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讯网北京11月20日电 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从严监管理念,探索出一系列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监管机制和模式。今年以来,北交所针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违规行为,已发出近百份“罚单”,创下开市以来的新高,有效推动了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
据北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北交所年内已对83家公司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包括出具警示函、口头警示、监管关注、约见谈话、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等。此外,还有8家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被予以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北交所的监管措施涉及对象广泛,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的一致行动人等。具体违规事由包括募集资金使用违规、交易违规、三会治理及董监高管理、信息披露违规、规范运作违规、定期报告信息披露违规等。
在交易监管方面,北交所的年报、季报和相关交易监管明显趋严。今年以来,共向相关公司下发了67份问询函,其中年报问询函47份,三季报问询函3份,针对上市公司具体事项的问询函17份。
北交所还持续压实“看门人”责任,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11月1日,北交所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指引(试行)》,督促保荐机构切实提升执业水平,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对于未能勤勉尽责、执业质量存在问题的中介机构,北交所则持续重拳出击、严厉处罚。今年以来,北交所对于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等机构的签字会计师、审计机构等相关负责人予以口头警示。
此外,北交所还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帮助主办券商(保荐机构)强化合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北交所创新性信息披露要求的理解,并做好相关贯彻执行工作。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在制度机制和理念上提升对创新的包容度,同时坚持严监严管,完善配套风险防控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针对违规减持行为,北交所从严从快予以查处,对相关投资者实施公开谴责并限制证券账户交易6个月等监管措施。同时,北交所将有关线索移送证监会,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据《证券法》及证监会有关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为了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北交所近日携手60家投资者服务e站组织开展“合规交易 理性参与”主题投教活动。本次投教活动共设置“了解规则、合规交易”“了解公司、理性投资”“了解权利、做积极股东”“识别风险、远离非法”等四个单元,与广大投资者共同参与北交所建设,共同呵护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市场生态。
表格:北交所2024年监管措施概览
莞讯网观点:北交所的严监管态势,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种从严监管理念的坚持,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构建良性市场生态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北交所监管措施的不断加强和细化,未来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投资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