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举行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3-09 17:17:55
  东莞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举行
 
  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儿童身心健康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中小学生精神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3月9日、3月10日,东莞理工学院心理系教授苏亚玲受邀来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全市从事心理辅导的中小学教师举行为期两天“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技能辅导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心灵往往比较脆弱、敏感、多变,他们对情感方面的诉求和表达可能会更加强烈些,近年来,抑郁症、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注重孩子智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同时,家庭、学校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苏亚玲表示,生命教育在青少年时期越来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如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青少年,纾解他们身上的精神压力,帮助他们建立更为稳定、可靠的精神价值体系,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苏亚玲介绍,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对于需要救助的人来说,接纳、聆听、关注都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但是绝对不能空许诺,一定要把握心理学的边界,既要遵循保密原则,但也有保密例外,涉及大众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慎重处理。她表示,当发生较大的影响心理健康的事件,有些人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但不符合任何精神病诊断,依靠自身能力又无法应对困境,发生这些“心理危机”时,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特别是疾病、亲人密友离世(特别是自杀)等问题的发生,往往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巨大。这些危机包括发展性的危机(如升学就业等)、情景性的危机(突发事件)、存在性的危机(对生命的价值意义的思考,对爱的缺失,表现为理性自杀)等,其中,存在性危机最难进行干预。存在性危机主要表现为抑郁症患者,他可以对生存、死亡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曾经有位高智商的学生在自杀遗书中展露了他对人生孤独的绝望与恐惧,这些哲学性问题的思考也可能成为一种自杀的诱因。 
 
  由于每个人的个人认知体系、危机应对方式与个体支持系统的不同,心理干预的手法和效果也因人而异。心理干预的后果,无非有三种,一是帮助那些受困者找到方向获得成长的力量,二是将其心理压力暂时地压抑下去,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完全没办法应对这场心理危机,最终伤人、伤己,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留下最深的伤害。苏亚玲表示,心理学的意义就在于捍卫、构建人的精神健康,使人的身心健康达到一种平衡、理想状态,但是它也有够不着边界的地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有效运用永远在路上。(记者 钟榴青)(来源:东莞阳光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