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工作将迎评估验收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6-10 11:10:04
2015年5月19日,东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东莞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情况,图为视察市第六高级中学。
 
  东莞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工作将迎评估验收
 
  2012年9月,东莞市提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奋斗目标。今年6月15-17日,东莞市将迎来省对创建工作的评估验收。
 
  三年来,东莞市全力以赴,发扬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树立了“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十项工程”,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内涵。
 
  经过三年努力,全市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438所,在校生132.95万人;教职工9.12万人,其中专职教师6.69万人;实现“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基本全覆盖;公办学校优质学位比例小学99.72%、初中100%、高中100%。
 
  近日,记者走访了东莞市教育局,从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均衡发展促进公平两个方面,对东莞在教育创先过程中的举措和成效进行了盘点、梳理。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东莞市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先后获批为教育部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试点等,在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推进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a改革中考招生制度,优质高中名额到校比例逐步提升
 
  今年1月举行的东莞市2015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在介绍2014年的教育综合改革时称,东莞在2014年继续推进中考招生改革,5所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公平分配至各初中学校的比例从40%提升至50%,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从上年的不超过15%下降至10%,将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中考成绩。
 
  记者了解到,东莞已连续八年对中考招生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2007年,东莞就在全省较早实施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公平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分配数量为5所优质高中招生人数的25%;2008年,实行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试合一;2009年,将历史、地理、生物列入中考考试科目;2011年,5所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比例提至40%;2012年,扩大面向全市招生高中学校范围,对未实施全市招生的学校分四个片区实行片区内招生;2013年,首年实施随迁子女异地中考;2014年,5所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比例提至50%;2015年,东莞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禁普通高中学校招收“挂读生”和变相招收“借读生”。部分招生名额分配的招生办法则继续实行,名额分配比例保持为50%。
 
  而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东莞从2014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计入体育考试成绩,占比5%。今年是该《标准》测试成绩计入体育考试成绩实施的第二年。根据要求,今年中考体育将计算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测试成绩,明年起计算初中三年的测试成绩。除了对考试成绩计算进行调整外,今年还对考试项目进行了调整。
 
   b职业教育改革成绩不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增强
 
  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2年,东莞市教育局制定了全市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通过撤并整合、重新布点、新建扩建等方式,将公办中职学校由19所调整为14所,办学规模平均可达3500人以上。同时,本市结合支柱产业、区域(镇、街)特色产业和中职学校骨干专业建设情况,以“东莞市+行业(或专业)+学校”的模式对全市公办中职学校重新命名和按照专业化方向进行学科改造,明确发展定位。
 
  2013年下半年开始,东莞市教育局开始对公办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本次专业调整拟用三年完成,公办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由47个调整为56个,专业调整规划目标是“缩文增工”,实现工科学位和办学规模大幅度提升。同时,东莞市教育部门改革了中职招生模式,2013年出台的异地中考方案取消了中职学校招生户籍限制,将中职学校招生范围扩大至全省全国。
 
  同时,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模式,探索出“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岗位学制”、专班培养等多种办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为企业招聘技能人才提供了便利,实现了校企共赢。2013年以来,我市职业院校先后组建了纺织服装、模具、LED、财经、汽车等5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促进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师资、设备、技术、教学、实习等资源共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此外,东莞市扩大了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对在公办中职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双转移”、外省市农村、县镇非农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全免费中职教育;对在民办中职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和“双转移”学生按3500元/年减免学费,对外省市农村、县镇非农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2500元/年减免学费。
 
   c实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推动优质示范资源共建共享
 
  今年5月23日,东莞市教育局作为广东省的代表单位(东莞市同时入选的还有大朗镇巷头小学)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展览活动。能有机会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展览活动,得益于2012年起开展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据悉,东莞在2012-2014年期间,先后投入5549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工作。目前,东莞市已建成全市高速教育城域网,100%的公办学校接入网络宽带,全市公办学校100%课室实现多媒体教学配备,师生使用的计算机配备充足,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达到6.9:1。同时,东莞打造了五大体系共24个信息化应用平台,并建设了一批优课、微课资源,全部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免费提供给全市师生共享。同时,东莞市教育部门还建立“东莞名师课堂”平台,应用名师课堂平台进行网络授课,让薄弱学校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共享优质课堂资源、名师资源。
 
  此外,东莞市还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中推出公益性家校互动平台——“微课掌上通”,为师生、家长提供即时信息、学校通知、家庭作业、口语练习等功能,老师、家长只需要使用手机下载安装“微课掌上通”软件即可免费使用。
 
  今年,东莞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进“智慧教育”、“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开发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阅卷与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系统、翻转课堂与探究式教学支持平台。
 
   d加强高效课堂建设 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高效课堂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十项工程”之一。东莞市教育部门将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抓手。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分普通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开展立项课题专题研究。依托高效课堂实验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加强交流展示,推广有效经验。加强教研工作,实现小学镇街视导和学科视导全覆盖,加强初中区域教研,提升高中教研指导和高考备考指导水平。2014年,东莞中考合格率、优秀率分别比上年提高3.1、4.4 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总录取率和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升本科、升重点人数四项指标再次名列全省第一,实现“三连冠”。
 
  2013年10月17—18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健作了题为《东莞“高效课堂”的行动与思考》的专题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共鸣,也得到省教育研究院的高度肯定。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东莞开展高效课堂较为成熟的学校代表之一。从2006年开始,该校就要求各科组致力于高效课堂的创建,并把“实践课程新理念,追求课堂高效率”作为每年的教学开放日主题。为了更好地转变教学观念,该校还请专家来学校做高效课堂的培训。同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高效课堂培训,也走出校门向兄弟学校学习,向外市、外省的先进学校学习。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在东莞市2015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就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办与民办、户籍人口与外来常住人口等关系,切实加强统筹,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均等化水平。
 
  东莞市一直以来也将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整体提升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和落实助学减免政策,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a“1+1”结对帮扶助推薄弱初中发展缩小校际差异
 
  2012年,市教育局出台了《东莞市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局领导分片联系初中学校和校际联盟实施方案》等相关细则,在2012年-2014年开展第一轮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行动。
 
  据了解,根据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市教育局通过强弱联合、以强扶弱、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组织15所支援学校,以帮助受援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效率、活跃教育科研、优化校风学风为目标,积极开展制度建设、教学研究、中考备考等多方面的交流学习活动。市教育局领导分片联系的校际联盟由各片区每年定主题、出方案。
 
  相关数据显示,三年来,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全面开展交流和帮扶,成绩喜人,15所受援学校教育质量迅速提升。2014年,15所受援初中与全市镇办中学中考平均分的差距比上年缩小6.22分。从区域联盟的效果来看,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城乡间教育质量差距大幅缩小。
 
  基于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的成功经验,市教育局还在2014年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的问题,制定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各镇街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活动周期为3年,即从2014年至2016年。要求每所公办学校至少帮扶1所民办学校,每所民办学校至少得到1所公办学校帮扶。
 
  b提升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力争占比达70%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幼儿家长。为加快我市学前教育发展,2012年,东莞出台《东莞市学前教育政府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连续三年,每年投入约1亿元,对全市范围经核定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村(社区)集体办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等各类幼儿园进行补助。
 
  在通过政府补贴提升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同时,东莞还采取重点督促和政策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公办幼儿园发展,以减轻家长的教育负担。2012和2013年东莞连续两年把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进行督查,建成或异址新建了10所公办幼儿园、收归7所集体办幼儿园为镇办幼儿园或镇村合作办幼儿园,并通过收归省、市一级幼儿园为镇公办园、镇政府与村(社区)合作办成镇(村)公办幼儿园、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社区)继续兴办村(社区)集体办幼儿园等模式推动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市公办(集体办)幼儿园达到189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大范围地给家长们减负,东莞市教育部门还启动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鼓励在东莞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依法办园、质量保证、收费合理的民办幼儿园建设为普惠性幼儿园。经过“镇街初审市直接认定”的程序,全市已有484所民办幼儿园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而今年东莞市教育部门将制订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70%。
 
   c义务教育阶段公校过半学位提供给新莞人学生
 
  家住莞城的林女士来自湖南,育有两个孩子,如今大儿子正在莞城一所公办小学读一年级。“如果没有积分入学政策我们都没有机会入读公办学校,而如果不是去年放开计划生育要求,我们也读不了。”林女士正是东莞积分入学政策的受惠人群之一,而在东莞像林女士这样的新莞人还有很多。
 
  最近几年,东莞积分入学公办学位年均增加10%以上。
 
  2014年底,东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共89.39万人,其中新莞人子女71.77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80.29%。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学生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二,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仅次于深圳。新莞人子女学生基数大、增长快,是东莞市解决新莞人子女就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9年,东莞市出台《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采用积分制入学办法,建立新莞人子女入学长效机制。据悉,东莞是全省第一个采用积分制办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地级以上市。2012年,重新修订出台了《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而相关方案每年都会进行调整,新莞人子女入读公校的门槛逐年放宽,从计划生育的一票否决到今年改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进行加分。统计显示,2012-2014年,东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的新莞人子女从13.29万人增长至16.34万人,三年间的增幅达到23%。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中,新莞人子女的就读比例也从2012年的46.66% 提高至目前的51.93%,提高了5.27个百分点。
 
  同时,鼓励部分公办学位饱和的镇街,尝试向辖区优质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缓解镇内公办学位的不足。目前,已有塘厦镇、大岭山镇和松山湖管委会通过购买民办学位的方式招收新莞人子女,免交相应民办学校的学杂费,由市镇(街)财政根据市镇(街)二级办学体制经费分担办法给予补贴。
 
  自2009年春季起,东莞已实现所有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新莞人子女全免费教育。2013年起,东莞市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不分户籍实行财政补助,并连续三年提高补助标准,2015年的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年小学1250元、初中2130元。
 
  2013年,东莞异地中考政策正式出台,公办普通高中提供给随迁子女的学位逐年增加,已由2012年的300多个学位增加到今年的1800个学位,给了更多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普通高中的机会。而公办中职则面向全市招生,有三年初中学籍在东莞参加中考的新莞人子女都可以报读,部分还可以享受到免学费的政策优惠。
 
  d着力提升占半壁江山的民办学校办学水平
 
  东莞民办基础教育占到全市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基础教育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如何提高为数众多、底子相对较差的民校办学水平,是东莞市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所遇到的一道难题。而这些民办学校的在读生绝大部分都是新莞人子女。
 
  从2010年至2014年,东莞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从2013年至2015年,市财政安排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规范化达标专项资金共4140万元,对期间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和获评三星级以上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小学层次每所15万元、其他层次每所20万元。各镇街政府相应成立专项奖励资金。
 
  同时,东莞还从2012年起,财政连续3年每年投入约1.01亿元,对公、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此外,还设立了对民办学校(含民办幼儿园)校车的金额约为1.2亿元的补贴,并全额免除校车路桥统缴,大大减轻了民办学校校车日常的营运负担。
 
  而今年,东莞还将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投入1.25 亿元,对优秀民办中小学和新创评省、市一级民办幼儿园给予奖励,对民办学校教师发放从教津贴。
 
  2012-2014年
 
  东莞教育大事记
 
  2012年:
 
  启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
 
  修订出台《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落实中职教育扩大免学费政策。
 
  2013年:
 
  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在校生实行财政补助。
 
  实施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
 
  新增11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
 
  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制定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调整意见,推动中职学校专业由文科型为主向工科型为主转变。
 
  2014年:
 
  全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达到31个,覆盖率达97%。
 
  普通高考四项高考质量主要指标实现全省“三连冠”。
 
  开办东莞外国语学校,试点全面改革。(记者 余晓玲 王俊伟)(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