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袁隆平”陈志坚55年追梦路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10-22 08:54:35

  “东莞袁隆平”陈志坚55年追梦路
 
  “你看我们的禾苗,经历‘山竹’这么强的台风,还长得这么好。”10月19日,指着最近刚通过审定的“凤新丝苗2号”,肖启凡从营养性到抗风性,将这一品种水稻的特点向记者娓娓道来。
 
  “东莞袁隆平”陈志坚,他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出席会议,都需要妻子肖启凡作翻译。此外,肖启凡还兼任他的搭档和秘书等职,在陈志坚守望稻田的漫长岁月里,心甘情愿地守护着他的梦想。
 
  今年7月,中堂镇凤冲村水稻科研站培育出的新品种“凤新丝苗2号”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培育出这一品种的,正是“土专家”陈志坚。省里的审定意见中写道,“凤新丝苗2号”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一级,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
 
  “这种水稻的叶片纤维硬朗且富有弹性,即使刮台风也不易倒伏。”指着自家田里的水稻,肖启凡解释道,今年9月台风“山竹”来袭,其他品种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临减产。此时,陈志坚从旁边的稻田里掐来几根水稻叶片,肖启凡立刻领会,“老陈是想让你看这些水稻,叶尾都被台风吹成烂黄马尾丝状,叶色枯黄株秆倾斜,但我们的水稻还是一片绿色,稻秆也十分笔直,预计亩产达千斤”。一旁的陈志坚听后满意地笑了。
 
  肖启凡接着介绍道,“凤新丝苗2号”是在陈志坚以往培育出的多个水稻品种基础上诞生的,虽然也花了不少功夫,但相比早年的研究可以说容易太多了……
 
  这要从陈志坚从事这份工作之初说起。陈志坚的父亲就是一位老技术员,受其影响,陈志坚从17岁就开始接触水稻培育,但在1998年以前,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在陪着丈夫一起搞水稻培育的路上,肖启凡吃了不少苦。
 
  “选种要一粒粒地选,插秧时要一株株分门别类地插,收的时候稻穗要一条条分拣……”同样是种田,却要花比别人多十几倍的功夫,“尤其是赶上突然下大雨,又要赶紧收回晒的稻米,又不能直接堆到一起”。回忆起当初的艰辛,肖启凡仍历历在目。但好在,顶着旁人的不解和生活的压力,两个人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陈志坚今年72岁,比肖启凡大了7岁。凡姨总说,自己是被“骗”来的。坚叔则一边掩嘴哈哈笑,一边嗔怪凡姨总提起这件陈年旧事。
 
  上世纪70年代,陈志坚还是个帅小伙,经人介绍后对肖启凡一见钟情。为了得到姑娘的芳心,陈志坚将自己的年龄说小了几岁。“他个子小小的,显得年轻。”肖启凡说,自己当时被他的外表所“迷惑”,并没有怀疑,结婚快一年后无意中看到户口簿才得知真相。
 
  但就是这段“骗”来的姻缘,让肖启凡成了陈志坚最坚定的支持者,陪着他从籍籍无名到被誉为“东莞袁隆平”。
 
  肖启凡才嫁到东莞时,东莞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县。她回忆道:“这里的人连鞋都穿不起,衣服也还是老式的。”这让原本住在清远,家境良好的她不太适应,但陈志坚的承诺还是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相信勤劳致富的陈志坚告诉她,“现在虽然穷,但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用双手创造幸福”。
 
  1978年,两人结了婚。也是这一年,东莞成立了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逐渐开始了向工业化迈进的步伐。不少人抓住改革开放机遇成功发家致富,但陈志坚仍一心扑在稻田里,琢磨着如何增产增收。在他看来,只有种子好了,产量高了,才能让自家人吃饱,也能为村民谋福利。
 
  丈夫要追梦,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重担自然落在肖启凡身上。此外,还要帮丈夫干农活,一年到头既没收入,也没成果,肖启凡多少有些怨气。
 
  到1985年,东莞先是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后又撤县立市。不少人抓住机遇,陆续“洗脚上岸”。陈志坚也面临着机遇,有人介绍他去广州当老板,做砖厂生意。但当时,陈志坚一心想要培育出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任人怎么说都不愿意去。忍耐了多年的肖启凡一下子恼了,“你这个傻子,别人给你机会挣钱你都不去,靠种田什么时候能出头啊?”
 
  肖启凡说,陈志坚大多数时候都会听她的,唯独这件事,当初她怎么都劝不动他。一气之下,肖启凡将两人辛苦栽培的禾苗全部连根拔起。“他当时气得眼睛都红了,手都扬起来了,最后还是没舍得打我。”肖启凡回忆道,嘴角不禁扬起,一旁的陈志坚假装生气,“都是你,害得我还得一棵棵重新插好”。
 
  看着丈夫一个人默默地将拔起的秧苗重新插好,肖启凡又生气又心疼。这场风波最终以她的妥协告终,“在这件事上,他太执着了。”肖启凡在确定拗不过丈夫之后,只能选择支持他。
 
  此后,在陈志坚培育优质高产水稻的追梦之路上,肖启凡成了他最坚定的守护者。1998年,陈志坚的第一批水稻研究成果——凤联4号和凤联5号横空出世。接下来,在妻子的支持下,陈志坚又培育出了紫红稻4号、凤香丝苗、凤兴丝苗、凤新丝苗等多个水稻品种,其中多个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可推广种植。
 
  到21世纪,人们从追求高产到追求营养,陈志坚的梦想也从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升级为培育营养价值高的水稻。“营养大米在中国”,陈志坚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肖启凡知道,陈志坚已经不满足于小家的温饱,他想培育中国人自己的营养大米,造福整个民族。
 
  随着陈志坚的追梦之路越走越宽广,肖启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到今年,陈志坚已做了近55年的稻田守望者,肖启凡成了他不可或缺的全能助手。
 
  从2006年开始,陈志坚每年都受邀参加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年会,去参会总是离不了肖启凡。因为陈志坚不会说普通话,也不太能听懂普通话,肖启凡于是成了他的翻译。经过妻子的翻译,陈志坚的观点才能顺利转化成外语,被外国人了解,陈志坚也才得以了解到会上的最新思想和重要观点。
 
  回忆起第一次在年会上发言,两人记忆犹新。“当时突然要求上台发言,老陈又不会说普通话,可把我们急坏了。”肖启凡说,后来发言席上站了三个人,老陈先说,她翻译成普通话,另一个人再翻译成英语。“三个人一起站在那里,好奇特。”两人一边回忆,一边忍不住笑道。
 
  不只是翻译,肖启凡还是陈志坚的得力助手。三亩地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禾苗,除了陈志坚,最熟悉它们的就是肖启凡。站在稻田中,肖启凡会说,“这是我们的稻”。肖启凡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早已将丈夫的梦想视为自己的梦想,心甘情愿和丈夫一起守护着他的这些宝贝。在陈志坚培育水稻的路上,每一粒种子从萌芽到成熟,肖启凡都参与其中,每一份论文、报告、材料也同样倾注了肖启凡的努力。
 
  55年后,陈志坚从帅小伙变成了倔老头,却迟迟不愿意“退休”,肖启凡明白他是放不下这份使命。对陈志坚来说,水稻培育工作早已从最初的满足小家温饱上升为一件事关民族荣誉的大事,是一份少有人愿意做却又必须有人做的工作。
 
  “我可以陪他继续追梦,却无法替他延续梦想。”肖启凡说,没人接班成了夫妻俩最大的遗憾。她希望,能有农业大学愿意招收他们的二女儿陈喜莹,等陈喜莹在学校学到专业知识后,能够回家帮父亲延续这条稻田里的追梦之路。(记者 朱珍珍)(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