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正努力构建区域性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4-21 11:04:39
 
  李琳:正努力构建区域性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走进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李琳的办公室,可以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小白板,小白板写满了工作日程。他笑着说:“学校发展快,要事特别多。这两年小白板每天都在更新,刚写上一件要事,很快解决抹掉又写上一件。”
 
  4年前,李琳从华南理工大学调任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接棒时希望“经过一段时间建设,社会各界一提起助推区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高校,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东莞理工学院”。
 
  在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5周年前夕,李琳接受了访谈,说出了四年治校的理性思考以及对这所“90后”大学实现新飞跃的期待。他说,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学校取得的成绩令人印象深刻,较2015年综合排名跃升130位,正努力构建区域性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问:今年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第三个年头。大家很关注,学校有哪些深刻的变化?
 
  李琳:今年是第三个年头,而实际推进工作的时间是一年半。2015年9月以来,学校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开局良好,有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注意到2017年1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一份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校2017年综合排名276位,理工科院校排名101位,两年综合排名较2015年跃升130位。
 
  形成区域人才高地。2015年9月以来,学校共引进236名高层次人才,其中院士6名、杰出人才24名、学科领军人才18名,还有学科骨干、博士28名,优秀青年博士157名。同时,首批遴选校内18位教师进入学科领军、骨干人才特聘岗位。
 
  构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在高层次人才的领衔下,科研团队日渐成熟,支撑东莞乃至广东的创新发展。譬如,杨志峰院士牵头开展的流域与城市环境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将有效提高东莞市、珠三角城市群以至广东省的资源环境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问:高水平大学要有高水平人才。您作为大学管理者,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李琳: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学校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改革人才聚集机制,设计了杰出人才、学科领军与骨干人才、产业精英人才、创新团队、创业团队和校长特聘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形成在学科前沿和技术前沿紧密结合的创新集体。这些高层次人才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
 
  作为校长,我是大学管理者,更是大学服务者。东莞理工学院有两个校区,即松山湖校区和莞城校区。这样一来,我们部分老师要经常往返两个校区上课,午休问题成了老师的小烦恼。为此,我们专门开辟了供教师午休的场所,让后勤管理人员根据老师的课程安排,将午休房间的钥匙送达老师的手中;建设科技创新研究院,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在这里自由组建团队、放手搭建平台,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拟建设300多套住房,为引进人才营造家的氛围,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问: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东莞乃至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李琳: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围绕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技术和人才需求进行系统分析,以重大项目牵引、学科凝练与融合交叉、高层次人才引育为关键支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努力建构服务区域创新驱动的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例如,从去年5月起,学校正式启动科技创新服务东莞专项行动,派出科技创新服务专员,到高新园区、专业镇、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技术研发等产学研合作,帮助行业企业攻克核心共性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与政府、领军企业共建机器人学院、长安先进制造学院、360网络安全学院等9个特色产业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布局和企业具体需求为导向,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
 
  问:与传统学院相比,“产业+学院”融合发展新模式有何新优势?
 
  李琳:传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既有知识体系的划分,搭建平台、建立学科再进行人才培养,而特色产业学院则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走的是一条新路子。
 
  特色产业学院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布局需求,结合自身基础,积极谋划和优化学科融合布局,合理配置学科科研资源,在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项目上加强论证和引导,形成学科的汇集、交叉、融通;同时,整合多学科协同创新的优势,形成问题导向、支持知识创新和特色学科群建设。
 
  说通俗一些,老师和学生不仅书本上的理论问题,而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产业一线真实存在的问题,使用的教材是企业真实的案例,授课的教师也来自产业一线。因此师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产业最前沿的信息,密切关注产业发展。
 
  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理工科高校如何在新发展中谋求一席之地?
 
  李琳:谁主动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接,谁就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占得一席之地。东莞理工学院将继续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做好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续用功。今年,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前沿科学研究平台落地,如投入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中的一台工程谱仪,同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找准、研究和破解东莞及广东的产业前沿问题。平台建设好了,团队组建成了,今年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将实现换挡加速,再上一个新台阶。
 
  问:不久前,学校联姻法国百年名校受到广泛关注,办学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
 
  李琳:“粤港澳大湾区”是国际湾区,需要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国际化的办学水平。
 
  不久前,教育部批准设立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采用小班化、全英语教学,培养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去年9月国际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招收海外留学生,目前有来自12个国家的留学生前来就读;同时启动了东莞理工学院—美国新墨西哥大学“4+1”工管复合型中美本硕联合培养等国际班合作办学项目,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应用型、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还在北美、欧洲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创新中心,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交流以及搭建学生国际创新创业平台。
 
  我希望,未来能在校园里看到更多不同肤色的学生,让学校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学。(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