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样本”2.0大步向前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10-30 10:22:00

  “松溪样本”2.0大步向前
 
  “将2.5kg的香油分装在玻璃瓶,每个瓶子可装0.4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用一根长25m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需要1.5m长,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10月27日—29日,一场由东莞市松山湖、寮步镇教育管理中心联合主办、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集团西溪学校(下称“西溪学校”)承办的“思维课堂”(语文、数学、科学)课例研讨会在西溪学校举行。在数学专场上,授课老师带着问题教学,向学生讲述“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实际运用。
 
  2018年6月,松山湖中心小学集团西溪学校揭牌,由此开启“松溪样本”的实践探索,两年来这样的研讨不时推出,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西溪学校已经走过‘植入—整合’的第一阶段,迈入‘整合—新生’的第二阶段。”松山湖中心小学集团总校长刘建平表示,未来已来,围绕课堂改革的松溪样本2.0大步迈进在路上。
 
  2018年,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与寮步镇政府签约集团化办学,开启集团化办学试点先行工作,也开启“松溪样本”的实践探索。
 
  “松溪样本”依托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名校文化和优质资源,从“道术合一”的哲学视角,提出以集团“全人课程”植入为“术”、以“内生型”文化生成为“道”,以教师队伍的生态发展为纽带,通过“植入、整合、新生”三部曲实践探索,实现学校形态的转型升级。
 
  两年落地实践,一组数据见证集团化办学深度融合与学校成长,也为松溪样本1.0交上满意答卷。
 
  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今,两校互派交流教师44人;集团内各学科教研、活动交流超过100场;完成《集团化办学建设品牌学校》丛书编制共25本/册;西溪学校一年级本地户籍学生入读实现三年递增,《“松溪样本”的道与术——跨镇街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获东莞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我们相信课程改变,学生才会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刘建平介绍,至2020年集团化办学从“植入—整合”迈入“整合—新生”阶段,学校再次谋划松溪样本2.0发展新篇章:从课程植入转向课堂改造。
 
  此次思维课堂研讨会便是实践的积极印证,亦向外界传递声音,以松山湖中心小学深度学习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西溪学校自己的教育产品——基于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
 
  以思维点亮课堂,相比传统课堂有哪些不同?在10月28日举行的数学专场研讨会上,西溪小学展示了两个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相同的是问题引导始终贯穿课堂。
 
  课堂上,带着老师提前布置的“学习单”,学生化身解决问题的“小老师”,通过同桌讨论、自由辩论,讨论答案的合理与正确。
 
  在三年级课堂《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中,授课教师李美玲打造购物场景,为三件不同商品标价223元、558元、167元,学生通过商品组合购买实现精算与估算学习;在五年级课堂《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中,授课教师韩远嫦通过“食物容量分装”与“物品长度计算”,阐述“小数除法”及“进一法”“去尾法”的实际运用。
 
  “我们的课堂很好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抢着发言。”课后,来自西溪学校五年级4班学生刘闽瑞开心地分享自己的收获,从不习惯到喜欢,刘闽瑞的改变也发生在更多西溪学校孩子身上。
 
  以问题为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松溪样本2.0给出了实践路径,“问题”“活动”“评价”三个指向成为思维型教学策略落脚点。
 
  由知识导向变为问题导向,回答学什么问题;由浅层学习变为深层学习,回答怎么学;由知识输入变为思维产出,回答学得如何,进而实现对学生评价。
 
  课堂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设定发展目标,探讨实施路径,松溪样本2.0实践正在有序推进。
 
  “推进思维课堂落地的理论培训已经覆盖西溪学校全体教师,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创建了深度学习新样态研究室,西溪学校也成立了课程研究中心、深度学习新样态西溪研究室。”松山湖中心小学副校长、西溪学校执行校长王强透露,根据集团化办学规划,接下来将以课程研究中心“种子”教师为依托,从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着手,由点及面实现思维课堂的研讨、挖掘及全面推进。
 
  根植于松山湖中心小学深度学习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西溪学校语文、数学、科学思维课堂已经有了清晰脉络。
 
  语文主题教学,以语文要素为抓手展开本体深潜、文化立心教学活动;数学问题教学,变“知识主线”为“问题主线”,促进知识学习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科学现象教学,以教材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现象展开科学实践活动。
 
  王强直言,集团化办学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真正引导教师从教育理念、方法、格局上发生质变,从而实现学校新生,“我们希望用两年时间实现思维课堂的成熟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还未全面普及,思维课堂带来的变化已悄然发生,不仅学生课堂活跃了、问题更多了,老师们则主动加入思维课堂实践,与“种子”教师组成观察小组,在反观“教”中实现学习、总结、提升。(撰文:黄婷)(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