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发改委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期货市场的监管、风险防控及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部署。
总体目标
《意见》明确了期货市场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到2029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总体框架,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品种布局与国民经济结构更加适配,市场深度和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一支诚信守法、专业稳健、服务高效的中介机构队伍。
到2035年:建成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期货市场体系,主要品种吸引全球交易者充分参与,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中介机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产品齐全、功能完备、服务高效、运行稳健、价格辐射全球的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大幅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成效显著,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但与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价格影响力不强、监管规则和风险防控体系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政策措施
全面从严强监管:
细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五大监管”的要求,以行为监管和机构监管为着力点。
强化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期货市场监管布局。
行为监管方面,既要严格监管合法交易行为,也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机构监管方面,全面覆盖期货公司股权管理、公司治理、业务经营、风险处置各个环节。
穿透式监管方面,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优化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管理方式,改进大户报告规则。
持续监管方面,加强从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监管。
功能监管方面,统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尺度和强度,实现同类业务的监管标准协调一致。
强化风险防范:
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提升期货市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韧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风险预防方面,巩固期货市场运行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制度规则,用好大数据资源,加强定量分析,推动风险预警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响应转型。
风险处置方面,压实结算参与人责任,优化担保品管理,盘活期货风险准备金,完善“违约瀑布”层次,充实期货市场风险处置资源;聚焦期货交割、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关键环节部位,夯实基础性制度,筑牢阻断风险传染的“隔离墙”;健全行业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协同机制,稳妥出清个案风险。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商品期货方面,聚焦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品种布局,丰富交易工具,不断提升品种功能发挥水平;优化保证金、做市商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套期保值交易降本增效。
金融期货和衍生品方面,进一步发挥股指期货期权功能,助力增强股票市场内在稳定性;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长期资金开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
对外开放方面,统筹好开放与安全,有序扩大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全面从严的监管和有效的风险防控,将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