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第二十二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厚街镇涌口社区拉开帷幕。本届“粤剧黄金周”以“1+N”系列活动形式,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东莞粤剧粤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当晚,涌口社区还举行了首场折子戏演出,吸引了众多粤剧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东莞广播电视台承办,东莞市文化馆、厚街镇文化服务中心、东城文化服务中心、东莞粤剧图书馆、厚街镇涌口社区以及“粤剧黄金周”接力活动相关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协办。旨在通过更高格局、更广视野、更强阵容、更新形式,呈现一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盛宴。
作为一项有着20多年沉淀的文化品牌活动,东莞“粤剧黄金周”一直以崭新的艺术演绎、优秀的艺术组合、高超的艺术水平,带给市民美妙的艺术享受。本届“粤剧黄金周”汇聚了众多优秀粤剧表演艺术家,包括广东粤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等。他们携广东粤剧院一团优秀青年演员,通过折子戏演出集中展示了“南国红豆”独特的岭南风韵和艺术魅力,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成功“打响头炮”。
10月25日晚,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将举行“凤舞飞扬·相聚大湾区”湾区名家专场粤剧展演。演出阵容同样强大,以广州红豆粤剧团为班底,汇聚了欧凯明、彭炽权、郭凤女、陈振江等湾区粤剧名家名伶。当晚的演出剧目涵盖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与根据现代题材作品改编的新编粤剧,全面展现了粤剧艺术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
在深秋时节的厚街涌口海月公园,活动现场设置了“戏剧非遗集市”,人气火爆。集市上提供了粤剧妆造亲身体验、粤剧脸谱绘制体验、粤剧公仔软陶泥捏制体验、龙舟文创、非遗漆扇、龙图腾龙狮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不仅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粤剧艺术的魅力,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本届东莞“粤剧黄金周”联合厚街镇在涌口社区举办2场粤剧曲艺演出,与周边的“戏剧非遗集市”深度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东莞粤剧发展中心负责人香雪萍表示:“第二十二届东莞‘粤剧黄金周’的一大亮点就是聚焦‘百千万工程’,我们与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厚街镇涌口社区深度融合,通过以戏曲进乡村这种走进群众身边的‘接地气’的形式,来更好更有力地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
据悉,第二十二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在保持专业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兼具群众性、普惠性,采用赠票模式普惠广大戏迷,让粤剧粤曲走进百姓生活,促进粤剧粤曲文化薪火相传。活动以“1+N”模式,通过多元化、创新性、高品质的粤剧曲艺文化活动,扎实推进“粤剧黄金周”品牌提质增效,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
“1”即一个主体活动——第二十二届东莞“粤剧黄金周”(主会场)系列活动,“N”即道滘、麻涌、厚街、南城、高埗、长安、寮步等镇(街)分会场进行“粤剧黄金周”接力,多方参与、全城联动、特色突显、“花式”共享。东莞是著名的“粤剧之乡”,是粤剧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东莞深入打造“粤剧黄金周”“粤韵金声”“戏曲进校园”等深受市民欢迎的品牌活动,不仅厚植了粤剧曲艺文化传承的土壤,也促进了粤剧曲艺文化的创新发展,让“南国红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当前,东莞正致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粤剧曲艺是莞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东莞将继续擦亮“粤剧黄金周”等品牌,立足传统经典剧目,创新粤剧表现技法,探索多元化的粤剧传播手段,加强湾区粤剧文化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东莞特色的粤剧曲艺精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的同时,进一步讲好东莞故事、传播东莞好声音。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