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2024 OSCAR开源产业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构建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汇聚产业和研究的智慧,推动开源体系的建设,繁荣开源生态,并促进开源产业的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丽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了开源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她指出,开源不仅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模式,还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创新的边际成本,推动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从产业协作的角度看,开源有助于建立一个多元合作和开放的产业体系,从而构建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开源释放了增量合作的空间,推动形成了一批全球共同维护的数字公共产品,进而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王晓丽还针对开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我国优势开源项目的培育,积极推动国际开源生态的布局;二是创新重点领域开源社区的运营模式,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三是促进开源商业价值的实现,激发产业生态的活力;四是加强开源生态发展保障能力,完善开源治理体系。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在会上表示,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先行。过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推动开源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推动了二十余项相关标准的制定,涵盖了开源安全、开源项目和社区、开源治理等多个方面,为我国开源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未来的开源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代晓慧提出了三点布局建议:一是政策领航,坚定落实国家宏观政策要求;二是聚焦重点,持续完善关键领域的标准布局;三是开放协同,积极开展开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进行了《开源体系建设100问》的预发布。该书基于开源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智慧结晶,回答了从开源项目建设到社区培育,再到行业应用、风险治理,以及企业管理和地方发展等一系列开源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为参与开源体系建设的不同主体提供了行动标准和价值参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会上深入剖析了数字公共产品的发展历程、重要意义、建设路径、风险治理以及未来发展。他强调,数字公共产品进一步放大了开源模式的公共价值。在数字公共产品的建设中,生产环节应注重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升技术的普适性;应用环节应注重应用包容与公平,推动行为准则与规范的制定;在运营环节应注重协调多元运营主体,建立层次化的运营架构。何宝宏认为,数字公共产品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联盟、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中治理主体应以政府和企业为主,第三方开源联盟组织为辅,结合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从开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全球开源体系建设现状以及我国开源体系建设现状。她强调,我国应着力优化以开源关键要素为主体,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布局结构,积极开展开源体系建设。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信通院还发布了《2024央国企开源项目典型实践》、《2024年中国企业开源治理全景观察》、《开源大模型应用指南1.0》、伏羲·开源安全管控服务一体化平台等多项成果,为企业安全、合规、高效地使用开源技术提供了标准和案例参考。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为推动我国开源产业的发展,加强开源生态的建设,以及完善开源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开源将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