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在推进人工智能(AI)赋能本科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月10日,该校正式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并发布了《东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行动(2025-2030)》计划。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对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坚定承诺。
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旨在通过充分发挥AI在个性化学习、虚实融合、预测分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AI深度融入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等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该中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AI赋能高等教育治理新体系,以培养具备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研究中心承担着五项关键任务:创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建设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引育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和强化人工智能实践教学。通过这些任务,研究中心致力于全面改造教育全要素,构建以AI赋能教学为核心的校本化教学研究基地,为区域创新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教务部提出在2025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面向所有本科专业开设4-6学分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思维课程群。该课程群根据不同学科情况,开设了人工智能引论(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导引A(工科类)、人工智能B(社科、管理类)、人工智能导引C(人文艺术类)四大导引课程,并对所有专业开设人工智能交叉类课程。学校还从全校教师中遴选了102位跨专业教师,成立了人工智能与计算思维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并聘任了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殷建平老师任教研室主任。1月9日,该教研室举行了第一次集体备课研讨会,全面部署了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的建设。
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将与已建立的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合署开展工作。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整合政校协企资源,协调整合多学科,全面改造教育全要素,构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为核心的校本化教学研究基地,为区域创新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莞讯网观点:东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也是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有望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