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项目话剧《倒不过的时差》在常平大剧院精彩上演,标志着“剧汇常平 艺彩纷呈”常平戏剧月活动的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市民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戏剧盛宴,同时搭建一个促进戏剧创作与表演交流的平台,以提升原创戏剧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打造“东莞创作”品牌和文化强市建设。
剧目亮点
《倒不过的时差》由东莞本土团队倾力打造,编剧、导演及演员均为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该剧此前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青年戏剧节展演中荣获话剧类“最佳剧目”“最佳编剧”“优秀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等7项大奖。
剧情简介
该剧讲述了一对中国夫妻为送孩子出国留学而倾尽全力,孩子在国外与一位女留学生相识、相恋并最终结婚。老夫妻为了支持儿子,在国外为其购置房产并帮忙照顾孙子。然而,由于难以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两代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引发了一场令人深思的悲剧。
演出反响
当晚,常平大剧院座无虚席,观众们对精彩紧凑的剧情、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主题给予了持续不断的掌声,充分展现了东莞戏剧人的不凡实力。
领导致辞
常平镇党委书记吴润玲、东莞市文明办副主任邓珊珊、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殷柱华、东莞玉兰大剧院管委会主任陈新浩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并在演出前为常平戏剧月活动启动仪式亮灯。
文化背景
常平镇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拥有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全国设立的四个小品基地之一的常平小戏小品基地,这也是唯一设立在镇级单位的国家级小品基地。基地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并有30余个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依托这一良好的基础条件,常平正逐步成为立足东莞、面向湾区、走向全国的戏剧重镇。
接下来,常平将以举办戏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深入人心的文艺精品,助力东莞打造“东莞创作”品牌和文化强市建设,为常平打造东莞东部中心、东部重镇、商贸名城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莞讯网观点
此次常平戏剧月的成功开幕,不仅展示了东莞本土戏剧人才的卓越实力,更彰显了常平镇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的决心与力度。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东莞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期待常平能够继续发挥其在戏剧创作和表演方面的优势,为东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