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公司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公示”相关功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行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强制公示制度,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有效破解资金信用不透明难题,严厉打击皮包公司和商业欺诈行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公司资信,增强了股东责任意识,为市场交易安全筑起了更坚实的制度屏障。
据市场监管总局1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138411户公司自主报送实缴注册资本,公示相关信息327512条,较去年同时段分别增长113.45%、144.45%。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公示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实缴出资信息强制公示制度的实施,不仅让市场监管焕发新活力,更显著提升了公司信息透明度,切实保障了公众利益。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就落实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强制公示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例如,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自7月1日以来已自主报送实缴注册资本的2128户公司对外公示的5664条相关信息实施了重点核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市场监管局运用年报智慧管理系统加强公示信息风险监测,引导某建材公司依法公示实缴信息。湖北嘉鱼县市场监管局则向公司宣传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强制公示的重要性和要求,走访公司2000余户,为400余户公司办理变更业务,引导110余户公司办理注销业务。江苏省阜宁县市场监管局7月1日起对已办理实缴注册资本备案的公司开展核实并设置过渡期,对9月1日前已实缴备案但未及时公示的26家公司进行电话提醒,对9月1日后发现未公示的4家公司下发行政指导建议书。
通过这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行动,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公示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增强了企业信用,为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公众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格: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公示制度实施情况
莞讯网观点:市场监管总局推行的实缴注册资本信息公示制度,不仅提升了公司信息透明度,还增强了股东的责任意识,为市场交易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落实,这一制度有效破解了资金信用不透明难题,严厉打击了皮包公司和商业欺诈行为,进一步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