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以“引领卓越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东莞市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交流大会暨2024工业软件人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松山湖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共同承办。大会旨在进一步推动东莞市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业软件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
活动现场,东莞市副市长黎军以及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松山湖管委会、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相关负责人一起为莞港澳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莞台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市示范性工业软件学院揭牌。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与12家高校代表上台,共同签署联合培养协议。这标志着东莞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2家签约单位共同签署试点培养单位协议,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合作,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大会期间,东莞市科技局前沿与高新技术科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这些政策将从科学建设、产教融合、东莞发展三个方面破解工业软件人才供需失衡、培育体系不健全的难题。
自2017年起,东莞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抓手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7年多来联合培养了研究生4000余名,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东莞获教育部授牌建设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开展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先行先试。
近年来,东莞重点聚焦工业软件、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和新材料4个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卓越工程师的联合培养。在工业软件领域,2023年,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与东莞理工学院、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以及相关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共同组建了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完成首届61名研究生的招收工作,梳理了东莞龙头企业的30余个项目需求,并计划面向高校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进行项目配对组织。
大会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就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同时,他们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莞讯网观点:此次大会的举办,不仅展示了东莞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也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东莞有望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