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松山湖南部片区“行走课堂”环湖研学记项目总结仪式在松山湖科学公园成功举行。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该项目精心策划了四条研学路径,累计举办近30场科创研学活动,吸引了超过5000名青少年参与。
项目背景与概述
“行走课堂”环湖研学记项目由松山湖南部片区党委主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创研学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兴趣。项目设计了“基础科研线”“智能智造线”“生命科学线”和“自然科普线”四条研学路径,整合了园区的生态景观、产业优势、大型科研平台和高校资源。
活动总结仪式
总结仪式在松山湖湖畔双语幼儿园的舞蹈表演《我要飞翔》中拉开序幕。现场对研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这些作品涵盖了科创、自然、艺术等领域,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松山湖南部片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行走课堂’系列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不断发芽成长。”并承诺将继续整合科创资源,为孩子们搭建更多通往科学殿堂的桥梁。
儿童友好科创联盟
主办方还向新加入的儿童友好科创联盟成员单位颁发了牌匾,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科普教育。博奥木华作为联盟成员单位之一,表示将为孩子们提供了解生命科学的窗口,让他们亲眼见证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科普嘉年华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科普嘉年华,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科学公园内设置了十多个自然科普点,并举办了寻宝活动。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参加了活动,她表示:“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帮助孩子学习,还开拓眼界,特别激发了我们孩子对植物科普的兴趣。”
松山湖南部片区党委将继续致力于整合更多科创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
松山湖南部片区通过“行走课堂”环湖研学记项目,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亲近科学、探索自然的平台,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还激发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这类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松山湖南部片区能够继续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来,为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