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0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东莞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升各民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并助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亮点
1. 灯光秀和民族风情文化活动
- 10月6日,东莞市中心城区地标建筑群上演灯光秀,点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 南城街道莞香印巷启动“共庆华诞·共绘民族情”民族风情文化活动,展示各民族传统饮食、服饰、非遗技艺和音乐。
2. 民族文艺展演
- 10月20日,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祝祖国好”主题民族文艺展演,包括蒙古族歌曲、瑶族民俗文化表演等。
- 现场宣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凌力及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贡献。
3. 宣传教育培训
- 多镇街开展“民族政策大讲堂”系列活动,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 石碣、寮步、石排等镇开展统战干部和网格员民族宗教工作培训。
- 长安镇举办领导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
4. 爱国主义教育
- 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如黄江镇的朗诵比赛和石龙镇实验小学的文化互动活动。
5. 结对交流与支援
- 与新疆、西藏、贵州等民族地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捐赠资金物资,实地调研。
- 万江街道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捐赠30万元援疆资金。
- 凤岗镇、中堂镇与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结对交流,捐赠援助资金和物资。
- 东城街道、莞城街道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进行结对交流,捐赠援藏资金。
- 桥头镇与贵州铜仁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合作协议。
- 沙田镇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开展东西部协作,发动社会捐资捐物。
- 大岭山镇与贵州沿河县联合举办少数民族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助力农副产品销售。
活动成效
这些活动不仅为东莞各族市民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市民得以直观了解和感受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和认同。同时,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网观点
东莞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定决心和扎实举措。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东莞不仅提升了市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还通过结对交流与支援民族地区,助力实现了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这些活动对于促进各民族友好交往、和谐共居、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表
东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
在2024年10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东莞市通过灯光秀、民族风情文化活动、民族文艺展演、民族政策培训、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结对交流与支援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市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东莞市通过以下具体活动来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1. 灯光秀和民族风情文化活动:
- 灯光秀:10月6日晚,东莞市中心城区地标建筑群上演灯光秀,点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
- 民族风情文化活动:在南城街道莞香印巷启动“共庆华诞·共绘民族情”民族风情文化活动,展示各民族的传统饮食、服饰、非遗技艺和音乐,为市民提供直观了解和感受各民族风俗文化的窗口。
2. 民族文艺展演:
- 10月20日,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祝祖国好”主题民族文艺展演,包括蒙古族歌曲、瑶族民俗文化表演等精彩节目,展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宣传教育培训:
- 民族政策大讲堂:多镇街开展“民族政策大讲堂”系列活动,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在民族宗教事务方面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 专题培训:长安镇举办领导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深入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识和举措。
4. 爱国主义教育:
- 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如黄江镇的朗诵比赛和石龙镇实验小学的文化互动活动,促进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5. 结对交流与支援:
- 与新疆、西藏、贵州等民族地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通过捐赠资金物资、实地调研、考察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这些活动通过展示各民族的传统饮食、服饰、非遗技艺和音乐等文化瑰宝,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具体来说:
1. 展示和表演:通过灯光秀、民族风情文化活动和民族文艺展演等活动,展示各民族的传统饮食、服饰、非遗技艺和音乐,让市民直观了解和感受各民族的风俗文化。
2. 互动体验:在民族风情文化活动中,市民可以亲身体验各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如亲手制作苗族银饰锡纸画等,增强了文化传承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3. 宣传教育:通过民族政策大讲堂、专题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观影等活动,提升市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4. 结对交流:与新疆、西藏、贵州等民族地区开展结对交流,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座谈等形式,促进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活动,东莞市不仅深化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还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