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学生家长吐槽“微课掌上通”APP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1-24 08:59:32
 
  东莞学生家长吐槽“微课掌上通”APP
 
  近日,陆续有东莞学生家长吐槽,学校强制要求家长安装一款叫做“微课掌上通”的APP,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家长在班级圈动态下点赞和评论。
 
  “老师天天追着我们安装‘微课掌上通’,说以后的作业和通知都在上面布置了。”南城某小学家长李女士说,已经有微信群和QQ群了,为什么还要安装“微课掌上通”?其实,这也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疑惑。
 
  部分老师和家长却觉得挺好用的。有的幼儿园的家长更是养成了每日必点的“依赖症”。
 
  有的家长被学校“追着”用但不想用,有的却已经用成了日常习惯。这个平台都有哪些服务?为什么有的家长不想用?已经在使用的师生和家长用得如何?笔者通过多方调查采访,试图找到答案。
 
  ■产品档案
 
  产品名称:微课掌上通
 
  生产日期:2014年9月1日
 
  产品功能:家校沟通信息服务、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进行人机英语口语训练等在内的多项功能
 
  利好家长 可节约亿元家校沟通费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东莞从2012年启动“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该工程第三期面向全市教师、家长、学生,整合并开发了一整套的应用平台,包括5大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共计24个应用平台,共投入1949万元。
 
  “微课掌上通”正是其中之一,于2014年9月1日正式上线,替代原来付费的校讯通等,旨在为学校提供公益性的优质家校沟通服务。
 
  “微课掌上通”包括家校互动、在线网络作业、在线英语口语练习3个应用平台。校方可通过该平台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和提示信息。家长除免费获取上述信息外,还可了解子女日常在校表现、查看每日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查询子女所在班级和学校的动态信息,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互动交流。
 
  东莞也是全国首个大规模应用移动互联家校沟通的地级市。东莞市教育局透露,“微课掌上通”全面推广使用之后,相比使用商业性家校沟通服务,仅此项功能即可为全市家长每年节省约1亿元的开支。
 
  对家长来说,这确实为一个大福利。
 
  今年初,完善和推广“微课掌上通”平台应用被纳入到2015年东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市场遇冷 使用率呈逐月下降趋势
 
  然而,运营半年之后,今年初“微课掌上通”的应用程度远未达到相关部门目标,并呈逐月下降趋势。
 
  据东莞市教育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微课掌上通”的用户分配率虽已超过98%,但使用率仍不高。
 
  时任东莞市教育局局长的杨靖波表示,原因在于有镇街教办领导或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他要求,各单位要将教育信息化摆在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列为一把手工程,由一把手亲自抓。
 
  3月18日,东莞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在通知发送、学习情况反馈等家校信息沟通时必须使用“微课掌上通”,并严禁学校使用商业性的家校沟通服务。“微课掌上通”的常态化使用率被列入各级相关部门及市直属学校的工作综合评定指标,要求各单位在2015年的常态化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
 
  10月12日和11月6日,东莞市教育局先后两次通报各单位的“微课掌上通”常态化使用情况。从通报看,部分镇街和学校的“微课掌上通”常态化使用情况非常良好,教师和家长的使用率均高达80%以上,如东莞市实验幼儿园10月份教师和家长的使用率分别为90.48%、89.47%。但整体使用率仍不高,尤其是在家长中间,有的学校甚至尚未使用。
 
  11月6日通报显示,“微课掌上通”10月份的常态化应用率目标为教师70%,家长45%。在50所市直属学校中,两项均达标的学校仅有10所,占比仅为两成。在32个镇街和松山湖园区中,两项均达标的有23个,占比七成左右。
 
  网友调查 家校沟通微信电话占比过半
 
  南城某小学家长反映,学校老师要求他们在“微课掌上通”的班级圈动态下点赞和评论,并对点赞数和评论数做了规定,因为这些数据都将纳入班级考核指标。
 
  笔者查阅东莞多个幼儿园和中小学发布的关于“微课掌上通”使用要求的规定,尚未发现有对点赞数和评论数做具体要求的学校,但均表示将其纳入学校业绩考核内容。多数是对教师发布信息数量做了硬性规定,如东莞电子商贸学校要求“科任教师每周在自己任教的班级最少发2条信息”,学校将统计老师发出的信息量,并按一定标准来计算工作量。
 
  笔者随机采访东莞市内几所“微课掌上通”常态化使用率较高的学校,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学校并未强制要求家长的点赞数和评论数,有的只是对老师的使用情况作了硬性规定,虽要求家长使用,但未强行要求点赞和评论。
 
  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微课掌上通”的使用率,已经不在班级微信群发布作业信息和通知,转而只通过“微课掌上通”来告知家长。但多数老师考虑到家长的使用习惯,仍然“双管齐下”,微信群和“微课掌上通”都同时在发布。
 
  东莞某自媒体平台发起调查,近500名网友参与话题讨论。他们平时家校沟通仍以微信为主,占到34.9%,电话次之,占到27.3%,然后才是QQ和“微课掌上通”。
 
  功能体验 文件传输语音等功能尚需完善
 
  刘女士的孩子在东莞某幼儿园读大班。按照园方统一要求,今年上半年,她已经开始使用“微课掌上通”了,但感觉“没什么特色”。刘女士说,目前与老师沟通还是以微信为主。老师创建了班级微信群,会在群里发布作业,家长们也会在群里互动。
 
  据塘厦镇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陈如丽介绍,该校的老师和家长主要是通过QQ沟通的。
 
  自从去年9月份下载了“微课掌上通”,查看孩子在校动态成了何女士每天的必修课。她说,学校主要在平台上发布作业、班级活动或通知等信息,一天2-3条。但对于其他的功能,何女士表示从未使用过。
 
  至于在线作业、英语口语练习功能,部分学校表示暂时没有进行推广,仅有少部分学校已经让学生用上了“微课掌上通”的英语口语练习功能。而不少学校推荐使用“在线作业网”或其它学习软件,相较于后来者“微课掌上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早前推荐的平台更为熟悉,也更依赖。
 
  陈如丽说,有的老师体验过“微课掌上通”的在线作业等功能,在趣味性和便捷性等方面,确实还不是很突出。
 
  而另一边,自身功能的不完善,也增加了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难度。
 
  大朗镇中心幼儿园老师王川说,有些功能“微课掌上通”确实做不到或不便利。例如,它不能传输文件,还是只能用QQ等工具。此外,发布的内容有字数限制,如果是一些内容丰富的分享,需要分好几次发送。这些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繁琐度。
 
  刘女士也表示,“微课掌上通不可以发送小视频,配套功能也不还够。如果涉及到交学杂费等事务,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直接转账,但‘微课掌上通’做不到。”
 
  塘厦镇中心小学老师万莉娜则反馈,“微课掌上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例如语音功能经常出现故障,而且也不是很实用。许多网友在某自媒体后台留言也指出“微课掌上通”的各种各样的技术漏洞。
 
  “部分班级同时使用QQ、微信和‘微课掌上通’,没有主次之分。后者功能还不完善,家长已习惯了原有的平台,自然不愿意转移”,万莉娜说。
 
  家长建议 事先沟通有助于“神器”推广
 
  一个供师生和家长免费使用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为什么却得不到师生和家长的普遍青睐,而需要硬指标为其“开道”?从采访和调查中,笔者发现,用户体验和产品认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硬性规定家长未必买账。
 
  目前,“微课掌上通”被使用的功能主要是表现在家校沟通的层面,许多家长认为“微课掌上通”比不过QQ、微信好用,也因为此。
 
  据东莞市教育局介绍,相较QQ、微信等,“微课掌上通”主要特点是专注教育领域的家校沟通、班级管理、在线作业等功能应用。其逐步叠加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家校沟通,还将拓展到学生的移动学习、课源分享等领域,是东莞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要平台之一。
 
  东城花园小学教导处主任陈志全认为,“微课掌上通”的功能比较综合,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私密性,例如班级圈、在线作业等功能就是针对学校设置的。陈志全说,“微课掌上通”接入微课和优课平台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分享,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学校在推广“微课掌上通”之初,便鼓励老师发布课件、推送微课,让学生们移动学习,探索翻转课堂,“要真正体现‘微课掌上通’的‘微课’功能。
 
  而对于家长的不重视,甚至是抵触,有一年级新生家长提出,推广时间和方式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今年,我孩子刚上一年级。7月份开家长会时,老师不说有‘微课掌上通’,偏偏等家长把QQ群、微信群都建起来,下载了其他的学习软件,大家都使用习惯后,又叫所有人转移到另一个平台。”有一年级家长反映,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自然不太愿意配合。
 
  东莞市政协委员梁聚峰表示,所有信息化升级和推进的举措应该被支持,但教育部门与师生和家长之间要有沟通,先打好家校沟通的基础,否则好的东西被排斥,反而无法发挥出它的效用。
 
  ■网友声音
 
  @海阔天空:微信功能更强大,微课多此一举,劳民又伤财。
 
  @咖啡虫:用惯了还是觉得挺好用的,要是发布消息能够插入视频功能就好了。
 
  @萍:老师上课都要带手机拍照发动态,这真的好吗?
 
  @卡萨布兰卡:用处不大,除了知道孩子几点放学外,其余一概不知,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表现等等都不知道,班群每人说话,也不知道怎么和老师沟通。
 
  @汐?心有*_*凌汐:功能没有QQ多,照片没相册发布查找不方便。消息无列表,不清晰!大多数人用微信、QQ,再加微课太繁琐!建议微课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各项功能,比如每天老师布置作业,课外练习资料。考试题目讲解分析等!并不定期开展小竞赛、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
 
  ■趋势观察
 
  校园官网功能逐渐被取代
 
  “微课掌上通”推出后,虽然受到不少质疑,也有家长出现抵触情绪,但通过一年多的推广后,其使用率逐步提升。已常态化使用的师生和家长更体会到了它的好处。
 
  杨女士去年就安装了“微课掌上通”,现在每天都会登录,看看学校和老师发布的作业、通知和班级动态。“以前这些内容主要公布在QQ群或公告上,如果家长一时没有关注,就很可能被刷屏,信息就遗漏了。”杨女士说,这学期班主任将发布功能转移到“微课掌上通”,信息单独发布,能否随时查看,而且可以收到信息提醒,非常及时。
 
  付女士的孩子在南城东晖学校上小学三年级。她说,安装了“微课掌上通”,现在能在上面看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帮孩子检查功课也更方便了。付女士不用QQ和微信,“以前都是孩子把作业抄回来,有时抄错了或抄漏了,我们也不知道。”
 
  大朗镇中心幼儿园的“微课掌上通”普及率已经达到98%。据悉,大朗镇中心幼儿园动员所有的老师参与使用“微课掌上通”,每人每天至少推送一条图文信息。该园原本的官方网站功能逐渐被“微课掌上通”所取代。
 
  ■案例
 
  “微课掌上通”利于促进亲子感情
 
  “微课掌上通”合理的推广也有助于家校共建。其中,大朗镇中心幼儿园已经尝到了甜头。
 
  目前,大朗镇中心幼儿园的“微课掌上通”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8%。
 
  王川是大朗镇中心幼儿园大五班的老师。如今,随手拿起手机拍照,编辑简单的图文上传到“微课掌上通”班级圈,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每天利用中午和下班后的时间,将一天的活动、所学的知识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发布出去,每天发布3-5条,平均要用20-30分钟。
 
 
  “刚开始额外花时间处理图文的确有些被动,但后来熟练了,随时拍随时编,速度也就快了。”王川说,这样坚持半个月后,可以明显感受到家长的变化。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活动情况后,对学校的要求也更加配合。
 
  王川说,有时候自己太忙一时忘记推送,打开“微课掌上通”,就会发现有家长留言,问她为什么还没推送,好想知道孩子学了什么。
 
  一个妈妈说,自己已经养成了中午休息前登录“微课掌上通”查看女儿学习情况的习惯。
 
  周丹说,信息化时代的家校沟通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有利于亲子感情的促进。“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上课情况,回家后只能问孩子开不开心、学了什么等很空泛的问题,孩子有时候也表达不出来。但是,当家长连孩子做了什么游戏都清楚的时候,就可以问得比较细致,容易激发孩子的表达欲,促进沟通和交流。”(记者 李永霞)(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