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的深入,多家上市农商行相继召开了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们不仅关注到了这些银行在市值管理、分红政策以及应对净息差收窄等方面的表现,更对它们如何依托所在区域打造特色服务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净利润普遍增长 显示强劲业绩
农商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绩表现一直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577家,而截至9月末,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已达57.52万亿元,同比增长6.0%,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规模中占比为13.3%。
同花顺数据进一步揭示了上市农商行的财务健康状态。在今年前三季度,10家A股上市农商行中有9家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正增长,其中瑞丰银行和常熟银行的同比增速更是超过了10%。营收金额方面,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的营收均超过了200亿元大关,分别为215.14亿元和204.84亿元,青农商行和常熟银行也超过了80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这10家农商行全部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常熟银行、瑞丰银行和苏农银行增速领先,同比分别增长了18.17%、14.57%和12.18%。沪农商行和渝农商行以104.85亿元和103.08亿元的净利润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农商行。
资产质量优异 不良贷款率低
资产质量是衡量银行健康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截至2024年9月末,7家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1%,其中常熟银行和无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7%和0.78%,表现尤为抢眼。
分红与市值管理受关注
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及机构调研中,分红和市值管理成为了投资者们反复提及的重点话题。沪农商行强调其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自上市以来持续回馈投资者,2024年中期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2.39元(含税),现金分红率达到了33.07%,较2023年度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自2021年上市至今已累计分红146.59亿元,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71倍,在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苏农银行也表示,将在保证业务平稳发展和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在未来不断提高现金分红,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市值管理策略明确
面对市值管理的问题,沪农商行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出了三个主要方向:一是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二是加强价值传递,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市场交流,提升投资者认可度;三是平衡业务发展、资本充足和投资者回报,合理制定分红政策,以实现公司价值与市场估值的同步提升。
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多措并举
净息差收窄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多家农商行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出了各自的应对策略。紫金银行表示将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本增效以及增加非息收入来提升盈利水平。在资产端,将坚持小额分散的策略,强化差异化定价;在负债端,则将优化存款结构,紧跟市场变化调整利率。
苏农银行也透露,将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做好平衡管理,对外加强合作,对内优化结构,合理规划存款期限,控制存款付息率,并适时利用央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息差空间。
青农商行则表示将在资产端调整信贷结构,坚持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同时优化负债期限结构和存款定价策略,以延缓贷款利率下行趋势,推动存款付息率的稳步下降。
特色化发展应对市场竞争
面对大型银行不断下沉服务,部分农商行的市场份额受到挑战。紫金银行表示,将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通过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深化做小做散转型、强化数据挖掘能力和做强绩效考核引领等措施,推动战略转型,专注于成为“小而美”、“精而优”的本土银行。
通过这些措施,农商行不仅在应对当前市场挑战中表现出色,更在特色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莞讯网观点: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商行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正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市值管理和分红政策,以及坚持特色化发展,农商行不仅有效应对了净息差收窄等挑战,还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者回报。未来,这些策略的实施效果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