿园和小学,以点带面让科学的幼小衔接成果普及了全市的适龄儿童。同时,东莞还到铜仁、新疆、宁夏、韶关、揭阳、茂名、湛江、广州海珠区等地进行推广经验。
 
在过去的三年里,东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撰写调研报告2份,制定《东莞市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构建四位一体的莞邑实践课程体系,汇编成果集8册,出版幼小衔接丛书4册和教研案例一本;项目在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获省幼小衔接优秀案例19个,位列全省第二。
 
点评分享: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天,各镇街(园区)教育代表从多个维度出发,详细介绍各试点(实验)园校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创新之举。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费广洪对东莞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实践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东莞通过组建三层研究团队,培训、教研等五策略提升教师素养,构建幼小衔接的长效机制与课程,实现成果全覆盖等,充分展现了东莞市在幼小衔接工作上的系统性有效推进。期望未来加强项目深入研究,如推进三化课堂常态化,进一步辐射全市乃至全省,助力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更多卓越成果。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周燕表示,教学科研成果不仅彰显了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教育品质不懈的追求,而且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东莞能够持续深化幼小衔接的研究与创新实践,为促进更多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莉对东莞幼小衔接研究项目培育成果表示期待,她充分肯定了东莞教育同行的辛勤探索和在课程活动开展中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她建议老师们关注幼儿兴趣点以及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适宜性,做到“了解、协同、发展”,推动幼小衔接项目产出更多研究成果。
 
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润江表示,未来,东莞将继续秉持“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理念,立足儿童本位,树立学段贯通思想,深化实践,推广成果,以驱动广东省学前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幼小科学衔接项目成果概览
 
本网观点
 
东莞市在幼小科学衔接项目上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通过实施“35464”工程,构建“五位一体”幼小衔接新生态,东莞不仅为本地适龄儿童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东莞继续深化研究和实践,有望在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文档内容,专家们提到的“三化课堂常态化”具体指的是将幼小衔接的课堂模式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文档中提到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费广洪对东莞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实践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期望未来能够加强项目深入研究,如推进三化课堂常态化,进一步辐射全市乃至全省,助力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更多卓越成果。
 
这种课堂模式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化: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确保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法具有连贯性和科学性,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2. 规范化:规范化的课堂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在统一的标准下接受教育,减少因教师或学校差异导致的教育质量波动。
 
3. 常态化:将幼小衔接的课堂模式常态化,意味着将其纳入日常教学中,使其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种课堂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小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教授他们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制定统一标准:制定全省统一的幼小衔接课堂标准和指导手册,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3. 试点推广:在更多地区设立试点学校,通过实践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市乃至全省。
 
4. 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专家和一线教师分享成功案例和有效方法,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学习和借鉴。
 
5. 政策支持: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推动三化课堂常态化的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推广三化课堂常态化模式,进一步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