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多举措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1-04 09:10:47
2015莞城小学毕业生初中电脑派位现场,一位家长代表启动摇号机
 
 
  东莞多举措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公平的公共服务供给是城市持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东莞教育人早就意识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作为城市吸引人才的最重要公共服务,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近年来,东莞始终把教育公平放在突出位置,以“高水平均衡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高品位特色发展”为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发展保障,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队伍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经过教育部门的不懈努力,东莞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教兴国先进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等称号。
 
  1 强化顶层设计 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东莞市历来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科学谋划、精心部署、顶层设计,不断建立健全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市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东莞市始终坚持“六个优先”,即: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坚持教育投入优先安排,坚持教育用地优先保障,坚持教育人才优先引进,坚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坚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东莞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保障机制,并将推进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工作评定重要内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至2014年底,东莞实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公办学校全覆盖,民办学校覆盖率达86.5%。在招生方面,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都通过“电脑派位”或“分片招生”的形式,安排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读,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也已全面实施免试入学。2007年起,东莞市实行将优质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计划数按本市户籍考生数平均分配至各初中学校,目前省一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分配比例已达六成以上。
 
  此外,为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努力追求教育公平,东莞市采取切实举措,全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外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东莞人口结构特殊,在莞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数量已超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此,东莞市先后出台了一揽子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创新采用积分入学等方式,建立健全了随迁子女入学长效机制。
 
  目前,在东莞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享受与户籍生同等的免费待遇,在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则享有财政补助。此外,东莞已构建起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完善的助学体系,覆盖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2 立足改革创新 追求更优质的均衡
 
  2014年,东莞市小学、初中学校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均衡发展要求,8项具体指标的全市平均值均高于省平均水平;全市公办优质学校比例小学99.5%、初中100%;公办学校优质学位比例小学99.6%、初中100%。这一组数据,正印证了东莞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目标和要求——不仅要均衡,还要是高水平的、优质的均衡。
 
  为达成这一目标,近年来,东莞市在加强资源优化整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薄弱环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取得累累硕果。
 
  在东莞“直筒子市”的特殊行政区划下,镇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事关全局。为推进这一工作,2007年底,东莞市32个镇街全部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促进了市镇街之间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东莞市并未止步于此,2013年,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之机,东莞市建立了具有本市特色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督导评估制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基本实现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全覆盖,将各镇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优质教育资源除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这些物质的条件外,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师资水平。为推进师资优质均衡配置。东莞市早在2006年就实现了全市公办教师待遇城乡统一,有效稳定了教师队伍。同时,以大力实施“三名工程”为抓手,按照“骨干教师打基础、学科带头人作支撑、名师工作室搭平台”的思路,打造教师专业成长阶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全面促进校长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目前,全市共有省教育家培养对象、省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骨干校长培养对象、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7人,市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市中职名校长、中职专业名师培养对象,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2000多人。同时,建立发挥优秀教师示范、辐射作用机制,带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并建立了镇(街)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进一步促进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同时,东莞市大力实施初中教育提升工程和民办学校促进工程。东莞市通过校际联盟、结对帮扶、教研扶持等形式,帮扶相对薄弱初中学校加快追赶步伐。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进标准化学校创建、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发放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等措施,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此外,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东莞市分别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两个方面,整合、开发了教育资源管理、学生学习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微课掌上通等五大体系共24个信息化应用平台;启动了全覆盖的优质教学资源规划建设,评选出了上万节优课、微课资源,并完成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单点登录对接,试点建设东莞学堂“名师课堂”,启动慕课教育改革,运用互联网+思维,使全市师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3 突出特色立校追求教育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2012—2015年,在集中反映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普通高考中,东莞市四项高考质量主要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2012年,东莞市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东莞市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普体艺竞赛中也成绩卓著。
 
  当一座城市的义务教育在优质、均衡方面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便成为教育更高层次的追求,成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鲜明象征。近年来,东莞市学校的特色发展呈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局面。
 
  以莞城中心小学为例,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节”文化活动,贯穿于全年的每一天:“至正”洪钟节激励学生努力奋进,“养德”资福节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大榕树”艺术节展示学生多元才华……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既顺应了儿童的天性,使儿童乐在其中,成为创新小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典范。
 
  清晨迎着朝阳,开始诵读经典;中午伴着古琴,专心练习写字;下午两节课后,自主练习乐器;阳光体育时间,男孩子驰骋绿茵场,女孩子翩翩起舞——这已经成了松湖实验小学孩子们每天的生活习惯。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提出了促进学生“一主两翼”和谐发展的目标,“一主”是指学生的健康体魄,“两翼”是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为此,学校积极开发了上述富有特色的每日校本课程体系。
 
 
  在东莞市沙田广荣中学,学校充分利用校外科普基地、校内科普中心、百米科普宣传长廊等进行科普教育,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活动化”、“课程化”。近三年,学校科普教育现场大赛获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使学生走向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可特续发展之路,做到科普教育“成果化”。
 
  阳光体艺是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的一面旗帜,学校着力打造篮球和田径两大体育特色项目,拥有两支实力强劲的男子和女子篮球队,多年蝉联东城区篮球比赛冠军,多次荣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2015年,学校还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